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财务案例点评:宝钢集团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一)

录入时间:2001-01-08

  【中华财税网北京01/08/2001信息】 一、案例简介 宝山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宝钢")始建三期工程之初,其一期工程也进 入大规模更新改造阶段,而此时正值国家连年实行货币紧缩政策,国内资金环境相对 缩小,国际钢材市场持续低迷,从而使宝钢面临严峻的资金形势。为此,宝钢积极贯 彻"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方针,实行"以 现金流量预算为龙头,集中一贯的资金管理"模式,制定了《资金管理办法》及15个 管理细则,从各方面规范全公司的资金行为,确保资金安全及有效使用,取得了较好 的经济效益。 首先,加强制度建设。资金管理部门根据资金管理内容制定了《资金管理办法》 及《货币资金集中管理细则》、《现金财务管理细则》、《票据财务管理细则》、《 应收账款财务管理细则》、《资金分析管理细则》等15个管理细则,从各方面规范全 公司的资金行为,以此保证资金管理的一贯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其次,通过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明确目标,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现金流量预算的 编制依据"以收定支,与成本费用匹配"的原则,采用"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按收付 实现制反映业绩。具体编制时,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由资金管理部门制定统一格式、 要求,并对各部门预算的子项目进行细化,对所有数据均要求提高计算公式及对应的 业务量,由各预算责任单位根据成本、费用预算编制现金流量预算。由资金管理部门 汇总、初审、平衡后报预算委员会审查。其间经过多次上下反复、平衡,并与公司的 经营目标相对应,最终形成年度现金流量预算。同时,根据公司年度预算制定各部门 的动态现金流量预算,按季、月、周对各部门的现金流量制定分时段的预算,据以对 其日常现金流量进行动态控制。 责任部门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需按月上报执行情况并加以说明,由资金管理部 门汇总各部门资金使用情况,跟踪分析(尤其是重大出入项目分析),及时反馈信息, 以利于各部门调整现金流量控制。 对现金流量预算的调整,宝钢建立了逐项申报、审批制度,由预算责任部门提出 申请,资金管理部门提出调整意见,预算委员会批准。预算调整分为预算内调整和预 算外调整。预算内调整指总流量不变,在某些项目或部门间调整;预算外调整则指要 求增加流量的调整。各部门始终执行最新调整过的预算,以确保统一口径,即时跟踪 经营情况的变化。 对现金流量预算的监督、考核,则根据各部门现金流量使用的特点,建立起以预 算为基准的指标考核体系。由资金管理部门根据各部门实际执行预算的业绩,按月、 季、半年及年度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对预算编制部门考核预算制定精度,对预 算执行部门考核预算完成情况。有效的监督、考核手段为提高公司资金使用效率,促 进有效使用资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在项目决策中也应重视现金流量管理,将项目筹资作为项目取舍的先决条 件之一。 宝钢在设备采购过程中首创将商务谈判、技术谈判、筹资谈判融为一体,综合评 价提供的各项报价,选择综合成本最低的价格成交。例如,1994年签订购进某机组的 合同时得知OECD将于7月15日将贷款利率从5.95%上调至7.35%,于是各路人马立 即全力以赴投入谈判,终于在7月14日签署了贷款协议,将利率定在5.95%,大大降 低了该设备的综合成本。 宝钢在其资金管理中还通过设立财务结算中心,集中管理货币资金,提高了资金 使用效率。1995年、1996年间,宝钢将原分散于各大银行的数十个银行结算账户进行 集中整顿,取消不必要的多头开户,在主办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分别成立人 民币结算中心。同时,对现金流量较大的部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即收支分户。 各部门的收入和支出严格分开在两个账户内结算:收入户只收不支,收入的资金由资 金管理部门负责调度;支出户只支不收,所需资金统一由最近管理部门拨付。这样既 防止资金在银行之间调拨所引起的在途损失,又将资金高度集中、充分利用,发挥经 济效益。 此后,为了更进一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宝钢借鉴国外先进的银行账户管理方式, 在结算中心推行"自动划款零余额管理"。即在资金管理部门的委托授权下,由银行每 日上午将资金自动划入各部门的支出账户供其支用;当日营业结束后将收入账户的余 额和支出账户中未用完的余额全部划回资金管理部门的总账户,各部门的收入、支出 账户余额均为零。这样,在整个结算中心所有的账户中,只有资金管理部门的总账户 有余额,其他账户均无余额。实行这一新的资金调度方式需要准确的资金计划以及对 各银行的资金了如指掌。为此,资金管理部门要求各部门将每日具体用款额以周计划 方式上报,并通过电脑联网、电话联络等形式,从银行获得每日的存款额,以便根据 需要平衡调度各银行间的资金存量,使全公司的资金沉淀降到最低。 1996年宝钢的银行日平均存款减少约3亿元,节约利息支出达3000多万元。 (资料来源:《冶金财会》1997年第五期)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