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修理和改良的核算
录入时间:2001-01-08
【中华财税网北京01/08/2001信息】 一、固定资产修理
一般来说,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个组成部分耐用程度不同或者使用的
条件不同,往往会发生局部的损坏。为了恢复固定资产的原有使用性能,保证固定资
产的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就必须对固定资产进行有计划的修理。同时,
为了保持固定资产的原有性能标准,还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的保养。固定资产修
理支出和保养支出,严格讲是不同的。前者是治理性的,后者是预防性的。但在实际
工作中,两者很难划分清楚,一般都视为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由于固定资产修理支出
只是为了恢复或保持固定资产的原有性能标准,一般并不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或
提高其预计服务能力,通常将其视为收益性支出于以费用化,修理支出数额不大的,
直接计入当期费用;支出数额较大的,采用预提、待摊等方法,计入各受益期的损益。
固定资产修理,按其修理范围的大小和修理时间间隔的长短以及费用支出的多少,
可分为大修理和日常修理两种。日常修理也称经常性修理或中小修理。
(一)固定资产大修理
固定资产大修理的性质属于固定资产的局部更新,其特点是,每次修理间隔时间
较长,修理范围比较大,修理费用支出较多,发生次数较少。由于固定资产大修理的
支出费用较多且不均衡,受益期较长,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将其在各受益期
均摊。具体可采用预提或待摊两种方法。其会计处理分别为:
1.采用预提大修理费用方式。企业对有周期性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若预计
数额较大时,可在大修理间隔期内采用预提方法。(1)分期预提修理费时,借记“制
造费用”等成本费用科目,贷记“预提费用”科目。(2)实际发生修理费时,借记“
预提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3)若实际发生的大修理费用超过预提费用,
“预提费用”科目会出现借方余额,其性质属待摊费用,应在设备的剩余使用期内
摊销。期末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将“预提费用”科目借方余额列入待摊费用项目
内。(4)若实际发生的大修理费用小于预提数,应冲减多提的部分,借记“预提费用”,
贷记“制造费用”等成本费用科目。
2.采用待摊大修理费方式。(1)实际发生修理费时,借记“待摊费用”,贷记“
银行存款”等科目;(2)分期摊销修理费时,借记“制造费用”等成本费用科目,贷
记“待摊费用”科目;(3)发生的修理费用较大,其摊销期限超过一年的,应通过“
递延资产”科目核算。
[例]某企业有生产用大型设备1台,预计使用10年,使用期内预计大修两次,每
次大修理费用预计为60000元,按月预提。
设备大修理费用预提额=60000×2=120000(元)
年内大修理费用预提额=120000÷10=12000(元)
月大修理费用预提额=12000÷12=1000(元)
①按月预提大修理费用时:
借:制造费用——修理费 1000
贷:预提费用——大修理费 1000
②实际发生大修理费用时:
假定在第五年时该设备进行第一次大修理,实际支付大修理费用60000元,以银
行存款支付。
借:预提费用——大修理费 6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
以后各月预提大修理费用时,分录同①。
假定在第八年年底进行第二次大修理,实际发生大修理费用40000元,以银行存
款支付。
借:预提费用——大修理费 40000
贷:银行存款 40000
此时,“预提费用”科目贷方发生额=1000×12×8=96000(元)。
“预提费用”科目借方发生额=60000+40000=100000(元)。
“预提费用”科目借方余额=100000-96000=4000(元)。这部分属待摊性质,
应在设备使用期限的剩余两年内摊销。每月摊销额=4000÷2÷12=167(元)。
按月摊销时应作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修理费 167
贷:预提费用——大修理费用 167
[例]某企业对行政办公楼进行维修,实际领用修理备件和维修材料10000元,以
银行存款支付维修人员工资6000元,全部费用分12个月摊销。
①发生修理费用时:
借:待摊费用——大修理费 16000
贷:原材料 10000
银行存款 6000
②按月摊销修理费用时:
借:管理费用——修理费 1333
贷:待摊费用——大修理费 1333
如果企业发生的大修理费用摊销期在一年以上,则应通过“递延资产”科目进行
会计处理,然后分期摊销。
(二)固定资产日常修理
固定资产日常修理也称中小修理或经常性修理,是为了维护和保证固定资产处于
正常工作状态所进行的经常性修理工作。包括对机械设备进行局部检修、更换少数零
件、排除故障或清洗设备以及对房屋、建筑物的局部修缮等。相对于固定资产大修理
而言,固定资产日常修理的特点是:修理范围小、间隔时间短、费用支出少、修理次
数多。
由于固定资产日常修理每次支付的费用额较少,经常发生且比较均衡,所以其支
出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当发生日常修理费用时,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等成本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若各月发生的日常修理费
用相差悬殊,或一次性支出较多,为均衡各月成本负担,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也可
采用预提或待摊方法进行核算,其帐务处理与固定资产大修理帐务处理相同。
二、固定资产改良
固定资产改良,是指在固定资产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使其质量和功能得
以改进。比如,将房屋的原有通风设备改为中央空调,将商场的楼梯改为电梯等。由
于固定资产改良使得固定资产的性能标准有所提高,致使企业未来经济利益增加,所
以改良支出应当予以资本化,并增加固定资产原值。
企业改良后的固定资产成本,应按原有固定资产原值,减去改良过程中发生的变
价收入,加上改良过程中的支出来确定。在改良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和支出,应先
在“在建工程”科目核算,改良工程完工后,将改良工程的净支出并入原有固定资产
帐面原值,调整其原始价值,原有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不变。
[例]某企业将厂房的A种设备改为B种设备,厂房原值为1000000元,已提折旧400
000元,企业将改良工程承包给建筑装修公司。拆除的A种设备变价收入18000元,款项
存入银行。以银行存款支付建筑装修公司改良工程承包款130000元。
企业应作会计分录:
①收到A种设备变价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18000
贷:在建工程——出包工程 18000
②支付改良工程承包款时:
借:在建工程——出包工程 130000
贷:银行存款 130000
③改良工程完工,经验收合格交付使用时:
改良工程净支出=130000-18000=112000元,将其并入厂房原价:
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厂房) 112000
贷:在建工程——出包工程 112000
调整后厂房原价为1112000元(1000000+130000-18000)。 (l200101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