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重组的会计处理
录入时间:2000-10-27
【中华财税网北京10/27/2000信息】 资产重组是指通过不同法人主体的法人财
产权、出资人所有权及债权人债权进行符合资本最大增值目的的相互调整与改变,对
实业资本、金融资本、产权资本和无形资本的重新组合。下面谈谈有关资产重组的会
计处理。
一、评估结果的会计处理
被兼并或被拍卖、出售的企业,经评估机构对其全部资产进行评估后,应根据核
准确认的评估值进行财务处理。评估结果与原账面值相比,不外乎增值、减值和不变
三种情况。对评估增值部分,应按增值额借记“固定资产”等有关科目,贷记“累计
折旧”、“资本公积”等科目。对评估减值部分,应按减值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例:某公司拟对企业进行整体出售,委托评估机构对全部资产进行评估,评估前
后的资产价值如表(一)所示:
表一:
项 目 账面值 评估值 增减值
银行存款 80000 80000 0
应收账款 160000 140000 -20000
原材料 140000 160000 +20000
产成品 190000 180000 -10000
长期投资 160000 120000 -40000
固定资产(原值) 540000 650000 +110000
累计折旧 220000 240000 +20000
固定资产净值 320000 410000 +90000
无形资产 70000 100000 +30000
合计 1120000 1190000 +70000
根据以上资料做如下处理:
借:原材料 20,000
固定资产 110,000
无形资产 30,000
贷:累计折旧 20,000
资本公积 140,000
借:资本公积 70,000
贷:应收账款 20,000
产成品 10,000
长期投资 40,000
二、企业出售后办理财产移交的会计处理
企业被兼并或拍卖出售后,应及时结束旧账。企业被兼并或拍卖出售,通常有两
种处理方法:一种是采用“差额购买法”,即由买方承担全部负债,买方只支付给出
售方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的差额(净资产)。另一种是采用“全额购买法”,即将企
业的全部资产(包括由负债形成的资产)售给买方,企业的负债仍由卖方负责偿还。现
将其会计处理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1、差额购买法的会计处理
当企业被拍卖出售后买方承担企业的全部负债时,出售企业应根据评估确认调账
后的资产负债表及拍卖价值进行会计处理。
例:某企业经有关部门批准,经协调以50万元交易价格将企业售给××公司,某
企业按其确认的评估价值调整后的资产负债表如表(二)所示:
表(二)
资 产 金 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金 额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银行存款 80000 短期借款 100000
应收账款 140000 应付账款 140000
存货 340000 未交税金 10000
流动资产合计 560000 应付工资 6000
长期投资: 流动负债合计 256000
长期投资 120000 长期负债:
固定资产: 长期借款 300000
固定资产原值 650000 长期应付款 200000
减:累计折旧 240000 长期负债合计 500000
固定资产净值 410000 所有者权益:
在建工程 0 实收资本 500000
固定资产合计 410000 资本公积 80000
无形资产: 盈余公积 0
土地使用权 100000 未分配利润 -146000
递延资产 0 所有者权益合计 434000
资产总计 1190000 负债及所有权益总计 1190000
根据上述资料做结束旧账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短期借款 100,000
应付账款 140,000
应交税金 10,000
应付工资 6,000
长期借款 300,000
长期应付款 200,000
累计折旧 240,000
其他应收款—应收产权转让收入 500,000
贷:银行存款 80,000
应收账款 140,000
原材料 160,000
产成品 180,000
长期投资 120,000
固定资产 650,000
无形资产 100,000
资本公积 66,000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收到国有资产转让收入入库后,通过核销通知书形式,通知产
权转让企业彻底结束旧账,结束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实收资本 500,000
资本公积 146,000
贷:利润分配 146,000
其他应收款—应收产权转让收入 500,000
对于中外合资、合作及独资、股份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被兼并、出售或拍卖
后的企业结束会计处理,基本上与国有企业的会计处理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产权转
让收入不上缴国家,而是按投资者出资比例或有关合同、章程及有关规定,在所有者
之间进行分配。
2、全额购买法的会计处理
它是指出售方将企业的全部资产卖给购买方,其负债仍由原企业负责清理。出售
企业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1)收到买方交来整个企业的价款时,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清算损
益”科目。
(2)将收到的款项清偿债务,偿还债务时,应借记“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
负债类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如有确实无法支付的债务,则应转入清算损益,
结转时借记“应付账款”等负债类科目,贷记“清算损益”科目。
(3)核销资产及债权类科目。将所有资产及债权全部过户给购买方。结转时借记
“清算损益”、“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原材料”、“产成品”、“固定资产”、
“应收账款”等科目。
(4)将清算损益科目借贷方发生额相抵后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5)本年利润科目的清理。该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即为清算过程中发生的净收益,
应进行纳税处理。根据税法规定,将计算的应交税金,借记“所得税”科目,贷记“
应交税金”科目;再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所得税”科目。如为借方余额,
即为清理过程中发生亏损。最后将“本年利润”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科目。
(6)利润分配科目清理。“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有借方余额,则是历
年以来未弥补的亏损及清算过程中发生的净损失,应以盈余公积、资本公积乃至实收
资本予以弥补。借记“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实收资本”科目,贷记“利润
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弥补亏损后仍有借方余额,则是资不抵债造成的净损
失。经企业清算组织确认并由司法部门判决后,按照判决书借记“应付账款“科目,
贷记“利润分配”科目。至此,所有会计科目已结清为零,结束了旧账,如“利润分
配——未分配利润”为贷方余额,则是历年累计未分配的利润及清算净收益,然后将
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并入利润分配,按所有者出资比例或企业章程进行分配。借记“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实收资本”、“银行存款”、“现金”科目。
至此,原企业已结清旧账。
3、购买企业方的会计处理:
收买、兼并一个企业,实质上是以资产接受方的现金买下被兼并、出让企业全部
资产中的净资产,其中的负债只是转移了债务人。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是:
(1)按照确认评估价值借记“原材料”、“固定资产”等有关资产类科目,贷记
“应付账款”“累计折旧”等科目。
(2)接受债务时,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
负债类科目。
(3)向原业主支付价款时,借记“应付账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4)当转让价格与评估确认的净资产不相等时,可以将差额作为收买企业的商誉入
账。
4、收买企业商誉的会计处理
商誉在企业重组中一般表现为购买成本超过收购企业在所购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
公允价值中的股权份额的部分即超额收益的价值。公司兼并时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是商誉的计价。公司的购买方通常要为取得商誉付出一定成本。这些成本并不是为了
目标公司过去的超额收益,而是为了未来预期的超额收益。即商誉是购买公司付给目
标公司的总价和目标公司净资产总额之间的差额。这个差额可由双方商定。过去的收
益往往是计算未来可能收益的重要参考数据,所以通常是根据过去的净收益来估算未
来的收益。
具体的计价方法有:(1)按并购前若干年的超额收益计价;(2)按并购前若干年的
平均超额收益计价;(3)按收益的本金减净资产计价;(4)按贴现额计价等。商誉应在
其有用年限内以费用形式予以摊销,购入的商誉不能列为公司资本公积金。在摊销商
誉,应采用直线法。摊销期一般不应超过5年,如果超过5年但不超过10年的期限(自
购买日起计算)更为恰当时,也可以作为例外处理,负商誉反摊销期限与商誉的摊销
期限相仿。 (k2000100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