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案例点评:漯河卷烟厂的竞标采购(一)
录入时间:2001-01-09
【中华财税网北京01/09/2001信息】 一、案例简介
从1998年3月开始,漯卷烟厂试行辅料公开竞标采购,堵住了隐性流失业率"漏洞",
既保住了采购辅料的数量和质量,又杜绝了因回扣导致腐败行为发生,取得了良好的
社会和经济效益,截至1999年3月底,一年的时间里全厂降低采购成本620余万元。而
采购质量的提高,保证了产品质量的提高。经上级质检部门多次对该厂台机抽检和市
场抽检,产品质量合格率一直保持在100%。
1、改革采购制度,走出"暗箱"操作。
以往的卷烟生产辅料采购,都是由分管领导和物资供应部门与供货方一对一谈判
这种采购形式缺乏透明度,弊端较多。龙其是近年来,随着卷烟生产辅料买方市场的
逐渐形成,出现了一些难以制约的问题。
一方面,有的供货厂商为使产品打入漯河卷烟厂,并在价格上能受到特殊照顾,
采用不正当手段,拉拢腐蚀采购人员,使一些采购人员犯了错误。另一方面,受"人
情"、"条子"风气影响,常出现盲目采购、重复采购和随意采购的现象。结果采购入
厂的辅料,有的质次价高,有的几年用不完占压资金,有的重量不足或长度不够,造
成停车增多,残次卷烟量增大,既造成经济损失,还局部影响了产品质量及企业的信
誉。
1997年12月,厂长兼党委书记邵富根走马上任后,决心改革现行的生产辅料采购
制度,走出"暗箱"操作,提出了"集中的权力分散化,隐蔽的权力公开化,建立公开竞
争机制,严控采购成本,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采购管理思路。经厂长办
公会议认真研究决定,对全厂生产辅料、香精香料和原煤等三种类型物资,从市场上
统一集中采购,公开竞争招标。为加强对辅料采购的领导,漯河卷烟厂成立了以厂长
为主任、副厂长为副主任,企划、财务、原料、物资供应、生产、质管、科研所、纪
检、审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厂原辅材料管理委员会,对采购事项民主决策,统一
监控。
2、实施"透明工程",公开竞争招标
1998年3月,漯河卷烟厂试行生产辅料采购公开竞争招标工作正式启动。在公开
竞争招标采购中,漯河卷烟厂事先发出招标通知,现场进行公正竞价,事后公布招标
结果。招标过程由厂原辅材料管委会监督。一年来,该厂公开竞争招标采购生产辅料
已进行两次。仅今年第一季度,全厂所用辅料,中标价比市场价节约采购资金186万
元。为彻底解决可能存在的"假招标"问题,推进"透明工程",漯河卷烟厂原辅材料管
委会在科研所专门设立信息中心,广泛收集各种辅料市场信息,综合测评辅料市场产
量、容量和价格,给竞标提供采购可比价。
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一年来,漯河卷烟厂随着辅料采购决策程序的民主公开化,建立健全了多项配套
规范的管理规章制度。主要是:《原辅材料竞争招标暂行管理办法》、《原辅材料采
购制约管理办法》、《原辅材料采购货款支出财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竞争招标
原则、程序、评标定标标准、合同履行、供求双方遵守的准则、支付货款手续及责任
等,使竞标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对中标供货厂家实行"四定"(定厂家、定计划、定
价格,定质量)管理,制定出台《漯河卷烟厂原辅材料采购供应"四定"实施细则》,
明文规定原则上一律从中标单位采购,否则要严加处罚。入厂辅料质量连续出现不合
格者,终止供货合同。去年6月,就有九个厂家被终止合同。
实行竞争招标采购廉政责任制。要求每个领导和采购人员,不准收取供货厂家的
礼金、礼品、回扣,违者调离业务岗位,并视其严重程度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除名直
至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一年多来,漯河卷烟厂试行卷烟生产辅料公开竞争的招标采购,
改变了企业过去分散采购的状况,好处很多:一是有效提高了采购辅料质量,二是降
低了采购成本,三是促进廉正建设。
(资料来源:刘彩望《竞标采购省下620万》,1999年7月5日《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