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企业会计制度新世纪变革--成本和费用会计

录入时间:2001-08-23

  【中华财税网北京08/23/2001信息】 从总体上看,《企业会计制度》和《股份 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在成本和费用会计方面的规定相同居多,如生产经营成本和期间 费用的划分原则、成本核算方法、期间费用的构成以及制造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 用等的核算范围与核算方法基本一致。两者的差别主要在于《企业会计制度》明确了 成本与费用的区别,强化了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内容的核算,并增加了有关劳务成 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内容等。 一、成本和费用的定义 《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未对成本和费用进行明确的定义。《企业会计准则》 第七章“费用”中对费用的定义为: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 《企业会计制度》对成本和费用做出了明确的定义: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 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 生的各种耗费。实际上,《企业会计准则》所定义的费用涵盖了《企业会计制度》中 所定义的成本和费用两个概念,对生产经营成本和期间费用作出了区分:直接为生产 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 本;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应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生产 经营成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 用,为销售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进货费用、销售费用,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 当期损益。这一区分原则在《企业会计制度》下仍适用。 二、成本的核算 (一)劳务成本的核算。《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 成本”和“制造费用”科目,而《企业会计制度》增设了“劳务成本”科目,专门核 算企业对外提供劳务所发生的成本,但它不核算企业接受的建造合同劳务所发生的成 本。企业发生的各项劳务成本,借记“劳务成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 工资”,“原材料”等科目。结转完成劳务的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其他 业务支出”科目;贷记“劳务成本”科目。“劳务成本”科目下按接受劳务种类设置 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例1 某企业对外提供一项劳务(属于企业主营业务范围),耗费原材料100 00元,人员工资20000元,分配的制造费用5000元。 发生各项费用时:借:劳务成本35000元;贷:应付工资20000元,原 材料10000元,制造费用5000元。 完成该项劳务时:借:主营业务成本35000元;贷:劳务成本35000元。 (二)生产成本的核算。《企业会计制度》在生产成本核算方面的规定比《股份 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规定更加详细、明确,但更重要的区别在于《企业会计制度》 增加了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核算规定。 1.需要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工业企业,可以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科目下设 置“废品损失”明细科目或单独设置“废品损失”科目,以汇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 所发生的废品损失。废品损失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入库后发现的各种废品的报 废损失和修复费用。废品的报废损失是指不可修复的废品的实际成本减去回收材料和 废料价值后的净损失。废品的修复费用是指可以修复的废品在返修过程中所发生的修 理费用。应当由造成废品的过失人员承担的赔款,应从废品损失中减去。经检验部门 鉴定不需要返修而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其成本与合格品相同;其售价低于合格 品售价所发生的损失,应在计算销售损益中体现,不作废品损失处理。产品入库后由 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损失,应作为管理费用处理,不作废品损失。核算废 品损失的企业,应在“废品损失”明细科目下再按基本生产车间分别产品品种设置账 页,分别成本项目设置专栏,进行废品损失的明细核算。 例2.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用于批别A的一种零配件中存在瑕疵,经修复, 可以投入正常的生产,修复中花费现金1500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废品损失--批别A1500元;贷:现金150 0元。 若单独设置“废品损失”科目,则:借:废品损失--批别A1500元;贷:现 金1500元。 例3某企业在产品入库前的检验中发现单位成本为20元的产品A有300件废 品,已不可修复,只能作为废料回收,废料价值500元,这一损失应由过失人赔偿 1000元。另有500件单位成本为10元的产品B为次品,经检验部门鉴定不需 要返修而可以降价出售。 对于废品,所作分录为: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废品损失---产品A (或废品损失--产品A)4500元,其他应收款1000元,原材料500元;贷: 库存商品--产品A6000元。 对于次品,无需作会计分录,其售价低于合格品售价所发生的损失,应在计算销 售损益中体现。 2.需要单独计算停工损失的企业,可以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科目下设置 “停工损失”明细科目或单独设置“停工损失”科目,以汇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因 停工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停工损失包括停工期内所支付的生产工人工资和提取的应付 福利费、所耗用的燃料和动力费,以及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季节性生产企业在停工期 内的费用,应当采用待摊、预提的方法,由开工期内的生产成本负担,不作为停工损 失。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应在“停工损失”明细科目下按基本生产车间设置账页, 按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进行停工损失的明细核算。 例4某企业因一台用于生产A产品的设备损坏而造成A产品生产车间暂时停工, 停工期间支付生产人员工资5000元,提取福利费700元,应负担制造费用40 00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停工损失--产品A9700元;贷:应付工资5 000元,应付福利费700元,制造费用4000元。 若单独设置“停工损失”科目,则作分录时,将“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停 工损失--产品A”改为“停工损失--产品A”。 例5上例中若是由于产品A季节性生产而停工,则发生各项费用时,作分录:借: 待摊费用9700元;贷:应付工资5000元,应付福利费700元,制造费用4 000元。 开工后,作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A9700元;贷:待摊 费用9700元。 (三)制造费用的核算。《企业会计制度》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在制造 费用核算方面的规定基本相同,只不过《企业会计制度》对各类业务处理的规定更加 详细、明确。 1.在制造费用的分配上,因《企业会计制度》增设“劳务成本”科目,所以制 造费用不仅要分配转入“生产成本”科目,还要分配转入“劳务成本”科目。 2.《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了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一 般有下列几种:①生产工人工资;②生产工人工时;③机器工时;④耗用原材料的数 量或成本;⑤直接成本(原材料、燃料、动力、生产工人工资及应提取的福利费之和); ⑤产品产量。企业具体采用哪种分配标准,由企业自行决定,分配标准一经确定,不 得随意变更。 3.《企业会计制度》特别对季节性生产企业的制造费用分配做出了规定:季节 性生产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一般可按制造费用的全年或停工月度的预算数 和产品的全年计划产量,计算确定计划分配率,据以进行分配。如果制造费用的实际 发生数、产品的实际产量与预算数、计划产量相差较大时,应当及时调整计划分配率。 年度终了,制造费用全年实际发生数与分配数的差额,除其中属于为明年开工生产做 准备的可留待明年分配外,其余都应当在本年内调整产品成本:实际发生数大于分配 数的差额,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发生数小于分 配数的差额,用红字登记。 例6.某企业属于季节性生产企业,生产产品A和产品B,全年计划生产产品A 10000件和产品B30 000件,预计每件耗费的工时比为2:1,制造费用 全年预算数100000元,按生产工人工时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因此,计划分配 率为产品A4元/件和产品B2元/件。全年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20000元,其 中10000元可留待明年分配,实际生产产品数与计划数相同。分配制造费用:借: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A40000元,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B 60000元;贷:制造费用100000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A4000元,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产品B 6000元;贷:制造费用10000元。 三、费用的核算 (一)营业费用的核算。《企业会计制度》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下的 “营业费用”科目均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以及商品流通企业(在 《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下称“商业性企业”)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 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而且, 《企业会计制度》还规定,商品流通企业可不设置“管理费用”科目,该科目核算内 容可并入“营业费用”科目核算。因此,对于商品流通企业,“营业费用”科目中可 能还包括“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的内容。在营业费用的具体核算上,两个制度并无重 大差别,不过《企业会计制度》对各类业务处理的规定更加详细、明确。 (二)管理费用的核算。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相比,《企业会计制度》 在管理费用核算方面中增加了“排污费”和“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两个明细科目。 对于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企业会计制度》计入管理费用,而《股份有限公司 会计制度》则单设“存货跌价损失”科目来反映,并在利润表上同“管理费用”等科 目一并列为“主营业务利润”科目的减项。 (三)财务费用的核算。《企业会计制度》对借款费用核算的规定更加明确,对 为购建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利息支出的表述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所差别:为 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按规 定应予资本化的部分,不应包括在“财务费用”科目的核算范围内,且突出了“专门 借款”和“预定可使用状态”(具体内容见《企业会计制度新世纪变革--负债会计》), 其余规定没有差别。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