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会计准则问答:什么是长期债券投资的溢价或折价?其会计处理怎样进行?

录入时间:2001-05-29

  【中华财税网北京05/29/2001信息】 长期债券投资的溢价或折价,主要是由于 金融市场利率与债券票面利率不一致造成的。当债券票面利率高于金融市场利率时, 债券发行者按债券票面利率会多付利息,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债券溢价。这部 分溢价差额,属于债券购买者由于日后多获利息而给予债券发行者的利息返还。反之, 当债券票面利率低于金融市场利率时,债券发行者按债券票面利率会少付利息,在 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债券折价,这部分折价差额,属于债券发行者由于日后少付 利息而给予债券购买者的利息补偿。 长期债券投资溢价或折价在债券购人后至到期前的期间内分摊于持有收益上,分 摊方法既可以采取直线法也可以采取实际利率法。 1.直线法。所谓直线法,就是将债券的溢价或折价额在债券的剩余期限(即购 入日至到期日)或付息期数平均分摊的一种摊销方法。用公式表示如下: 每期摊销额=溢价或折价总额/债券的剩余期限或付息期数 (1)溢价摊销:溢价是债券持有者未来多得利息收益的预先支付的代价,这种 代价应于每期计算投资收益时分期摊销,作为本期投资收益的扣减,从而使到期时" 长期债权投资一债券"帐户的帐面价值与债券的面值相等。 例11A公司于1991年1月1日购入B公司当日发行的三年期,面值 100000元的债券,年利率10%,发行时市场利率为8%,该公司溢价购入, 实付价款为105,242元,溢价5,242元,每年6月30日及12月31日 各付息一次。 A公司应将溢价5,242元在债券存续期内分六期摊销,于每次收到利息时摊 销874元(5,242/6),自利息中减除。 每一付息日收到利息时,应作如下分录: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溢价 874 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4126 例12 承例11,假定债券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且按半年确认投资收益。 则每半年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应计利息 50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溢价 874 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4126 到期,收到发行公司支付的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应计利息 30000 (2)折价摊销。折价是债券持有者未来少得利息的预先补偿,这种预先补偿应 于每期计算投资收益时分期推销,作为本期投资收益的增加,从而使到期时,"长期 债权投资--债券"帐户的帐面价值与债券面值相等。 例13承例11,若发行时市场利率为12%,则该公司折价购入,实付价格为 95083元,折价额为4917元。4917元的折价在债券投资年限内分六期摊 销,于每次收到利息时摊销800元(4,917/6)。 每一付息日收到利息时,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5000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折价 820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5820 例14承例13,假定债券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且按半年确定投资收益。 则每半年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应计利息 5000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折价 800 贷:投资收益--利息收入 5820 到期,收到发行公司支付的利息。 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30000 2.实际利率法。所谓实际利率法,是以实际利率乘以每期期初债券投资的现值 (帐面价值),求得该期的实际利息收入,此项利息收入与实际收到的利息之差,即 为当期溢价或折价摊销额。用公式表了: 当期利息收入=该期期初债券投资帐面价值×实际利率 溢价摊销额=当期收到利息(当期应收利息)-当期利息收入 折价摊销额=当期利息收入-当期收到利息(当期应收利息) 实际利率的确定,国际上的做法是用债券购入时,市场上通行的金融利率,投资 准则介绍的是插入法。所谓插入法,就是为使未来债券本利和的现值等于债券投资成 本,而以偿付本金的1元现值以及付息支付的现值来分别测试利率,最后选择最接近 投资成本的利率作为计算债券投资收益的利率和分摊折价或溢价的依据。 例15仍以例11为例,用实际利率法分摊溢价额,用插入法来确定实际利率。 ①确定实际利率 先用5%利率测试,由于该债券每半年付息一次,付息期为六期,半年期利率为 5%。债券投资成本为105,242元。 100000×0.7462+5000×5.0757= 99,998. 5<105,242 其中:0.7462为六期,利率5%的1元本金现值系数,5.07057为 付息期六次,半年期利率5%的1元年金现值系数。 再用3%利率测试,同理,付息期六期,半年期利率3%: 100000×0.8375+5000×5.4172=110,836> 105242 其中:0.8375为六期,利率3%的1元本金现值系数,54172为付息 期六次,半年期利率3%的1元年金现值系数。 根据插入法来计算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3%+(5%-3%)×(105242-110836) ÷(99998.5-110836) =4% ②计算每年应摊销溢价额 债券投资溢价摊销表 (实际利率法)(略) ③每期收到利息并确认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 1991/1/1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面值 100000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溢价 5242 贷:银行存款 105242 1991/6/30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溢价 790 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4210 其余各期收到利息,根据溢价摊销表编会计分录。 例16承例13。假定该企业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折价额,同时采用插入法确定实际 利率。 ①确定实际利率 先采用7%的利率测试,该债券投资成本为95083元。 100000×0.6663+5000×4.7665=90462.5<95083 其中:0.6663为六期、利率7%的1元本金现值系数,4.7665为付息期六次、半年期 利率7%的1元年金现值系数。 再用5%利率测试, 100000×0.7462+5000×5.0757=99998.5>95083 其中:0.7462为六期、利率5%的1元本金现值系数,5.0757大付息期六次、半年期 利率5%的1元年金现值系数。 根据插入法来计算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5%+(7%-5%)÷(95083-99998.5) ÷(90462.5-99998.5) =6% ②计算每年应摊销折价额 债券投资折价摊销表(实际利率法)(略) 其余各期收利息,根据折价摊销表编会计分录。 直线法的特点是各期摊销额和投资收益固定不变,但随着溢价额或折价额的摊销, 债券的帐面价值是逐渐减少或增加的,这样在摊销期就形成了投资债券企业实际利 率逐渐升高(溢价)或下降(折价)情况,即每期固定不变的利息收益和逐渐减少或 增加的帐面价值的比值。这显然不合理,它不能正确反映投资和利息收益的关系,而 采用实际利率法则能避免这种不合理的现象。采用直线法能简化计算工作。 实际利率法下,企业实际获得的利息率保持不变,利息收益随债券帐面价值逐期 减少而减少,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因此能正确反映各期经营业绩,但计算工作较为复 杂。 (5)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