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案例:规划股票上市
录入时间:1999-07-19
【中华财税网北京07/19/99信息】 总公司经过三年的运行,资本结构不良
问题又卷土重来,高额负债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根据5月底的总公司合并资产
负债表的数字显示,企业的资产总计为46333万元,负债总计为39373
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5%。面对汹涌澎湃的股票上市浪潮,总公司在综合分
析上市的各项利弊因素后,果断决策采取上市行动,并责令公司财务部在两个月
内搞一次包括各分公司在内的整体资产清查,并按照资产评估的惯例,模拟进行
一次资产评估,为下一步股票上市的规划整理出有参考价值的素材。为了加快工
作进度,财务部分成五个清查组,分别按照中介机构规范上市的统一要求,完成
如下具体的工作:
1.编制流动资产清查评估结果汇总表;
2.编制固定资产清查评估结果汇总表;
3.编制长期投资清查评估结果汇总表;
4.编制流动负债清查评估结果汇总表;
5.编制长期负债清查评估结果汇总表。
上述五份清查评估汇总表的数字核实之后,总公司财务部的最后一道“工序”,
就是在这些表的基础上,汇总成综合项目的数字,编制出净资产清查评估结果测
算表。
从净资产清查评估测算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总公司的清查评估基准日的净
资产可望达到7150.79万元,股东权益评估增值额为190.44万元。
这将成为总公司决定股票发行量的一个重要依据。
总公司最高管理当局在接到财务部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后,研究了三个关系股
票上市的最直接的问题:
一、股票筹资的预测
总公司借股票上市之机增加股票筹资的动机有两个方面:(1)是借此地扩
大经营规模,为拟定中的投资规划寻示可靠的资金保障。(2)是为了解决资本
结构不良所导致的财务风险增大问题。总公司最高管理当局在第一动机的驱使下,
按拟定的投资规划,提出发行新股筹资8000万元的构思;而财务部则按照将
主权资本比率最少也要提高到30%的目标(即保持70%的资产负债率),拟
定了发行新股筹资1亿元的构思。总公司在充分考虑了财务部的调整资本结构的
要求之后,决定按照发行新股筹资1亿元的方针进行操作。
二、股票发行价格的预测
财务部在仔细研究了决定股票发行价格的法律因素和财务因素之后认识到:
合理确定发行价格,既有利于股票顺利发行,使公司筹集投资所必须的资金;还
有利于展示公司的形象。这是容不得马虎的决策行动。于是,财务部比较全面地
关注了以下因素:
(1)市盈率。这是反映股票市价与股票收益间对应关系的财务比率,即:
每股市价/每股收益。按照新股定价的一般操作规则,新股发行价格是根据公司
股票的每股盈余乘上一个参考市盈率来确定的。为此,公司必须在同行业已上市
的众多股票中找出与本公司情况大体类同的几种股票进行分析、判断、选择。
(2)每股净资产。按照股票市场上的通行规则,一般认为,每股所代表的
净资产多时,其发行价格可适当提高,而本公司在此没有优势。
(3)行业特征。行业发展前景对股市有一定的感召力,当这种感召的确存
在时,发行价格也可适当提高。而本公司似乎在此也没有明显优势。
(4)公司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凡是在同行业处于领先或龙头地位的公司,
其市场效应就比较突出,其股票价格也有提高的理由。而本公司只处于同行业的
中上地位,市场效果不会明显。
(5)证券市场的供求状况及股价水平。实际上,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直接
影响股票市场价位,而股票的价格与公司每股收益所建立的比率关系——市盈率
也恰恰反映了这个因素。基于这种考虑,本公司要把市盈率的选定放在突出的地
位。
经过上述分析,公司财务部选择了同行业中等市场效果的股票的市盈率6.
4,并根据预计的每股收益1.25,预测发行价格为:1.25x6.4=8
(元)。
三、股票发行量的预测
公司在预测股票发行量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拟筹资1亿元的金额;
(2)预测的股票发行价格;
(3)证券商代销手续费。
公司财务部在考虑上述因素中,设计了如下的计算公式:股票发行量=筹资
额/[发行价调(1-手续费率)]
设:代销手续费率=2%,则:
股票发行量=100000000/[8x(1-2%)]=100000
000/7.84=1275.5(万股)
案例评价
1,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乃至今后经济工作的最大热点,国内外的许多专家
学者都提出国企改革要大力借助资本市场。因此,股份有限资金筹集是一个最重
要的问题,股票上市规划也是其中最富哲理的一个以筹资为起因的包罗万象的综
合性问题。
2.股票上市规划是企业在理财中理财者超前意识的体现,它并不是真正的
股票上市操作。本案例中的总公司由自己的财务人员进行股票上市的规划,可以
在中介机构正式进入公司着手工作之前,将所有的准备工作就绪,使股票上市的
规范化操作按照国家法律和企业的意图有条不紊地进行。然而,现实中的情况往
往则是相反的。一些准备上市的公司,事前不做规划,也是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
他们完全依赖中介机构的工作,对许多中介机构检查出的问题,采取“现上轿现
包脚”的应付措施,有时竟延误了时间;或者给公司带来一定的隐患。
3.正如本案例所涉及的问题一样,股票上市需要解决公司净资产的“家底”、
上市发行股票的理想筹资额、理想发行价以及发行股数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
要借此机会调整的必要地位(即增大主权资本的相对比例),但并不否定负债存
在的意义。通常,不存在的任何负债的企业往往被国家证券管理部门认为是不需
要直接筹资的企业,这其中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