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制度2001释疑:绪论——新企业会计制度的特点
录入时间:2001-10-22
【中华财税网北京10/22/2001信息】 与以往的行业会计制度和股份有限公司会
计制度不同,企业统一会计制度既对企业会计核算中所使用的会计科目和对外编制会
计报表的内容、基本格式和编制方法做了详细的规定,同时也对企业会计核算中确认、
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总体要求做把了系统的说明。可以说,既有原则指导,又用具体
操作指南。企业会计制度的特点体现在:
(一)强调统一性
《企业会计制度》不再分行业,它主要由会计核算一般规定、会计科目及其运用、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等内容组成。体现行业特点的具体会计核算办法,将作为《企业
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后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制定。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根
据《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其后发布的与其相适应、体现行业特点的具体会计核算办法
相结合,即为该行业所适用的会计核算制度,从而形成我国特有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
(二)强调可靠性
《企业会计制度》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所规定的会计要素的定义,对
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遵循会计要素定义的要求,使之在会计报表上所反映的各项会
计要素均符合其质量特性,满足了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要求。例如,《企业会计制度》
规定,如果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各项资产已经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计
提的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除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的四项准备以外,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也要提减值准备,这一规定体现了资产
应当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的特性。
(三)体现了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潮流
《企业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确认、计量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中
的核心准则所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确认、计量标准基本相同,例如,国际会计准则
要求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企业会计制度》也要求企业期末存
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可以说,《企业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核算与
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现会计的国际接轨奠定厂基础。
(四)体现了中国特色
《企业会计制度》即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原则、会计政策的采纳、会计要素的确认、
计量标准等一般会计核算规定,又规定了会计科目的设置和运用方法、财务会计“报
告的编制方法等具体核算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符合目前中国的国情。
《企业会计制度》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新会计制度在实施中涉及到与
税法、会计准则和原会计制度的关系。新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核算方法与有关税收
规定相抵触的,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按照有关税收规定计算纳税。
行业会计制度、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规定的内容与新制度不一致的,
一律以新制度为准。
新的制度由三大部分组成:会计核算的一般规定、会计科目及其使用说明、会计
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其中,本章只对会计核算原则、会计要素以及以会计要素为线
索对企业的交易和事项进行核算的要求、会计科目及其使用说明进行阐述,其他内容
将在以后有关章节论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