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评估增值所引起的递延税款的处理
录入时间:2000-10-20
【中华财税网北京10/20/2000信息】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将非现金实物资产和无
形资产对外投资时的评估增值部分,扣除未来应交所得税记在“递延税款”里,其余
部分记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里。在投资转让或投资收回时再将记入“资
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里。但在实务操
作中,企业转让投资时往往不能完全收回投资。这就出现了递延税款不能完全转销的
问题。
由于以固定资产投资所引起的递延税款的处理,与以其他非现金实物资产和无形
资产对外投资所引起的递延税款的处理是一致的,另外以固定资产投资较为典型,故
特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例:
例:甲公司以整套设备A对乙公司投资,甲对乙的投资占乙注册资本的15%,假
设甲企业适用税率为30%,设备A的资料:帐面原价1200,000元,已提折旧200,000
元,帐面价值1,000,000元。假设投资时评估价值为1,250,000元,根据上述资料,
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对乙企业的投资 1,250,000
累计折旧 200,000
贷:固定资产 1,200,000
资本公积 175,000[250,000×(1-30%)]
递延税款 75,000(250,000×30%)
根据转让或收回投资所取得价款的不同,递延税款的转销也不同:
(一)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投资按成本法核算,未增加投资,甲企业1年后,转让所
得价款1,300,000元,即大于评估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能完全收回投资,递延
税款能完全转销。作分录:
借:银行存款 1,3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对乙企业的投资1,250,000
投资收益 50,000
同时将“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175,000”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应记入所得税数额为50000×30%=15000元,按税法规定。在投资中途或到期转
让,收回投资时,应将转让或收回投资所取得的收入与该项投资投出时的原帐面价值
的差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则该项投资转让时应交所得税为,
1,300,000-1,000,000=300,000×30%=90,000元,则作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 15,000
递延税款 75,000
贷:应交税金——
应交所得税 90,000
(二)假设转让所得价款为950,000元,即低于原帐面价值,作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950,000
投资收益 3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对乙企业投资 1,250,000
同时将“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175,000”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由于投资收益为负数,且转让价低于原帐面价值,故不涉及所得税和应交税金,
此时递延税款应转增资本公积,作分录:
借:递延税款 75,000
贷:资本公积 75,000
(三)假设转让价为1,100,000元,即在评估价位与原帐面价值之间,作分录:
借:银行存款 1,100,000
投资收益 15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对乙企业投资1250,000
同时将“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175,000”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由于投资收益为负数,故所得税科目无余额,但由于转让价大于原帐面净值,故
应交所得税:1100,000-1000,000=100,000×30%=30,000作分录:
借:递廷税款 30,000
贷:应交税金 30,000
同时应将未转销的递延税款转增资本公积,作分录:
借:递延税款 45,000(75,000-30,000)
贷:资本公积 45,000
这样通过上例,固定资产投资评估增值情况下所涉及递延税款处理就一目了然。
但为了更好理解,需作如下说明:
(1)转让价或收回价的不同(与评估值和原帐面价值的比较),递廷税款处理方法
也不一样。
(2)投资准则中固定资产投资评估所引起的税款的处理原则,仅指评估增值且能
完全收回投资情况下的处理原则,没有提到不能完全收回投资时的处理原则,在评估
减值情况下,是不存在递延税款问题的。
(3)投资准则中非现金资产评估增值所引起的递延税款的处理,是与所得税会计
处理方法有相抵触的地方。如:投资准则中的评估增值记入递延税款部分,不能仅仅
确认为是时间性差异,也存在永久性差异的可能。如果存在永久性差异时则把评估增
值乘以适用税率记入“递延税款”部分就不合理,这一点在投资准则中没作说明。
(ah20000905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