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对中国金融服务业会计制度的冲击和挑战
录入时间:2000-07-25
【中华财税网北京07/25/2000信息】 中国加入WTO之后,整个会计领域都面临
与国际会计接轨的问题,金融服务业会计由于金融服务业在与国际经济接轨过程中的
重要作用也必然面临相应的更加完备、迫切的调整。国际会计体系要求在一个完善的
金融市场存在的前提下,根据金融服务业特有的经营特点,即交易清算的多样性、经
纪代理制、资金托管制、资金借贷关系、多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和经营
业务收入受市场变动影响较大等,通过合理的会计实施和控制制度以及会计从业人员
的高素质,来真实地反映多种服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相应的会计主体加
以控制,得到合理的适合金融服务业经营特点的业绩评价及相关信息的使用方式。针
对金融服务业会计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调整。
第一,中国需要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业会计体系结构(包括相关的会计准则、制
度和法规),并且统一各相关的金融服务业管理机构。这一方面需要在对现有的金融
服务业会计法规和制度的制定、建立和完善的同时,相关行政管理机关应从中国金融
服务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和状况的细致分析基础上,能够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预见性地
来完成其工作,防止造成相关会计法规和制度建立的盲目性;另一方面需要在整个金
融服务业会计体系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能充分进行协商,不要
存在各持己见或闭门造车的现象,防止造成在相应的会计法规和制度中既存在重复又
存在遗漏。在细节方面也应注意金融服务业的会计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制定更加合理的信用风险准备,包括坏帐准备、投资(特别是长期投资)跌
价损失、长期性资产项目的记价的调整,使得金融服务企业的资本得以保全,降低经
营中的隐性风险。
2.研究、制定和采用更能反映金融服务业对于营运资金及时反映的要求的会计
核算、记价和反映的方法,加上计算机的普遍应用,更加及时地进行相应的信息计量
和披露,防止风险高的投资行为、不良资金的流动。
3.制定更加细致、含理和可操作的金融服务业会计制度,对现行的不严谨、不
合理和不合法的行为加以控制和惩治。如:严格制定会计人员关于信息披露的连带责
任及相应的具体的奖惩制度和相关法律责任。
4.制定一套适应金融服务业国际化要求的会计原则、制度和法规,加强与国际
接轨的能力,防止和规避国际金融犯罪和风险。譬如,尽快推出有关金融衍生工具的
会计准则、国际性金融风险的揭示方法。
第二,中国必须规范现行的金融服务业的实务处理过程,将已经存在合理的会计
法规和制度推行下去,不要产生“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
1.加强对所要推行的法规和制度的解释工作。有关机关的职能不要仅仅限于对
法规和制度的建立,而是庆在制定和建立的基础上,扩大解释范围,组织相应的会计
从业人员学习和培训,使得他们熟悉和掌握金融服务业会计业务,完成会计从业人员
的“扫盲”工作。
2.加强结违规的金融服务企业的处理,严格约束金融服务业,最终完成相关的
法规和制度的实施。
3.加强金融服务业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在金融服务业各企业的内部建立一套
完整的会计控制制度,建立完善的控制体系,一方面降低企业经营者和其它管理人员
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作用,一方面通过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代理成本的降低来减少其
它因素对会计人员的干扰。
4.加强会计人员实际工作中的电脑方面的管理。中国应进一步加强对现实市场
上商业财务会计软件的检测和评审,开发、推荐金融服务业使用满足其行业会计要求
的软件;进一步加强财务会计软件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的转换和通用性,满足各种
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会计信息使用上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企业的电脑网络
安全性管理,尤其是规避面临Internet的冲击下的不法行为,这需要金融服务企业既
拥有优秀的电脑网络人才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电脑使用制度。
第三,中国的金融服务业需要补充大量的具有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包括高级财务
主管、高素质 的会计实务操作人员,提高现有会计人员的素质。
1.提供优惠政策来吸引具有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流向金融服务业,如提供较高的
工薪水平、优厚的奖励政策、住房及其它物质和精神上的优惠政策。
2.加强会计从业人员对金融服务业经营特点和其它相关经济领域知识体系的学
习,尤其为了适应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还要掌握大量的关于国际金融、国际结算等方
面的知识。
3.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素质的修养,加强他们的会计理论基础、会计实务
操作能力以及会计职业道德。
4.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电脑、网络的实际操作能力,以便真正适应我国加入WTO
后金融服务业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发挥电子时代带来的便利。
WTO给中国带来了挑战,同时也要求不适合经济全球化的一切事物必须进行调整
或摒弃;作为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重要窗口的金融证券业,更需要在各个方面向国际通
行的、先进的靠拢,为此中国的金融服务业会计领域必须面临着一场声势浩大的革新
运动。 (ar200007048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