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案例点评:深圳石化集团的"减肥"方案(一)
录入时间:2001-01-11
【中华财税网北京01/11/2001信息】 一、案例简介
1999年6月19日,深圳石化集团(以下简称"深石化")正式宣布:将属下的17家
公司一次性转让给其母公司--深圳石化综合商社。深石化的总资产将由此减少15.8
亿元。此举一出,立即引起投资者广泛关注。
长期以来,深石化一直以其工业、贸易、地产三大主业示人。但由于战线过长,
管理上有困难,二级公司经营良莠不齐,集团收益率极不稳定,负债率过高。虽经多
次资产运作,但综合性产业结构格局始终未变。因此,适时进行"减肥",力求成为技
术先进型工业集团也就成为深石化的当务之急。据深石化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此次战
略性重组中,集团7.26亿元净资产中的5.2亿元贸易、地产类权益要易主,综合商
社方面等量置入的资产,除6000万元现金和投资6800万元的斯贝克生物药业公司之外,
还有3.92亿元的银行转贷。如果重组成功,深石化将在净资产不变的情况下,总资
产由34.8亿元下降为19亿元,资产负债率由79.1%降为61.8%,公司资产质量和
财务结构将大为改善,净资产收益率也将显著提高。
该负责人指出,目前集团三大主业中的工业项目经几年的磨练,已逐步发展成
熟,1998年共实现销售收入5.42亿元,利润总额达3967万元。资产质量、发展潜力、
投资收益等指标都表明工业项目堪为深石化日后的主业。而反观化工贸易为主的贸易
及商业项目,虽销售额巨大(去年实现销售收入25.7亿元),但利润很薄。成为典
型的"鸡肋"。地产项目自1995年以后就对深石化利润贡献不大。
细探深石化的这次重组,其拟转让企业的名单中不乏一些效益不错的下级公司,
诸如面点王饮食连锁公司、北京深顺加油站等。对此,该负责人的解释是,既然是实
现向技术先进型工业企业转型的战略性调整,与主业无关的企业,纵然目前收益率不
错也在所不惜。至于斯贝克生物药业的保留,则是因为该公司刚刚注册成立,建成后
以生产EPO人畜红细胞再生素为主,属深圳市立项并重点扶持的生物工程项目,发展
前景广阔。
经过此次重大产业结构调整,深石化将由综合板块的上市公司调整为以化工新材
料、精细化工、生物工程为主体的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的工业板块上市公司。深石
化将在主业明晰、结构合理的基础上,为公司今后业绩的稳步提升积蓄后劲。
(案例来源:"深石化'减肥'意欲何为",记者万年青,《中国证券报》,1999年
6月21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