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财务经理工作手册:存货管理

录入时间:2001-08-13

  【中华财税网北京08/13/2001信息】 一、存货和应收账款是两项最大的流动资 产账户,两者分别占企业点资产的4.91%和23.08%,其中任何者的变化都将影响 企业的获利能力。 尽管存货决策模型的复杂性可能更适合为运筹管理的范畴,但是财务负责人也必 须关心存货,把它作为整个现金流量循环的一部分;财务负责人必须了解存货控制模 型的逻辑。这一模型是企业中应用最广泛的数学模型之一,其运用已超出库存的范围 而具有更一般的应用性(例如现金管理)。 二、加工制造企业通常有三类存货:①原材料;②在制品;③产成品。原材料库 存的水平受预期生产、生产的季节性、供应渠道的可靠性以及购买进度和生产运转的 效率的影响。在制品存货受生产期的长短(将原材料投入生产到完成产成品之间所花 的时间)的强烈影响。存货周转率可以通过减少生产期而提高。达到这一目的的一种 方法是完善生产技术,从而加快加工制造过程。另外一种方法是外购制品而不是自制。 产成品存货水平是协调生产和销售间的问题。射务负责人可以通过改变信贷期限 或者对新增的边际风险给予信贷来刺激销售。但是不管账面上的商品为存货还是为应 收帐款,财务负责人必须为它们筹资。企业多次发现需要作出销售,以便他们可以向 实现现金靠拢一步。潜在的利润可以超过追加的收款风险。 存货投资的主要决定因素为:①销售额水平;②生产过程的长短与技术特征; ③最终产品的耐用性与淘汰性(时尚因素)。 三、我们可以为确定购买订货的最优规模建立理论上的基础,这也意味着对存货 的最优投资和选择重新订购的时间。 表13-1 与存货有关的成本 A.储备成本 1.库存成本 2.保险 3.财产税 4.相关的资本成本 5.折旧和报废 B.订货成本 1.订货成本或生产组织成本 2.运输和装卸成本 3.得到的或失去的数量折扣 C.与安全储备相关的成本 1.销售额损失 2.顾客信誊损失 3.生产计划中断 建立存货模型过程的第一步是规定随着订货规模、订货频率以及存货的最低水平 而上升和下降的成本。表13-1列出了一些和订购商品以及储备存货相联系的典型成本。 基本的库存模型认识到随着平均存货持有量的增加,某些成本(储备成本)上升; 但是某些其它的成本(订货成本和存货不足成本)却随着这些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这 两种成本构成了订货和储备存货的总成本,同时经济订货批量模型被设计出来寻找最 优的订货规模,以使全部存货成本最小化。 表13-2表示了我们将在分析中使用的符号和说明性的数据。 表13-2 经济订货量实例的符号和数据 A=平均存货 C=储备成本,表示为存货购买价格的百分比 =每年25% CP=储备成本,表示为每单位存货美元数 =每年10美元 EOQ=经济订货量 F=固定订货成本=每年5400美元 N=每年订贷次数=U/Q P=单位存货的购买价格=40美元 Q=订货数量 S=安全储备 T=全部存货成本 U=每年用量=3600 V=每批订货的可变订货成本=125美元 四、经济订货量(EOQ)模型可以从代数和图像两方面建立起来。虽然全部存货成 本要受到固定和变动订货成本以及储备成本的影响,但是经济订货量单独由可变存货 成本来确定。可变的储备成本曲线(上升)和可变的订货成本曲线(下降)的交点直接处 在全部存货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之下,如图13-1所示。图中T*为全部存货成本的最低水 平,Q*为周期性再订货的最优存货数量,即经济订货量。 我们还可以从代数上确定最优订货数量。这就是使全部成本T最小的数量Q。全部 存货成本(T)可以定义为可变储备成本、可变订货成本和固定订货成本的总和,即: T=CPA十VN十F (公式13.1) 已知A=Q/2,N=U/Q,因此公式13.1可写成Q的显函数: T=cP(Q/2)+v(U/Q)+F =CP(Q/2)+VUQ-1+F (公式13.2) 我们对公式13.2就Q求微分,然后全求导结果为0,就解出了Q,因此我们就使得 总成本最小,得到了基本的经济订货量模型: dT/dQ=CP/2-VU/Q2=0 CP/2=VU/Q2 Q2=2VU/CP (公式13.3) 从直观上看,我们将假定订货或者加工成本越高,订货次数也越少。但是存货的 储备成本越高,订货的次数越频繁。这两个因素在经济订货量公式中得到反映。所以, 销售增长四倍只能导致存货增加两倍。一般的规则是经济订货量将随着销售额的平方 根的增长而增长,因此销售额的任何增长都引起存货相应的较小比例增长。财务负责 人在确定存货控制标准时应该牢记这一点。 现在我们将考察固定订货成本对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特征的影响。从经济订货量 模型的推导过程中,我们得出 Q*的2次方=2VU/CP 整理各项后得: CP(Q*/2)=V(U/Q*) (公式13.4) 注意(Q*/2)=A。,即最优平均存货量,以及(D/Q*)=N*,即最优订货次数。 因此,公式13.4可写成: CPA*=VN* (公式13.5) 公式(13.5)说明在使全部存货成本最小时的订货数量总有可变储备成本等于可 变订货成本。图13-1说明了这一情况。可以证明可变订货成本曲线和可变储备成本曲 线的交点b为点a和点c间的中点,直接处于全部存货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之下。注意固 定订货成本不是订货规模Q的函数。固定订货成本的存在只是提高了全部存货成本的 水平,如图13-2具有固定成本的存货成本和经济订货批量(略)所示。 它和经济订货量的确定没有关系。因此,全部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仍可以被证明处 于可变储备成本曲线和可变订货成本曲线交点的正上方。 五、基本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假定销售活动是可以预测的,年度用量稳定,存货 储备可立即补充。现在我们可以把分析延伸开来:①如果存货储备不是立即补充;② 如果存货用量是不确定的,而不是整年恒定的。 (1)到现在为止,我们已假定存货运送是即时的,就像图13-3所示的。这是一个 典型的仓库例子。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企业在其每天R单位的生产过程中,生产他们 自己的产成品存货。如果企业生产它自己的存货的话,那么锯齿形模式要从图13-3所 示的那样转移到图13-4假定生产R单位过程Q/R天每天的需求预测(略)所说明的那样。 整个期间存货缓慢建立(如XY线所示),这时生产率(只)超过消耗率(U),而不是一下 子全部达到存货总量。当生产过程停止时,存货下降到正常的消耗率(U)(如YZ线所示)。 为推导出企业生产其自己产成品时的经济订货批量,让我们保持前面的事实不变, 但是现在把每次订货的成本表述为生产过程准备成本(V=125美元,每一生产过程), 同时假定该公司生产率R=4800单位/每年。为确定经济订货量,我们需要知道储备成 本和订货成本等。 Q*=EOQ={2URV/CP(R-U)]开方 在生产这一情形下,较低的平均存货和较低的存货成本起因于这一事实,那就是 存货是连续补充的,而不像在仓库例子中是中间补充的。通过比较这两种情形,我们 已看出存货的实际状况是最关键的。对许多现实状况而言,问题变得十分复杂,以致 有必要通过计算机模拟来解答。 (2)至此,我们已假定用量(需求量)是确定已知的,在整个期间一致不变以及存 货准备时间从不改变。两种假定或其中每一种可能都是不正确的,因此有必要修改经 济订货量模型以考虑这种可能性。这种修改一般是采取把安全储备加到平均存货上的 形式。 最优政策将使安全储备的总成本最小化。安全储备增加的储备成本必须抵销库存 不足的成本。增加的储备成本等于每年每单位储备成本(CP)乘以安全储备(S)。每年 的存货短缺成本取决于四个因素: 预期的每年存货不足成本=单位存货不足成本×存货不足单位 ×周期性存货不足概率×每年存货周期数 给定安全储备(S),其每年预期存货不足成本为K美元,全部存货成本为: T=CPA十VN十F十CPS十K 既然经济订货量不是固定订货成本的函数,也不是进行安全储备的成本的函数, 那么预期存量不足成本和进行安全储备的成本二者的存在只不过是增加了全部存货成 本的水平。因此,没有固定成本情况下的最简单情形所说明的同样原理在这种情形下 仍然有效,如图13-5存货成本和两种类型固定成本情况下的经济订货批量(略)所说 明的那样。 六、在通货膨胀和货币紧张时期,企业也许需要更富弹性的存货管理,因为它试 图利用讨价还价的好处并防备将来的偶发情况。存货模型的基本逻辑道理保持不变: 较大的存货时,一些费用将上升;而另一些费用将下降。尽管最优解仍可以求出来, 但它可能发生变化并需要重复评估。 七、在实践中人们采用ABC制度存货控制系统和存货的及时供应系统来进行存货 管理。其中存货的及时供应系统通过缩短不同生产职能之间的时间和距离来降低存货 量,安全储备水平依靠供应商的及时供货来解决。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