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方法

录入时间:2001-08-21

  【中华财税网北京08/21/2001信息】 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 的核心内容之一。正确组织企业的成本核算并及时将成本分析的信息反馈给企业管理 层,为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成本控制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为正确核算成本,企业必须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按照自身的生产实际选择 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并重视成本分析。但是,有些企业往往为了片面追求利润指标, 随意变更成本计算方法,导致企业的产品成本产生假象,以致影响企业经营者的经营 决策,并无法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 一、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 一个企业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条件是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1.要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防止超支和浪费。 2.正确划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确定费用的性质, 分清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例如,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等 的盘亏损失、清理报废损失及非常损失不能计入生产经营费用。 3.正确划分生产费用和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由于当期销售的产品不一定是当 期生产的产品,当期生产的产品当期不一定销售。由此,产品成本与销售成本两者有 时间差的存在。当期生产产品的成本不全部计入当期损益,而经营管理费用作为期间 费用则于发生的当期直接计入损益,亦即影响当期损益。为此要正确划分生产费用和 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 4.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的结转。由于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的结转 影响成本费用,如固定资产计价、折旧计提方法、存货和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确定 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标准等。所以,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是正确计算 产品成本的要求之一。 5.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如定额的制定和修订,材料的收发、计量、领退和 盘点等。 各项费用界限的正确划分是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能否按上述要求来划分费用界 限,是决定企业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也反映了一个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 如1999年度某厂所属的一公司、四公司成本降低的成果比较明显,而二公司、三 公司成本却反超了。经深入子公司分析原因,二公司、三公司是由于没有正确划分产 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造成了成本反超。2000年进一步规范成本核算,并指 定整改方案,从1--6月执行情况来看,效果显著。一公司可比产品成本下降率为3.01%; 二公司可比产品成本下降率为12.17%;三公司可比产品成本下降率为11.86%;四公司 下降率也为11.86%。正由于该厂在成本核算过程中重视了正确划分产品成本和经营管 理费用的界限,有效地控制了成本、费用,使企业经济效益有明显提高,同时也给经 营者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所以成本核算不是一个简单的加减过程,而是一个 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和正确选择成本计算方法的过程。 二、成本计算方法 由于各行业的生产特点、工艺过程管理要求存在着不一致性,所以,各企业应根 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标准成 本法等。其中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是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分类法、定额法、 标准成本法等是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如下表: 基本方法     特点   适用范围 品种法 大量大批生产 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提供成本资                料的多步骤生产 分批法 小批单位生产 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提供成本资                料的多步骤生产 分步法 大量大批生产 管理上要求提供各步骤的成本资料   正确地核算产品成本,关键是选择适当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选择适当的产品要 求计算方法必须根据企业生产特点、管理要求及工艺过程。否则,成本计算方法没有 规范,产品成本失去真实性,就无法进行成本分析和考核。为了规范成本计算方法, 提高成本管理水平,1999年度在该厂及所属子公司中开展了规范成本核算工作。根据 各公司有锻造行业、热处理行业、机械制造业等不同生产的特点,确定各自适用的品 种法和分步法。 三、成本分析 成本核算是基础,是生产过程的货币表现的结果,是成本的事后反映。如何将事 后反映的经济业务转化为事前控制,关键是成本分析。影响成本因素有三个,即产量、 结构、单位成本。成本增减的原因应按上述的三个因素进行分析,以便应用于实践中 的事前控制。成本分析是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成本分 析,找出成本升降的原因,提出对策措施,能使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并取得价格优 势,而在价格竞争中占领市场。下面以某企业的成本分析为例: (一)采用差额法分析单位成本的各成本项目。 某产品直接材料费的分析 项目 材料消耗数量(公斤) 材料价格(元) 直接材料费用(元) 上年实际 50          100 5,000 本年实际 55          90 4,950 差额  -50 (1)由于消耗量的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本年实际材料消耗量-上年实际材料消耗量)x上年材料价格 (55-50)xl00=500元 由于消耗呈上升,使材料成本上升了500元。 (2)由于材料价格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本年实际材料价格一上年实际材料价格)x本年材料消耗量 (90-100)x55=-550元 由于材料价格下降使材料成本下降了550元。 (3)由于两因素影响,使某产品材料成本总的下降50元,即500+(一550)。 材料消耗数量本年与上年相比有所上升,分析其原因,是材料采购尺寸不合理造 成的。分析出原因,企业即可采取措施。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对产品单位成本的各成本 项目进行分析,不适用于对企业总成本的分析。 (二)采用连环替代分析法分析企业可比产品总成本。可比产品成本就是指上年已 经正式生产过的、本年继续生产的产品。由于企业上年与本年的生产产品产量、产品 结构、产品单位成本发生了变化,用连环替代的方法分析企业的总成本,可把发生变 化的原因分析出来,找出其增减因素及原因。 如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均为可比产品,1999年生产甲产品为80件,乙产 品为50件。该企业本年可比产品计划下降率为3%,可比产品计划下降额为100元。资 料见下表(略) 1.计算该企业执行结果。 (1)实际降低额=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总成本-本年实际总成本 =2,680-2,530=150元 执行结果=实际降低额-计划降低额=150-100 =50元 (2)实际降低率=实际降低额/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x100% =150/2,680x100%=5.6% 执行结果=实际降低率-计划降低率=5.6%-3% =2.6% (3)评价:该企业可比产品成本执行好,要求进一步分析原因。 2.采用连环替代分析法分析三因素(产量、结构、单位成本)对执行结果的影响。 (1)产品产量变动的影响。 产量变化的降低额=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总成本计划降低率-计划降低额 =2,680x3%-100=-19.6元 (2)产品结构变动的影响。 产品结构变动的降低额=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总成本-按本年计划计算总成本 -(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总成本x计划降低率)=2,680-2,420-(2,680x3%) =179.6元。 产品结构变动的降低率=产品结构变动的降低额/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总成本 x100%=179.6/2,680x100%=6.7%。 (3)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 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的降低额乙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总成本-本年实际总成本 -(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总成本-计划总成本)=2,680-2,530-(2680-2420)=-110元。 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的降低率=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的降低额/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 算总成本 x100%=-110/2,680x100%=-4.1%。 上述三因素分析结果: 一是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产量降低额为-19.6元,产品结构降低 额为179.6元,产品单位成本降低额为-110元,三者之和为降低成本50元(即-19.6+ 179.6+(-110)=50元)。 二是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在产品品种比重和产品单位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产品 产量增减不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产品结构变动降低率为6.7%,产品单位成本 变动降低率为-4.1%,两者之和为2.6%(即6.7%+(-4.1%)=2.6%)。 上例可分析出由于产品结构调整使成本得到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采用调 整产品结构使成本下降。采用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分析,分析出增减原因,将成本信 息反馈到经营管理中,成本费用将得到有效的控制,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地提高。 综上所述,成本是企业的核心,成本核算不当,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成本分析, 会计信息必然失真,经营者无法据以准确决策。为此,应加强成本核算和分析,可使 事后会计信息转为事先控制所用,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