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内外资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录入时间:2000-12-18

  【中华财税网北京12/18/2000信息】 在我国,由于内资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和 外国企业适用的会计制度和税收政策不尽相同,即使发生相同的业务事项,在会计核 算和税务处理上也可能相差很大。本文仅就内外资企业在接受捐赠业务中的会计核算 和税务处理的区别作简要分析。 一、内资企业接受捐赠的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作为资本公积,属于所有 者权益,在会计上记入“资本公积”。 1.企业接受货币捐赠时: 企业接受的货币捐赠,应一次性计入当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 税。 例:接受100000元捐赠,会计分录为: 借:现金 10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 67000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3000 2.企业接受实物资产时: 企业接受捐赠实物资产时,不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在处置或耗用该项实物 资产时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出售、该项资产或进行清算时,若出售价格或 清算价格等于或低于接受捐赠时的实物价格,应以接受捐赠时实物价格计入应纳税所 得额或清算所得;若出售或清算价格高于接受捐赠时的实物价格应以出售收入扣除清 理费用后的余额计入应纳税所得或清算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其会计处理分为纳税影响会计法和应付税款法。 例:企业接受全新设备一台,价值100000元,使用一年后以80000元售出。 (1)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 企业接受实物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 100000 贷:资本公积——接受捐赠资产准备 67000 递延税款——企业所得税 33000 在出售处置该项实物资产时: 借:资本公积——接受捐赠资产准备 67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 67000 借:递延税款 33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3000 若出售价为120000元、发生清理费用10000元时: 借:所得税 3300 递延税款——企业所得税 33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6300 同时: 借:资本公积——接受捐赠资产准备 67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 67000 (2)采用应付税款法 企业接受实物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 100000 贷:资本公积——接受捐赠资产准备 100000 在出售处置该项实物资产时: 借:资本公积——接受捐赠资产准备 33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3000 同时: 借:资本公积——接受捐赠资产准备 67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 67000 若出售价为120000元、发生清理费用10000元时: 借:所得税 3300 资本公积——接受捐赠资产准备 33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6300 同时: 借:资本公积——接受捐赠资产准备 67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 67000 3.企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得计提折旧或摊销费用。若企业已经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或摊销无形资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二、外资企业接受捐赠的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 1.外资企业接受货币捐赠的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与内资企业相同。 2.外资企业接受非货币资产(即实物资产)的会计核算与内资企业也基本一致, 但因其税务处理与内资企业有所不同,决定了其会计核算与内资企业存在一定的差异。 外资企业接受非货币资产的税务规定为:企业接受的非货币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 形资产和其他货物)捐赠,应按照合理价格估价计入有关资产项目,同时作为企业当 年度收益,在弥补企业以前年度发生的亏损后,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若弥补以前年 度亏损后的余额数额较大,企业一次性纳税有困难的,经企业申请,当地主管税务机 关批准,可在不超过5年的期限内平均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为简化核算,对外资企业接受非货币资产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数额较小的, 可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核算;对外资企业界接受非货币资产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 额数额较大的,可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核算。 (ai200011045051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