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财税网北京11/02/2001信息】 职称考试虽然难度较CPA考试低,且可能
不到60分就能通过,但由于考试通过年限较CPA考试紧(CPA考试可以在连续5个年度内
通过,而中级职称考试要求在连续2个年度内通过),且应考者大多已参加工作多年,
有家务缠身,所以应考者作好周密的计划,才能一鼓作气,将职称考试拿下。
一是考试教材不可不订。教材一定要买新的,因为每年的教材都有一定的变动,
特别是会计方面的内容每年都有较大变动,而变动部分很可能成为考试重点。今年的
职称考试教材要到12月份才能出来,因此建议急于见到教材的考生,不妨先借去年的
教材看起来,这样可以早点进入备考状态。
二是选择合适的辅导班很重要。一是可以听朋友的介绍;二是可以看看办班老师
的知名度;三是可以自己去试听,这点可能是最重要的,当然试听者自身得有一定的
辨别能力。绝大部分考生报辅导班后,坚持每课必听,我认为这并不一定好。辅导班
老师一般是按部就班,照顾全面,一章章地讲过来,而许多考生对一些章节理解得比
较透彻,完全可以用听课的时间去看自己比较薄弱的章节。对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第
一次参加职称考试的考生,报辅导班比较重要,而对一些基础比较好,自学能力较强
的考生来说,也许没必要报个辅导班。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时间作出合
理决策。
三是参考书的选择很关键。目前市场上关于会计职称考试的参考书可谓是铺天盖
地,但出书者的相当一部分是只顾捞钱,出的书质量粗劣不堪,或者是错漏百出,或
者是完全按过时的教材编写,新增内容在参考书中没有反映。选择这样的参考书可能
会让应考者事倍功半,甚至可能让应考者对考试内容产生错误理解。建议考生应选择
一些权威部门出的书,如财政部会计司的。有的考生反映辅导教材和权威部门的书也
有错误,有些地方让人看不懂,出现这种情况,建议考生一是多问;二是自己多揣摩,
做出正确判断。
一般来讲,出来得较早的参考书、辅导资料不宜买,这样的书很难保证它反映了
教材变动部分。另外,参考书在精而不在多,多了反而会让应考者分散精力,陷入题
海战术。
四是应考者应制定一个周密详细的备考计划。从报考到考试,应考者有5至6个月
的复习时间,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才能保证系统、高效的复习。合理的计划还
能帮助应考者克服自我惰性。在复习的过程中,方法也特别重要。应考者宜复习完一
章、一段,做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切忌贪多嚼不烂。对法规等宜进行一些归纳、整
理,对比记忆。应考者自己列出一些理解图表,制作一些卡片,自编一些口诀来加强
记忆,效果可能更好;对会计要多看题、多做题加深理解,注册会计师考试与会计职
称考试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如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经
济法》科目与会计中级职称考试的《中级实务(一)》、《中级实务(二)》、《经济法》、
《财务管理》,很多地方相同,考生可有选择地阅读CPA考试的历年试题及答案,相信
这对职称考试将大有裨益。
五是应考者应注意,千万要注重教材,教材才是你最好的参考书,教材是你通过
职考的法宝。对书本上的例题,看完之后,最好能自己再做一遍,多年的考题,都只
是书本知识的综合与延伸。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