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CPA考试教材导读:《会 计》(八)之一
录入时间:2001-06-12
【中华财税网北京06/12/2001信息】 第十一章 财务会计报告
本章是历年《会计》考试的重点,而且是综合命题的主要依据,所占分数份额很
大,考生的失误也多在于此。今年新公布和修改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最后都
要反映在会计报表之中。本章既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特别应当注意掌握以下问题:
( l)现金流量表的原理及其编制,必须能熟练地编制此表,而且主表和补充资料同样
重要;(2)会计报;附注的主要内容。
同时应当注意“旧题目新内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一定要注意。以合
并报表为例,几乎每年都会出题,2000年的试题综合题的第2小题,就是有关合并会
计报表的问题,但绝大多数考生都出现了失误。这道题主要考核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
问题。该种题型在每年的会计试题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出现。本小题共13分。2000年这
一试题的特点是在合并过程中增加了由于母子公司的内部交易产生的存货计提了跌价
准备应如何抵销的问题。从一般意义上说,存货的跌价准备与应收账款所计提的坏账
准备是完全类似的。按照这一判断,完全可以将本题中内部交易存货中包含的跌价准
备正确抵销(共4分)。从考生的答题情况看,能够正确抵销内部存货跌价准备的非
常少,而对于某些经常出现的内部交易项目也不能完整地抵销。如母公司的长期股权
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内部销售固定资产包含的未实现利润的抵
销等,解答的也都不是很理想。在本题中,有少部分考生得分在9分以上,而大部分
考生只得了4至5分。从全国抽样统计数据来看,本小题的平均得分只有2.07分,得6
分以上的仅占4.98%。由此可见,全面、熟悉合并会计报表的每一项具体内容,对考
生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
需要掌握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及编制方法。一般来说,只要你平时能够了解会计事
项的业务处理,应当懂得怎么编资产负债表,简单一点说,就是“数字搬家”。自己
的学习时,反反复复多“搬几次”。
第二节 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
掌握利润表的概念和利润分配表的编制方法。还有利润分配表,一般说来一年只
有一次。注意计算方法和原则。
第三节 现金流量表
这是本章的重点,应当花功夫弄懂并熟练掌握。
一、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这里的现金是指企也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
于支付的存款,以及现金等价物。书上列了四项,重点是要了解现金等价物。
二、现金流量的分类
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三, 现金流量表基本格式和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主表中各项项目的确定。
这是本节的基本部分,是个关键,要熟练掌握。
现金流量表主表中各项目的确定,可通过以下途径之一取得:
1、 企业的会计记录:
2、 根据以下项目对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以及其他项目进行调整 :
(1) 当期存货及经营性应收和应付项目的变动:
(2) 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其他非现金项目:
(3) 其现金影响属于投资或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其他项目。
下面重点说明按第(2)中途径确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和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
(一)“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实际收到
的现金(含销售收入和应向购买者收取的增值税额)。主要包括,本期销售商品和提供
劳务本期收到的现金,前期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本期收到的现金,本求期预收的商品
款稠劳务款等,本期发生销货退回两支付的现金应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入款项申
扣除。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有关的经济业务主要涉及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
项目、“其他业务收入”项目,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税金 (销项税额部分)”项目、
“应收账款”项目、“应收票据”项目和“预收账款”项目等,通过对上述等项目进
行分析,则能够计算确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视金。
若上述项目的发生额均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有关,该项目的确定则比较容易。
我们只需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销售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为计算的起点,
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项目进行余额变动的调整即可计算出销售商品、
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但由于制度的规定和企业一些特殊的作法等原因,上述项目的
发生额可能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无关,这些发生额则要做特殊处理,可称其为特殊
调整业务。特殊调整业务有两种请况:一种请况是指,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预收账
款等账户对应的账户不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类”账
户以及“现金类”账户的业务(上述三个账户内部转账业务除外);另一种情况是指销
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类”账户对应的账户不是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和预收账款等账户以及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现金类”账户的业务。
典型的特殊调整业务包括:
(1) 收到债务人以物抵债的货物;
(2) 销售业务往来账户与购货业务往来账户的对冲,如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对
冲;
(3)“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账户申含有的视同销售产生的销项
税额,如将货物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领用本企业产品;
(4) 应收票据贴现产生的贴现息;
(5) 企业以商品抵偿债务,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对应的账户为应付账款等等。
销售商品、提供劳动收到的现金的计算公式:
销售商品、提供劳物收到的现金=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殖税想
税额”+应收账款项目本期减少──应收账项目本期增加额+应收票据项目本期减少
额──应收票据项目本期增加额+预收账款项目本期增加额──预收账款项目本起减
少额±特殊调整业务
上述公式中的特殊调整项目作为加项或减项的处理原则是: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和预收账款等账户 (不含三个账户内部转账业务)借方对应的账户不是销售商品提供
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类”账户,则作为加项处理;应收账款、应收票
据和预收账款等账户(不含三个账户内部转账业务)贷方对应的账户不是“现金类”账
户的姓务,则作为减项处理,如客户以实物抵债等。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类”账户借方对应的账户不
是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预收账款等账户以及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现金类”
账户的业务,应作为加项处理,如销售退回业务涉及的记入“财务费用”账户的现金
折扣的业务等;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类”账户贷方对
应的账户不是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预收账款等账户以及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
“现金类”账户的业务,应作为减项处理,如商品抵偿债务的业务等。
[例]:某企业1998年度有关资料如下:
(1) 应收账款项目:年初数100万元,年末数123万元:
(2) 应收票据项目:年初数40万元,年末数20万元:预收账款项目:年
初数80万元,年末数90万元:
(3) 主营业务收入6000万元;
(4) 应交税税──应交增殖税(销项税额)1037万元;
(5)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应收票据贴现使"财务非用"账户产生借方发生额3万
元,工程项目领用的本企业产品100万元产生增殖税销项税额17万元,收到客户用
11、7万元商品(货款10万元,增殖税17万元)抵偿欠账款12万元。根据上述资料,
计算销售商品、提供劳物收到的现金。
根据上述资料,销售商品产生的收入6000万元和销售商品产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为1020万元(1037-17)作为计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的起点;应收账款本期
增加 23万元 , 应作为减项处理;应收票据本期减少20万元,应作为加项处理;预
收账款本期增加10万元,应作为加项处理;本期应收票据贴现产生的贴现息3万元和
收到客户以商品抵偿前欠账款12万元,这三项姓务均是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对应的账
户不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现金"账户,因此应作为减项处理。
销售商品、提供劳物收到的现金=(销售商品、提供劳物产生的“收入和增殖税
销项税额 ”)──应收账款本期增加额+应收票据本期减少额+预收账款本期增加
额 +特殊调整业务=(6000+1020)-23+20+10-3-12=7012万元
(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
现金(包括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主要包括本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本期支付的现金,
本期支付前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的未付款项目 本期预付款项。本期发生购货退回
而收到的理金应从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支付的款项中扣除。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有
关的经济业务主要涉及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项目,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税
金(进项税额部分)”项目、“应付账款”项目、“应付票据”项目、“预付账款”项
目和“存货”项目等,通过对上述等项目进行分析,则能移计算确定购买商品接受劳
务支付的现金。
若上述项目的发生额均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有关,该项目的确定则比较容易。
我们只需以购买商品、接受劳务产生的“销售成本和增值税进项税额”为计算的起点,
对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和存货等项目进行余额变动的调整即可计算出购买
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但由于制度的规定和企如一些特殊的作法等原因,上述
项目的发生额可能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无关,这些发生额则要做特殊处理,本文称
其为特殊调整业务。特殊调整业务是指: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和“存货
类”等账户对应的账户不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动产生的“销售成本和增殖税额类”
账户以及“现金类”账户的业务(上述四个账户内部转账业务除外)。
典型的特殊调整业务包括:(1)当期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不包括消耗的物料);
(2) 生产成本中含有的生产工人工资:(3) 当期以非现金和非存货资产清偿债务
减少的应账款和应付票据;(4) 销售业务往来账户与购货业务往来账户的对冲如应
收账款的对冲;(5) 工程项目领用本企业商平等等。
购买商品、 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的计算公式为:
购买商品、 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产生的“销售成本和增殖
税进项税额” + 应付账款项目本期减少额- 应付账款项目本期增加额 + 应付票据项
目本期减少额-应付票据项目本期增加额 -预付账款项目本期减少额+存货项目本期增
加额-存货项目本期减少额+-特殊调整业务
上述公式中的特殊调整项目作为加项或减项的处理原则是: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和预收账款等账户 (不含四个账户内部转账业务)借方对应的账户不是销售商品提供
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类”账户,则作为加项处理;应收账款、应收票
据和预收账款等账户(不含四个账户内部转账业务)贷方对应的账户不是“销售成本和
增殖税额类”账户,则作为加项处理,如工程项目领用本企业商品等。
[例]: 某企业1999年度有关资料如下:
(1) 应付账款项目: 年初数100万元, 年末数120 万元;
(2) 应付票据项目: 年初数40万, 年末数20 万元;
(3) 预付账款项目: 年初数80万元,年末数90万元;
(4) 主营业务成本4000万元: 存货项目的年初数为100万元,年末数为80万元;
(5) 应交税金──应交增殖税(进项税额) 600万元;
(6)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用固定资产偿还应付账款10万远,生产成本中直接
工资项目含有本期发生的生产工人工资费用100万元, 本期制造费用发生额为60万元
(其中消耗的物料为5万元)工程项目领用的本企业产品10万元。根据上述资料,计
算购买商品、接受劳物支付的现金。
根据上述资料,购买商品产生的销售成本4000万元和购买商品产生的增值税额
600万元作为计算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的起点;应收账款本期增加20万元,
应作为减项处理;应付票据本期减少20万元,应作为加项处理;预收账款本期增加10
万元,生产成本中直接工资项目含有本期发声的生产工人工资100万元,本期制造费
用发生额为55万元(扣除消耗的物料为5万元),上述三项业务的合计数165万应作为
减项处理;工程项领用的本企业产品10万元,应作为加项处理。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产生的“销售成本和增
殖税进项税额”)──应付账款本期增加额+应付票据本期减少额+预付账款本期增
加额+或-特殊调整业务
=(4000+600)-20+20+10-165+10=225万元
四、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间接法各项的确定
补充资料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实际上是以间接编制的经
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间接法是以净利润为出发点, 通过对若干项目的调整,最终计
算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其基本原理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
润+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减少净利润的项目-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增加净
利润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减少经营
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对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影响净利润的业务,一般应通过
调整“损益类”账户的发生额确定,此类业务涉及的是“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两类业务。如无形资产摊销业务,应调整“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推销”账户;对与
净利润无关但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业务,应通过调整“经营性流动性类”账户本
身的发生额确定。如收回客户前欠账款业务,应分析调整“应收账款”账户的发生额
确定。
投资活动业务和筹资活动业务导致净利润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出现差
异。一般应调整“损益类”科目:经营活动业务导致经利润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出现差异,一般应调整“经营性流动性项目类”科目
具体项目内容说明如下,
(1)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项目
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
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本期资产计算减值准各时,记
入当期的利润表中的“损益类”项目。但实际上并未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因此,
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当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应将其加回到净利润中,若
恢复以前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应丛净利润中将其扣除。
(2)固定资产折旧
本期计提数应全额加回。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有的计入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有的计入制造费用。
计入期间费用部分已列入了利润表,计入制造费用部分则可能通过销售成本列入利润
衰,也可能形成企业的存货。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并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将其全部加回。当计提的定资产折旧费包含在存货申时,虽然末
影响净利润,但是增加了存货,这里也将其加回,然存在存货的减少 (减,增加)项
目申在将其相同净额扣除,形成自动平衡。
(3)无形资产摊销
本期摊销数应全额加回。
无形资产推销时,计入了管理费用,使本期净利润减少,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将
其全部加回。
(4)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本期摊销数应全额加回。
长期待摊费用推销时,计入了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等。本项目的确定原理与固定
资产折旧项目相同,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将其全部加回。
(5)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只考虑与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
本项目反映由于经营活动影响的待摊费用的增减变化,待摊费用减少一般会增加
费用,减少净利润,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加回;待摊费用增加一般会减少现金或存货
等,应从净利润中扣除。但由于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业务影响的待摊费用的增加或减
少业务,则不应考虑,如由在建工程转入的待推费用等。
(6)、预提费用的增加(减:减少)
只考虑与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
本项目反映由于经营活动影响的预提费用的增减变化,预提费用增加一般会增加
费用,减少挣利润,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加回;预提费用减少一般会减少现金或存货
等,应从净利润中扣除。但由于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业务影响的预提费用的增加或减
少业务,则不应考虑,如预提短期借款利息等。
(7)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分析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等账户。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业务,不会影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的增减变化,若导致净利润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一致,一定是这种业
务影响了净利润。因此,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加回或扣除。
(8)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分析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等账户。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计入了营业外支出,使净利润减少,但这部分损失并没有影响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所以应在调节净利润时加回。固定资产的盘盈和盘亏的处置,也
会影响净利润,也应在净利润基础上加回。
(9)财务费用
与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有关的财务费用应用全额考虑,与经营活动有关的财务费
用不予考虑。
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可以分别归属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属于经
营活动产生的财务费用,若即影响净利润又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业务,则不需进
行调整;若影响净利润但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业务,应通过调整经营性项目本
身完成,如应收票据贴现业务,计入“财务费用”的金额应通过调整“经营性应收项
目的减少 (减,增加)”项目完成。对属于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财务费用,只
影响净利润,但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也就是说,
与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有关的财务费用应全额考虑,与经营活动有关的财务费用不予
考虑。
(10)投资损失(减:收益)
投资收益是因为投资活动所引起的,与经营活动无关。也就是说,该项目影响净
利润的变化但不会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若为投资收益,调节净利润时应碱去;若
为投资损失,调节净利润时应加回。本项目不考虑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影响的净利润。
(11)递延税款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科目主要是核算由于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
之间的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以及以后各期转回的金额。由于实际交纳所得税是按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递延税款只是对当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并没有发生实际的现
金流入或流出,但在利润表上已列入了所得税费用,所以应当调节净利润。在调节净
利润时,若年末、年初递延税款科目的余额的差额为借方增加或贷方减少,应调节净
利润;若年末、年初递延税款科目的余额的差额为贷方增加或借方减少,应调增净利
润。但递延税款的发生额若与 “所得税”科目或“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无关的,则不能对其进行调整,如接受实物捐赠反映的递延税款。
(12)存款的减少(减:增加)
只考虑与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
存货的增减变动一般属于经营活动。存货增加,说明减少或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
存货减少,说明销售成本增加,净利润减少。所以在调节净利润时,应减去存货的增
加数,或加上存货的减少数。在存在赊购的情况下,还应通过调整经营性应付项目的
增减变动来反映赊购对现金流量的影响。若存货的增减变动不属于经营活动,则不能
对其进行调整,如对外投资减少的存货,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存货等业务。
(13)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减:增加)
只考虑与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
经营性应收项目主要是指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其他应收款中与经营活动有关的
部分 (包括应收的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等。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减变动一般属于经营活
动。经营娃应收项目增加,说明收入增加,净利润增加;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说明
现金增加。所以在调节净利润时,应减去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数,或加上经营性应
收项目的减少数。若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减变动不属于经营活动,则不能对其进行调
整,如收到客户以固定资产抵俩业务减少的应收账款等业务。
(14)经营性应会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只考虑与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
经营性应付项目主要是指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其他应
付款中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部分(包括应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等。经营性应付项目
的增减变动一般属于经营活动。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说明存货增加,最终导致销售
成本增加,净利润减少。经营性应付项目减少,说明现金减少。所以在调节净利润时,
应加上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数,或减去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减少数,若经营必应付项
目的增减变动不属于经营业员活动,则不能对其进行调整,如业务重组业务中以固定
资产抵俩减少的应付账款等业务。
[例]:A公司1999年度编制现金流量表有关资料如下:
(1)A公司199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如下:(简化格式)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A公司 1999年12月31日
资产 年出数 期末数 负债及所有权益 年初数 期末数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 63000 570000 短期借款 100000 80000
短期投资 100000 0 应付账款 500000 300000
应收票据 100000 80000 预收账款 100000 90000
应收股利 0 0 应交税金 30000 41700
应收账款 597000 398000 流动负债合计 730000 511700
存货 800000 811000 长期负债:
待摊费用 60000 55000 长期借款 100000 105000
流动资产合计 1720000 1914000 应付债券 180000 190000
递延税款货项 0 330
长期负债合计 280000 295000
长期股权投资 200000 290700 负债合计 1010000 806700
固定资产: 所有者权益:
固定资产原价 2000000 1810000 实收资本 2000000 2000000
减:累计折旧 900000 730000 资本公积 0 0
固定资产净值 1100000 1080000 盈余公积 100000 140200
在建工程 200000 0 未分配利润 110000 2478000
固定资产合计 1300000 1010000 所有者权益合计 2210000 2478000
资产 3220000 3284700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3220000 3284700
(2) A公司1999年度利润如下
利润表
编制单位:A公司 1999年 单位:元
项目 本年累计数
一、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0
减:主营业务成本 500000
二、主营业务利润(亏损以“──”填列) 500000
减:管理费用 50000
财务费用 20000
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填列) 430000
加: 投资收益(亏损以“──”填列 10000
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40000
四、利润总额 (亏损总额 以 “──”填列 400000
减:所得税 132000
五、净利润(净亏损以“──”填列 268000
(3) 其他有关资料:A、主营业务成本500000 元中, 包括商品销售成本
400000 元,生产经营人员工资费用100000 元;B、管理费用50000 元中, 包括折旧
费用30000 元, 待摊费用摊销5000元,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盘亏损失3000元冲
减多提的坏账准备而冲减的管理费用 500元,用货币资金支付其他费用12500元;C、
财务费用20000 元中含有票据贴现息1000元, 债券利息10000元, 短期借款利息
4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长期借款利息5000元;D、投资收益10000元系转让全部
短期投资产生的,转让短期投资实得价款110000元;E、营业外支出40000元系出售一
台设备产生的,该设备原值为400000元,已提折旧200000元,支付清理费用2000元,
出售时实得价款162000元;F、本年用一批存货对外投资,该批存货成本为9000元。
评估价为10000元,计税价等于评估价,增殖税率为17%;G、本年度用银行存款81000
元购入某公司的股票作为长期投资, 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含有已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
股利1000远,A公司于本年度已收到现金股利;H、本年度发生在建工程人员工资10000
元 并用现金支付,工程项目已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固定资产本期增加额系在建工
程转入;I、本年度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20000元;J、应交税金项目年初数和期
末数只含有增殖税和所得税两项内容, 其中,增殖税有关账户年初额为20000元,年
末余额为31700元,本年度增殖税销项税额 为171700元(含对外投资确认的增值税销
项税额 1700元),进项税额 为71400元。"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账户年初余额
为10000远,年末余额为10000元;K、本期初期末存货均为外够商品。除上述业务外,
购销业务的往来项目的存款项目均为正常销业务。
假定A 公司无现金等价物,货币资金均可随时支用,不考虑增殖税、所得税以外的其
他税费。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A公司现金流量表
项目 金额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物收到的现金
收到的税返还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现金流入小计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各项税费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现金流出小计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
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现金流入小计
够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现金流出小计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用关的现金
现金流入小计
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分配股利、利润和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先进流出小计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四、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