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案例点评:四通集团多元化投资的反思(一)
录入时间:2001-01-05
【中华财税网北京01/05/2001信息】 一、 案例简介
1984年5月,中科院的几名工程师借款2万元创办了四通公司。除从事电子类产品
贸易外,四通二次开发打印机、自主开发文字处理和编排系统,至1992年底,文字处
理机累计销售10多万台,全国市场占有率高达80%,当年总营业额13.4亿元,利润60
00多万元,连续4年居全国计算机行业首位。同时,经过8年的创业,四通拥有相当的
剩余资源,主要有四通的招牌、资金、中文软件技术、人才等,最重要的还有四通在
全国建立了一个当时独一无二的销售服务网络:32家分公司、100多家培训中心、900
多家维修服务中心和1280家销售代理商。
1992年初,四通集团开始实施以股份化、集团化、产业化、国际化为中心的"二
次创业"总战略,其产业化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与巨人同行"的多元化经营。其中几个
大规模的投资活动包括:(1)1992年底与日本松下电工、三井物产合资成立"四通松
下电工器材有限公司",总投资4000万美元,四通占40%。1995年投产,是中国最大
的照明器材企业;(2)1993年与康柏合资的康柏电脑中国有限公司成立,四通持股
10%。1994年8月投产,这是康柏惟一的合资生产厂,也是中国最大的电脑制造企业;
(3)1994年3月安徽四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成立,四通通过全资于公司香港钧宝投资
公司持股75%,蚌埠第二制药厂占25%,生产VC产品,总投资2990万美元,1995年7
月投产;(4)1994年8月,"乐天四通食品有限公司"成立,第一期投资1990万美元,
外方合资者是日本LOTTE、韩国LOTTE制果、三井物产,其设计目标是全国第一家世界
先进水平的综合食品生产企业,于1995年11月投产;(5)1994年,投资国内一家大
规模的水泥厂;(6)1994年底,上海四通国际科技商城开工,拟建总面积13万平方
米,60%出租或出售;(7)1996年3月,与日本三菱电机、三井物产合资成立"三菱
四通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四通持股30%,一期投资1亿美元,总投资高达20亿美元。
建成后将是中国最大的半导体综合企业;(8)1996年7月,成立金融集团,统管财务
公司、证券、期货、信用社、房地产业务,并入股保险业。
结果,到目前为止,各项投资中除半导体末投产外,其他行业的业绩是与其主业
的相关程度成正比的,从而导致四通多元化经营出现"酸甜苦辣"的味道:甜者相关程
度高,如照明器材、金融基本成功;酸辣者有一定相关,如半导体喜忧参半;苦者不
相关,如医药、水泥、房地产则失败了。
1997年9月,四通大规模进入国内电脑市场,推出自有品牌电脑。1997年集团总
营业额达65.9亿元,居全国电子企业第5位。下半年斥资1660万美元人股全球卫星流
动通讯网络。1998年初,四通宣布进入"抓大灭小"的战略调整期,脱身不相关产业,
充分发挥主业优势。
(案例来源:摘引自"四通多元化的'酸甜苦辣'",唐荣平、柯银斌,《中华工商
时报》,1998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