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企业会计制度讲解: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录入时间:2001-10-18

  【中华财税网北京10/18/2001信息】 一、会计估计的类型 在会计核算中经常存在各种估计,会计估计与会计政策都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 基础。下列各项属于常见的需要进行估计的项目: (一)估计坏账。企业的各项应收款项能否收回,取决于各种因素,如债务单位 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情况,债务单位的资信情况等。根据债务单位的实际情况预计 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是会计估计的一种。 (二)估计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所产生的损失。企业的各项存货 能否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应视存货的质量、市场供求情况等因素确定,估计存货 可变现净值是会计估计的具体运用。 (三)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与净残值。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处置时可 能产生的净残值,需要根据该项固定资产的性能、使用中的磨损程度、技术发展情况 等因素确定。预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与净值也要运用会计估计。 (四)无形资产的受益期。每项无形资产都要确定其受益期(预计使用年限), 在确定预计使用年限时也要运用会计估计。 (五)长期待摊费用的分摊期间。长期待摊费用各项目的摊销期限,通常应当在 各项目的受益期内摊销。在确定各项目的受益期时,需要运用会计估计。 (六)资产损失准备的估计。企业在计提资产损失准备时大量运用会计估计。 (七)收入确认中的估计,等等。 二、会计估计的原因及定义 由于企业经营活动中内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某些会计报表项目不能精确地计量, 而只能加以估计。如果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者由于取得新的信息、积 累更多的经验以及后来的发展变化,可能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修订。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 所作的判断。企业为了定期、及时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将企业延续不断的营业活动 人为地划分为各个阶段,如年度、季度、月度,并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 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定期确认和计量。在确认、计量过程中,当记入的交易或事项 涉及未来事项不确定性时,例如,关于未来事项是否发生的不确定性以及关于未来事 项的影响或时间的不确定性,必须予以估计入账。运用合理的估计是会计核算中必不 可少的部分,并不会削弱会计核算的可靠性。会计估计具有以下特点: (一)会计估计的存在是由于经济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在会计核算中,企业总是力求保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但有些交易或事项本身具 有不确定性,因而需要根据经验作出估计;同时,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会计报表 这一事项本身,也使得有必要充分估计未来交易或事项的影响。可以说,在会计核算 和信息披露过程中,会计估计是不可避免的。例如,企业按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时, 需要根据债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经验等具体情况作出估计; 估计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净残值,需要根据固定资产消耗方式、性能、技术发展等情 况进行估计,等等。会计估计的存在是由于经济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 造成的。 (二)会计估计应当依据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 由于经营活动内在的不确定性,企业在会计核算中,不得不经常进行估计。某些 估计主要用于确定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例如,坏账准备、经济诉讼可能引起的赔 偿等;另一些估计主要用于确定将在某一期间记录的收益或费用的金额,例如,某一 期间的折旧、摊销费用的金额、在某一期间内采用完工百分比法核算长期建造合同已 获取收益的金额,等等。企业在进行会计估计时,通常应根据当时的情况和经验,以 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进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进行会 计估计的基础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进行会计估计所依据的信息或资料不得不经常 发生变化。由于最新的信息是最接近日标的信息,以其为基础所作的估计最接近实际, 所以,进行会计估计时应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 (三)进行合计估计并不会削弱会计核算的可靠性 进行会计估计是企业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的,进行合理的会计估计是会计核算中 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不会削弱会计核算的可靠性。企业为了定期、及时地提供有用的 会计信息,将延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划分为一定的期间,并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 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定期确认和计量。例如,在会计分期的情况下,许 多企业的交易跨越若干会计年度,以至于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作出决定,哪些费用可以 在利润表中作为当年费用处理;哪些费用应当递延至以后各期,等等。由于会计分期 和货币计量的前提,在确认和计量过程中,不得不对许多尚在延续中、其结果不确定 的交易或事项予以估计入账。 但是估计毕竟是就现有资料对未来所作的判断,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赖以进行 估计的基础发生变化,或者由于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或后来的发展可 能不得不对估计进行修订。对会计估计进行修订并不表明原来的估计方法有问题或不 是最适当的,只表明会计估计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实际情况,在目前已经失去了继续 沿用的依据。 三、在进行会计估计时应当考虑的因素 会计估计是会计核算中不可避免的,合理的会计估计是保证会计信息可靠和相关 的前提。企业在进行会计估计时应当考虑如下因素: (一)资产质量。资产是企业用以进行生产经营的必备条件,也是企业赖以生存 的基础,原因在于资产是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企业使用了该资源, 不仅仅能够收回原投入的成本,还能获得收益。因此,资产能否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 利益的衡量标准主要是资产的质量,即,在不考虑管理等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企业所 拥有或者控制的各项资产的获利和带来现金流入的能力。在对各项资产的价值进行估 计时,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某项资产是否带有先进性,近期内是否面临着被更新 的技术替代的可能性;技术更新、技术发展的速度。 2.各项资产的价值磨损程度,包括企业生产方式、使用方式对某项资产价值损 耗的影响。例如,企业对某项固定资产进行使用时,是作为周转用的固定资产使用, 还是作为日常生产使用的固定资产,作为周转用固定资产和作为日常生产使用的固定 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方面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3.各项资产预期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期限。某些资产有一定的受益期,超过该受 益期的资产通常不能再继续使用,因此,在预计某项资产的受益期时,应当根据该项 资产的技术性能、根据技术测定预定可达到的使用期限、技术进步等因素予以综合考 虑。 (二)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 负债或费用。企业在进行会计估计时,应当考虑谨慎性的要求,但不能也不应当设置 秘密准备。 (三)经济和法律环境。经济和法律环境也是影响会计估计的重要因素,不同企 业所处的经济、政治和法律环境不同,所作出的会计估计也可能不同。例如,甲企业 的某一债务单位在国外,该国家正爆发内战。则甲企业在对该债务单位的应收账款估 计可收回性时,应当考虑该国正爆发战争这一因素。又如,假定甲企业的某一债务单 位在经济不发达国家,而以往年度的应收账款的80%以上均不能收回,则甲企业在 估计该项应收账款时应当考虑这一因素。 (四)历史资料和经验。企业在进行估计时,某些情况下往往需要根据历史资料, 并根据经验加以估计,例如,对于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往往要考虑下面的因素: 1.历史上应收账款回收的情况,回收的时间(应收账款周转情况); 2.应收账款的时效性; 3.债务单位历史上是否存在无法支付债务的情况; 4.某一债务单位近期内是否有不良记录; 5.目前某一债务单位发生的财务困难与过去已发生坏账的债务单位财务状况是 否存在类似的情形; 6.债务单位财务状况好转的可能性(包括债务单位销售状况、回款情况、资产 质量、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等); 7.债务单位所处的经济、政治和法律环境; 8.债务单位的内部控制、内部管理的情况,以及其他用以判断的情形。 四、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其处理方法为: (一)如果会计估计的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应于当期确认。 例如,企业原按应收账款余额的5%提取坏账准备,由于企业估计不能收回的应收账 款的比例已达10%,则企业改按应收账款余额的10%提取坏账准备,这类会计估 计的变更,只影响变更当期。因此,应于变更当期确认。 (二)如果会计估计的变更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有关估计变更的影 响在当期及以后各期确认。例如,可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其有效使用年限或预计净残 值的估计发生的变更,常常影响变更当期及资产以后使用年限内各个期间的折旧费用。 因此,这类会计估计的变更,应于变更当期及以后各期确认。 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应计入变更当期与前期相同的项目中。为了保证不同期间 的会计报表具有可比性,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如果以前包括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损 益中,则以后也应包括在相应的损益类项目中,如果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以前包括 在特殊项目中,则以后也相应作为特殊项目反映。 例4:ABC公司于1994年1月1日起计提折旧的管理用设备一台,价值840 00元,估计使用年限为8年,净残值为4000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至199 8年初,由于新技术的发展等原因,需要对原估计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作出修正,修 改后该设备的耐用年限为6年,净残值为2000元。 ABC公司对上述估计变更的处理方式如下: (1)不调整以前各期折旧,也不计算累积影响数 (2)变更日以后发生的经济业务改按新估计提取折旧 按原估计,每年折旧额为10000元,已提折旧4年,共计40000元,固 定资产净值为44000元,则第五年相关科目的期初余额如下: 固定资产 84000 减:累计折旧 40000 固定资产净值 44000 改变估计使用年限后,1998年起每年计提的折旧费用为21000元[(4 4000-2000)÷(6-4)〕。1998年不必对以前年度已提折旧进行调 整,只需按重新预计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计算确定的年折旧费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21000 了贷:累计折旧 21000 (3)附注说明 本公司一台管理用设备,原始价值84000元,原估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 净残值4000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由于新技术的发展,该设备已不能按原估计 使用年限计提折旧,本公司于1998年初变更该设备的耐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 值为2000元,以反映该设备的真实耐用年限和净残值。此估计变更影响本年度净 利润减少数为7370元[(21000-10000)×(1-33%)]。 五、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政策变更不易分清时的会计处理 在具体实务中,应当正确划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并按不同的方法进 行相关会计处理。但有时很难区分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政策变更,例如,某企业原按 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改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同时,缩短预计使用年限。 对于这一事项如果从会计政策变更角度考虑,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从直线法改为双倍余 额递减法,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但从预计使用年限的改变看,缩短预计使用年限属于 会计估计变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易区别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均视为 会计估计变更,按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六、会计估计变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内容 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如下与会计估计变更有关的事项: (一)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包括变更的内容、变更日期以及为什么要对 会计估计进行变更。 (二)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包括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以及 对其他各项目的影响金额。 (三)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易确定的理由。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