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案例点评:洛阳春都的资本扩张之道(一)
录入时间:2001-01-10
【中华财税网北京01/10/2001信息】 一、 案例简介
洛阳春都有限责任公司从一个小型肉联厂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0多家企业、
16.5亿元资产的大型企业集团和目前世界最大的火腿肠生产基地,究其原因,关键
是清晰地走出了一条兼并的资本经营、扩账之路,并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首先,始终坚持根据企业发展目标需要开展并购的原则。春都集团认为,企业并
购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把企业搞得大而全,而且是为了迅速扩张资本,增强优势企业
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确良经营效益。企业的每一次兼并都应该是企业开拓市场的
内在需要,都应该是企业效益的新增长点。春都牌火腿肠在全国打响后,随着市场需
求的扩大,春都面临经营场地狭窄、原料供应跟不上的问题,针对这一矛盾,迅速在
洛阳市形成了肉食品产供销一条龙的格局,拓宽了销售渠道;为实现产品生产和包装
一体化,春都兼并了洛阳市皮革厂,并将其改造成为包装材料厂,专门为春都火腿肠
生产所需的包装材料;为满足市场对清真食品的需求,春都兼并了洛阳市乳品厂,并
将其改造成为清真食品公司,专门生产清真系列食品;为扩大原料来源,春都兼并了
洛阳肉鸡厂等。这些企业被春都兼并以后,迅速形成生产能力,并且家家盈利,取得
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二,坚持依托名牌产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原则。每一种产品都有其成长的
周期,名牌产品也不例外。一家企业不可能依靠一种产品永远生存下去,同时,随着
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单纯依靠一种产品也很难支撑起一个庞大的公司。春都火腿肠
成为名牌后,产生了良好的名牌效应,其商誉价值不断提高。为扩大名牌的辐射作用,
迅速实现向其他领域的扩张,春都本着加快名牌产品外延,拓宽经营领域的发展战略,
以火腿肠为龙头,迅速向医药、饮料、饲料、包装材料等行业拓展,很快形成六大支
柱性产业,为春都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三,坚持在机制上、管理上对被并购企业进行整改的原则。劣势企业之所以被
并购,一般来说不是机制不合理,就是经营管理跟不上。因此,实施并购后,必须对
原有企业的经营策略、管理方式、管理人员、产业结构等进行必要的调整,并赋予其
新的经营管理机制。春都对企业实施并购后,根据这些企业的不同情况,有的派驻管
理人员,引入春都的管理机制;有的注入资金,对原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有的对其
实行转产,生产春都所需要的包装材料和辅助材料,很快使这些企业出现生机,扭亏
为盈。
第四、坚持不拘一格、灵活并购的原则。每个企业都有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特点。
对不同的企业应该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并购模式。这也是
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多样化的要求。春都在对企业并购前,对每个企业都要进行周密细
致的研究,进而决定并购的模式。有的实行跨行业并购,有的实行跨所有制并购,有
的实行跨地区并购,在并购方式上,有的实行兼并,有的实行全资购买,有的实行控
股,有的实行参股,有的实行联合。并购的结果,使春都迅速成为一个以农副产品加
工为主,集肉食加工、医药放料、包装材料、饲料和养殖业等多种产业为一体,跨行
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
第五,坚持规范并购的原则。规范并购是搞好兼并的基本要求。春都集团在企业
并购过程中,始终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进行。对被兼并的企业,春都
一直坚持承担债务、接收人员的做法,既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活化了银行贷款,又
为下岗职工找到了出路,减轻了政府和社会的压力。
第六、坚持把金融支持作为后盾的原则。大银行在企业兼并和跨地区兼并过程中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企业生产经营离不开金融支持,
企业并购当然也离不开金融支持。在春都并购过程中,金融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发挥
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资金方面,这些年为支持春都发展,银行投入了大量的资
金。工商银行总行及各级分行一直把春都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总行每年都要直接提供
春都1500-2000万元的资金支持。主办银行制度实施以后,工商银行又先后向其注入
上亿元资金。至此,春都仅在工商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就达近3亿多元,技改贷款153
5万元。巨大的贷款投入,为春都发展生产、开展并购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并购
完成后,银行往往还要投入一部分流动资金和技改贷款,帮助被并购企业迅速恢复和
发展生产。可以说,没有金融的支持,春都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除了资金支持外,
在为春都并购牵线搭桥方面,金融部门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工商银行帮春都兼
并平顶山肉联广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工商银行主动
当"红娘",专门组成协调小组,并多次与政府、财政、税务、国有资产管理、土地管
理、民政等部门协商,自始至终参与了双方谈判、协议起草和签约的全过程。经过7个
月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促成了这一银行中介、双方互利、各家满意的兼并。
(资料来源:"走资本扩张之路",《金融时报》)1997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