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业务中的会计核算
录入时间:2001-04-13
【中华财税网北京04/13/2001信息】 4月初市场汇价为1$:8.1元人民币;月末
市场汇价为1$:7.8元人民币。本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该公司采用月初汇价核算
外币业务)
1.向A公司出口产品5万美元,货款未收回;
2.支付B公司应付账款7万美元;
3.接受外商投入外币资本100万美元,合同约定汇率为1美元:8.2元人民币,当日
市场汇价为1美元:8.3元人民币;
4.取得长期借款200万美元,用于在建工程,当月应计利息为1万美元;
5.将10万美元卖给银行,实际收到人民币80万元;
6.月末计算外币账户的汇兑损益,并调整外币账户的余额。
问:月末调整外币账户余额时应计入期间损益的金额是(万元):
A、108.9 B、3.9
C、112.9 D、60.3
答案:C
解:此题是关于外币业务核算的内容。新《企业会计制度》中第118—120条
针对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做出了规定,制度中主要采纳的是期末调整法。其中第120条
规定如下: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币余额,期末时应当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
按照期末汇率折合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
益,计入当期损益;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属于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
的借款产生的汇兑损益,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则进行处理。
企业在发生外币业务时,在按外币原币登记有关外币账户的同时,将外币金额折
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时,采用外币业务发生时的
市场汇率,也可以采用外币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市场汇率,在月份(或季度、年度)
终了时,对于各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按期末市场汇率将其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并将外币账户期末余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与相对应的记账本位币账户的期末余额
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本题中的外币业务是采用外币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市场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
记账本位币金额。
题中的各笔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
1.
借:应收账款——A公司
405,000(5万$×8.1)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5,000
(增值税略)
2.
借:应付账款——B公司
567,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
567,000 (7万$×8.1)
3.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
8,300,000(100万美元×8.3)
贷:实收资本
8,200,000(100万$×8.2)
资本公积 100,000
接受外币投资时,将收到的外币款项按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分录中
借方银行存款——美元户用的汇率为当日市场汇价:1美元:8.3元人民币),新《企
业会计制度》对外币实收资本核算的规定为:投资者投入的外币,合同没有约定汇率
的,按收到出资额当日的汇率折合,合同约定汇率的,按合同约定的汇率折合(分录
中贷方实收资本用的汇率为合同约定的汇率1美元:8.2元人民币),因汇率不同产生
的折合差额,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4.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
16,200,000(200万$×8.1)
贷:长期借款 16,200,000
借:在建工程 81,000
贷:长期借款
81,000(1万$×8.1)
因此项长期借款是用于在建工程的,按照借款费用应资本化的原则,本月计提的
长期借款利息,计入在建工程的成本中。
5.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户
800,000
财务费用 10,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
810,000(10万$×8.1)
6.月末计算外币账户的汇兑损益,并调整外币账户的余额:(如下表)
各外币账户期末余额调整数的计算过程为:
银行存款余额调整数=303×7.8-(160-56.7+830+1620-81)
=2363.4-2472.3=-108.9(万元)
应收账款余额调整数=17×7.8-(96+40.5)=132.6-136.5=-3.9(万元)
应付账款余额调整数=3×7.8-(80-56.7)=23.4-23.3=0.1(万元)
长期借款余额调整数=201×7.8-1628.1=-60.3(万元)
期末,编制外币账户期末余额调整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借款 603,000
财务费用 1,129,000
贷:银行存款 1,089,000
应收账款 39,000
应付账款 1,000
在建工程 603,000
分录中:贷方在建工程科目的金额与借方长期借款科目的金额相对应,贷方银行
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科目的金额合计与借方财务费用科目的金额对应。
月末调整外币账户余额时应计入期间损益的金额是112.9万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