企业会计制度2001释疑:流动负债——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
录入时间:2001-10-25
【中华财税网北京10/25/2001信息】 一、应付票据
这里的应付票据即短期应付票据,指企业开出并承诺一定时期后,支付一定款额
给持票人的一种书面证明。在我国,应付票据是企业根据合同进行延期付款的商品交
易,并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而产生的。按承兑人的不同,商业汇票可分为商业承兑
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应付票据按票面是否注明利率,分为带息票据与不带息票据两
种。
对应付票据的开出、偿还,会计上单设“应付票据”账户进行核算,这是负债类
账户。由于出票日与到期日相距很短,所以,应付票据不论是否带息,发生时均按面
值记入该账户的贷方;对带息票据应于年度终了计算应付利息,记入该账户的贷方;
到期付款或因其他原因注销票据时,按票据的账面价值记入借方;余额在贷方,表示
尚未到期的应付票据本金或本息和。该账户的明细核算,一般按收款人姓名或单位名
称分户进行。
(一)不带息应付票据
不带息应付票据,其面值就是票据到期时的应付金额。它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
票据面值确实不含利息,这才是真正的不带息应付票据。另一种是票据面值中已包括
应计利息,只是票面未载明利率。这时,票据面值其实就是本息和。在第一种情况下,
不带息应付票据的开出或偿付,会计上均按面值核算。对于第二种情况的不带息应付
票据,则有两种核算方法:一是直接按面值记账,不考虑隐含利息的影响;二是按一
定的利率计算票据面值中所含的利息,应付票据按扣除利息后的金额入账。第一种处
理方法比较简单,为我国实务所采用。
例8-1 9月1日,A公司从某地八达公司购入甲商品一批,专用发票1:列示
价款500000元,增值税为85000元,购销合同规定采用商业汇票结算。企
业开出并承兑一张面值为585000元、期限5个月的商业汇票予八达公司,商品
尚未运到。
A公司承兑该商业汇票时:
借:物资采购一甲商品 50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0
贷:应付票据--八达公司 585000
上例中,A公司开出的商业汇票如抵付前欠货款时,会计分录应改为:
借:应付账款--××单位
贷:应付票据--××单位
票据到期付款时:
借:应付票据--八达公司 585000
贷:银行存款 585000
票据到期企业无力支付的,应将“应付票据”转入“应付账款”核算。
借:应付票据--八达公司 585000
贷:应付账款--八达公司 585000
(二)带息应付票据
1.开出、承兑票据的核算。与上述不带息应付票据开出、承兑的会计处理相同。
2.应付票据利息的核算。会计上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按期预提:即按照票据面
值及约定的票面利率,在期末计算应付的票据利息,计入“财务费用”与“应付票据”
账户;支付利息时,再冲减“应付票据”账户所记金额。另一种方法是于票据到期付
款时,将全部应付利息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第一种方法核算比较麻烦,但符合权
责发生制原则,能正确反映企业当期盈亏及实际的负债金额。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企业采用这种方法。当然,如果票据期限不长、利息金额不大,也可采用第二种方法,
以简化核算。
3.到期清偿的核算。应付票据有规定的偿付日期,到期时,付款单位应将票款
备足并交存开户银行,以备支付。不带息票据的到期值就是面值,带息票据的到期值
为票据面值与利息之和。票据到期付款时,借记“应付票据”、“财务费用”账户,
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4.到期无力清偿的核算。属于商业承兑汇票的,企业应将应付票据的账面价值
从“应付票据”账户转入“应付账款”账户,并与收款单位重新协议清偿的日期与方
式。需要注意的是,到期不能支付的带息应付票据,转入“应付账款”账户核算后,
基于谨慎考虑,期末不再计提应付利息。
如果属于银行承兑汇票,此时银行作为第一付款人代为付款,再向付款企业(即
承兑申请人)执行扣款,尚未扣回的金额转作付款企业的短期借款处理。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票据--××单位 (票据的账面价值)
贷:银行存款 (支付金额)
短期借款 (不足支付金额)
为了维护商业汇票结算的严肃性,促使付款企业到期无条件地履行付款责任,应
付票据到期企业无力付款时,不管属于哪种情况,银行都要对付款企业罚款。企业对
所付罚款,计入“营业外支出”。
二、应付账款
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因购买商品、材料或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应付给供应
单位的款项,称为应付账款。这是一种最常见、最普遍的负债,主要是由于企业取得
资产的时间与结算付款的时间不一致而产生的。应付账款与前述应付票据不同,,虽
然两者都是由交易引起、都属于流动负债,但应付账款属于尚未结清的债务,而应付
票据是一种延期付款的证明,有承诺付款的票据为依据。票据到期,企业负有无条件
地支付票款的责任。
应付账款的付款期不长,一般为30-60天。因此,它通常按发票账单等凭证上
记载的到期值登记入账;当购货附有现金折扣条件时,应付账款的入账金额需视采用
总价法或净价法核算而异。应付账款的入账时间,理论上应以取得购进货物的所有权
或实际使用外界提供的劳务为标志,实务中应区别情况处理:一是当货物与发票账单
同时到达的情况下,应付账款一般待货物验收后,才按发票账单等登记入账。这样,
确认了所购货物的质量、品种及数量是否与合同条款相符,可以避免因先入账而后发
生问题再行调账的情况。二是货物与发票账单非同时到达,且两者间隔较长时间的情
况下,应付账款的入账时间以收到发票账单为准。对于货到未付款,由于该笔负债已
经成立,为了完整地反映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和承担的债务,月末编制资产负债表时,
企业应将所购货物及应付债务估计入账。
为了反映、监督应付账款的结算情况,会计上应单设“应付账款”账户核算。它
是负债类账户,发生时记入贷方,偿还时记入借方;其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尚未支
付的应付账款数额。“应付账款”账户的明细核算按供货单位的名称分户进行。
(一)应付账款的一般账务处理
1.企业购进材料或商品,发票等结算凭证已到,但尚未付款时,会计上应作为
应付账款记账。根据结算凭证作:
借:物资采购等有关科目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单位
2.清偿应付账款。以货币资金支付时:
借:应付账款--××单位
贷: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
如果企业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抵付应付账款,则:
借:应付账款--××单位
贷:应付票据--××单位
(二)附现金折扣进货时,应付账款的核算
折扣是供货方按规定给予购货方的一种价格优惠,包括商业折扣与现金折扣两种,
这已在前面第三章说明。附现金折扣的应付账款,其入账金额的确定有总价法、净价
法两种方法。总价法下,应付账款发生时,直接按发票上的应付金额总额记账。如果
在折扣期内付款,说明企业合理调度资金,所取得的现金折扣收入作为理财收益处理。
净价法下,现金折扣被视为每一购货企业在正常经营情况下均能获得的一种收益,因
此,应付账款的发生额按发票上的全部应付金额扣除(最大)现金折扣后的净额记账;
如果企业未能在规定的折扣期内付款,丧失的现金折扣作为企业的理财费用处理。可
见,总价法核算比较简单且符合稳健原则,我国实务中一般采用这种方法。
例8-2 B公司于8月1日购入商品一批,价款600000元,增值税率17
%,商品当日入库;付款条件为2/10、1/30、n/60。
本例中,分别采用总价法、净价法核算应付账款,有关金额的计算如下表8-1。
上例采用总价法核算的会计分录如下:
8月1日:
借:物资采购--××商品 60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000
贷:应付账款--××单位 702000
企业在8月1日--10日之内付款时:
借:应付账款--××单位 702000
贷:银行存款 687960
财务费用 14040
表8-1
总价法 净价法
687960元
8月1日应付账款金额 702000元 (702000-702000×2%)
实付款687960元现金折扣
8月1-10日之间付款 收入14040元 实付款687960元
(702000×2%)
实付款694980元现金折扣 实付款694980元丧失现金
8月11-9月1日间付款 收入7020元 折扣7020元
(702000×1%)
9月1日以后付款 实付款702000元 实付款702000元
企业在8月11日-9月1日之内付款时:
借:应付账款--××单位 702000
贷:银行存款 694980
财务费用 7020
企业在9月1日以后付款的,则需按发票金额全额支付。
借:应付账款--××单位 702000
贷:银行存款 70200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