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与运用

录入时间:2001-07-23

  【中华财税网北京07/23/2001信息】 一、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比较 作业成本法(ABC法)认为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首先要分析企业生产经营 过程,划分作业点,设立成本库,归集作业的成本,并为每一个成本库选择其最恰当 的成本动因,确定成本动因数量--资源,从而计算出每个成本库的成本费用率。并按 各产品消耗成本动因的数量将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产品总成本中去。它抓住了许多动 态变量,改变了传统成本法计算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相背离的现象,能够提供“相对 准确”的成本信息。 与传统成本法相比,ABC法具有以下不同之处: l.间接费用的分配上 传统成本法对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一般是采用机器工时或人工小时进行制造费 用的分配,们产品成本是各种各样的,是由复杂多变的因素所引起的,而并非全由数 量因素所决定,故全部用与数量相关的成本动因对这些成本费用进行分配,势必得到 歪曲的信息。 而ABC法首先是确定间接费用分配的合理基础--作业,然后找出成本动因。成本动 因是指决定成本发生的那些重要活动或事项。具有相同性质的成本动因组成若干个成 本库,一个成本库所汇集的成本可以按其具有代表性的成本动因进行间接费用的分配, 使之归属于各个相关产品。因此ABC法与传统成本法相比,其根本区别具体表现在:① 缩小了间接费用分配范围,由全车间统一分配改为由若干个成本库进行分配;②增加 了分配标准,由传统的接单一标准分配改为按多种标准分配。 2.产品定价上 在传统成本法中,高产量的产品成本被高估,获利水平被低估;相反,低产量产 品的本被低估,导致利润被高估。在ABC法下,管理当局对于那些产量高、复杂程度低 的产品,可适当降低其价格,以提高市场占有率,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对于那些规格 特殊、价格弹性低的产品,则可提高其价格水平。若顾客接受,企业则可以赚取高额 的利润;若顾客不接受,企业可以减少此类产品的生产,将多余的生产力分配到获利 能力更高的其他产品中去。 二、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运用 ABC法以“作业”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现在已发展到企业管理的诸多方面,一个全 新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作业管理(简称ABM)正在形成。ABM的核心是把成本看成“增 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的函数,并将“顾客价值”作为衡量增值与否的最高标准, 并进一步把“不增值作业”划分成“维持性作业”和“无效作业”。管理者通过分析, 尽量减少“不增值作业”,使成本处于最优的状态。 尽管ABC法的运用使邯钢等个别企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这并不能说明目前在我国 就可以大规模地推广运用。其原因在于:①制度问题。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 与《企业财务通则》要求企业采用制造成本法。如果制度不变通,企业就难以采用ABC 法进行成本核算。②企业自动化程度高、信息分析系统良好是ABC法运用成功的关键, 建立庞大的网络系统必然会增加成本,这也是阻碍ABC法在我国实施的原因。OABC法的 目的是更全面、更合理地将企业所消耗的资源分配到消耗这些资源的作业上,而企业 的作业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对开经济活动较复杂的企业来说,其作业种类更加纷繁, 因而对企业来说,在作业的划分、成本动因的选择上难免会带有管理当局的主观性, 从而易导致成本的不真实。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