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财税网北京07/20/2001信息】 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要实施股票期权,
确定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原则和规范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已经成为重要和关键问题。目前,
世界范围内只有美国详细地规范了股票期权会计问题。本文在借鉴美国会计规范的基
础上,结合中国现行股票期权会计问题,提出会计处理设想。
一、美国股票期权的会计核算方法
美国的股票期权会计核算办法主要解决了期权费用何时入账和以何种金额入账以
及如何报告等五个问题。
(一)两种股票期权定义和优缺点
美国的《国内税务法》定义了哪些是激励型股票期权,哪些是非法定型股票期权,
并规范了如何交税。
激励型股票期权是股票期权给予日认购价等于市价的股票期权计划。美国税法规
定激励型期权费用不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提取,只能在税后利润中分配,因此它不具
有抵税的作用。美国许多公司选择这种期权,主要因为它有一些优点,充分体现了股
票期权低成本激励的特点。激励型股票期权不需要企业承担一定的期权费用,相应地
使企业利润增加,有利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这对竞争残酷高新技术企业的益处是显
而易见的。激励型股票期权不需要大量现金给经理,对小规模的资金紧张的企业来说
是很大的节省。
非法定性股票期权计划给予日认购价不等于市价,多低于市价,市价和认购价的
差额是期权费用,美国税法规定它们的期权费用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基中扣除,可以在
税前利润中支付,因此它们有抵税的作用。即使经理不行权,已经确认的期权费用也
不用重新调整,企业仍然可以少交税,这是非法定型股票期权最明显的优点,虽然实
行非法定型股票期权可以少交税,但实行非法定型股票期权企业要承担的成本比实行
激励型股票期权要承担的成本高,这样会降低公司利润,降低公司的股价,降低股票
期权的激励效果。
(二)期权费用何时入账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要求把股票期权价值确认为期权费用。因为对企业来讲股票
期权本质上是企业要承担的职工工资。FASB123要求企业在股票期权授予日确认期权
费用,原因是在这一天雇佣者和被雇佣者均对该公司股票期权有关的条件进行确认,
从这一天起职工为了获得该权利开始向企业提供劳务,企业开始承担授予该权利的义
务。
(三)股票期权费用以什么金额入账
美国的会计准则认为股票期权价值的衡量或期权费用的确定应选择“公允价值法”
和“内在价值法”。
1.内在价值法。
所谓内在价值指授予日市场价格高于行权价格部分,这部分差额越大,股票期权
的内在价值越高;反之则差额越少,内在价值就越低。在这种做法下,股票期权的价
值是由给予日股票市价与行权价的差额所决定。
2.公允价值法。
FASB123倡导是股票期权计划应当确认期权费用,包括市场价格等于行权价格的激
励型股票期权,理由是:(1)股票期权具有价值;(2)股票期权产生了报酬成本,应当
正确计入企业的净收益中;(3)在可以接受的限度内能够估算股票期权的价值。估算股
票期权的价值时所固有的不确定性并不比其它计量的不确定性更大。因此在公允价值
法下,不管采用那种类型的股票期权,都要确认一定的期权费用,这是公允价值法与
内在价值法最明显的不同。在公允价值法下,确认期权费用要用公允价值法。以公允
价值法衡量股票期权价值或确定期权费用时,要采用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式,
并在给予日考虑如下因素:股票期权给予日的股票市价、股票价格的波动的幅度、距
股票期权行使日的时间、行使价格和股票期权有效期内无风险利率等。
(四)设置账户和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多使用如下账户:“员工认股权”属股东权益账户。“递延酬劳成本”,在
资产负债表中列为“员工认股权”的抵消账户。
在会计处理上,确认酬劳成本时,借:递延酬劳成本;贷:员工认股权。酬劳成
本按员工服务期将酬劳成本逐期转为费用时,借:管理费用;贷:递延酬劳成本。当
员工实施股票期权时,借:员工认股权;贷:股本;贷:资本公积。如果员工已履行
服务条件,但由于市价比认购价低而放弃行使股票期权时,则视为员工对企业的捐赠,
借:股本;贷:资本公积。
(五)报告方法
按美国现行会计准则要求期末财务报表应该揭示确定估计酬劳成本及股票期权的
方法,揭示期末股票期权计划的执行情况,包括认购股数、股票期权的行使和违约、
本年度加权平均的股票期权价格、加权平均的股票期权公允价值、员工持有股票期权
的平均剩余年限等信息。
二、中国现有的股票期权会计核算方法
目前国内也有许多企业在进行股票期权实践,为了调查国内企业实施股票期权会
计的情况,笔者调查了国内股票期权会计问题的处理情况。调查的结果反映国内目前
许多企业并未对经理人员股票期权进行会计核算,相关内容仅记入备查账。
比较中美两国股票期权的会计操作方法,可以看出国内在股票期权会计处理上
国内现在还处在不入账,仅记入备查账的阶段,与美国完善的会计处理有很大的差距。
在借鉴美国经验和企业的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本
文设计了中国实行股票期权的会计核算和报告内容。
三、中国实行股票期权的会计核算和报告问题
(一)会计目标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股东和经理的信息是非对称的,股东只有通过会计信息反映
业绩情况来推测经理的努力程度,在这样的关系下,股票期权会计的会计目标是向股
东反映经理人员的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在实践中,应以反映经理受托责任的履行情
况为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去收集、制作和提供会计信息,建立一套向股东反映经
理业绩的会计信息体系,体系中指标设计要科学完整,可以包括利润、资产保值增值
率、营业收入、上交税收和市场占有率等指标,还应该包括股票价值、净资产收益率、
负债比率等指标,这样就可较好地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和资本结构,便于股东了解经
理业绩的全面情况,以判断经理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二)期权费用何时入账
股票期权入账时点有两种可选择方法,本文认为现在应在行权时入账,待条件成
熟后在签约时入账。
1.现在在行权时入账。
股票期权在行权时确认期权费用,为了避免行权时所确定的期权费用过大,影响
企业当期的利润,在会计处理上应从授予期开始预提费用,一直提到行权日止。每一
期的预提费用金额=股票期权的期权费用/等待期时间,这样处理使每一期企业分摊的
期权费用数额变小,对企业当期利润影响也减少,企业利润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动,有
利于稳定企业的股价,这样就比较恰当谨慎。
2.待条件成熟后应在签约时入账。
条件成熟是指国内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股票期权,并在授予时签订了《股票期权
协议书》,协议书中设计了经济担保条款,经理在签约时交给企业保证人的保证金或
个人抵押房屋或个人银行存款单等物。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实行在签约时入账。
根据历史成本原则,企业只有看到发票和支出现金才能确认为费用,这样,期权
费用在签约时入账,就与历史成本原则相违背,就凭一纸合同入账,有虚增资产的嫌
疑。但是,股票期权合同与其他合同不同,在签约时企业会收到经理的保证人的保证
金或经理抵押的房屋或经理用于质押的跟个人存款证明,企业还将一直控制这些风险
抵押物,直到经理履约完毕,到达企业要求的条件和没有虚增利润的行为,才将上述
风险抵押物退回给经理。用资产的概念来衡量,这些风险抵押物都是企业能够控制的,
能以货币计量的资源,因此它符合资产的定义,可以确认为企业资产,所以在这种情
况下,股票期权费用应在签约时入账。
(三)期权费用以何种金额入账。
1.一般条件下采用内在价值法。国内现行的股票期权的类型多为激励型和非法定
型,行权日和行权价格多能清楚地知道,使用内在价值法没有较多的障碍。而且内在
价值法可以使企业承担的成本低,使企业利润相对增高,有利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同时,中国的股东对股票期权了解不多,计算简单的内在价值法便于他们掌握和使用
会计信息。并且国内股票市场不十分完善,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的确定不好规范,由
于以上原因,在一般条件下企业应采用内在价值法。
2.要允许选择公允价值法。随着股票市场和经济环境的逐步规范,科学和合理地
确定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是可以办到的,因此当一个企业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可以正
确地计算时企业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法。但是对一个会计主体而言,应该是相对稳定的,
不能时而采用内在价值法,时而采用公允价值法。
(四)设置账户
1.“递延股票期权费用”属资产类账户,借方记录应摊销的股票期权费用,贷方
记录已摊销的股票期权费用,余额为未摊销完的股票期权费用。
2.“股本-股票期权”属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方记录公司为职工支付的股票期
权的值,借方记录职工已行权的股票期权值,余额为职工未行权的股票期权值。
(五)如何报告
会计信息的披露应建立在充分揭示的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全面、完整地为报
表使用者提供相关的有用信息。对现有的财务报表要修改。要充分揭示有关期权对公
司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等方面的影响,要披露有关期权的基本情况,包括股票期权费
用、行权期、行权价格和授予数量等。对已确认的期权要说明确认基础和计量属性,
对尚未确认的要说明未确认的理由。使用公允价值法的企业还应披露报告日期期权的
公允价值,取得公允价值的方法及假设,由于公允价值变化而产生的损益和处理方法,
这些信息有助于股东者了解公司整个的财务状况。
1.资产负债表。在“资产”中在“长期待摊费用”与“其他长期资产”两栏中间
加“递延股票期权费用”反映企业所拥有的长期待摊的股票期权费用。在“负债及所
有者权益”中的“股本”中反映企业经理人所拥有的股票的账面价值,在资本公积栏
中反映经理人所拥有的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超过票面价值的价值。
2.损益表。在管理费用中反映企业应摊销的股票期权的相关费用。
3.反映股票期权的辅助报表。各企业还应设计出反映股票期权的辅助报表。
(b200107190021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