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购销环节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

录入时间:1999-12-05

    【中华财税网北京12/06/99信息】 一份调查表明,企业有大宗物资购销环节 中易出现下列问题:   1.多处开户、设立账外账,销售款流失入小金库及个人手中。   2.国有企业与外方合办的中外合资企业,疏于管理,供销业务由外方控制, 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均由外方确定,致使企业物资购销处于高进低出状况,成本 高于售价,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3.企业领导直接联系及其子女参与办公司,这些公司经营管理混乱,高进低 出现象严重,被职工称为“单线联系的亲族公司”。   4.在购销活动中无形资产的流失相当严重,当产品因质量高、信誉好而供不应 求时,最易发生这类情况。   5.在企业物资购销中,窝案、串案增多,经济利益促使多种犯罪交织在一起, 不少犯罪分子利用手中职权共同作案,涉及面广、影响大。   6.在物资销售中吃差价款。这种情况多表现为主管领导、销售人员和对方厂 共同参与、共同作案。   7.收款不记账或销毁记账联,侵吞销售款。此类手段多为财会人员所为。   8.盲目轻信中间商,上当受骗。一般常规的形式是以代购、代销为名,骗取 货物,转手倒卖或骗取预付金。从了解的情况看,当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中间商 或皮包公司、挂靠企业发生购销业务时,这种情况时有发生。   9.应收账款、三角债部分的损失。由于债务方经营状况恶化等原因,有的货 款长期无法收回或根本无望收回,损失巨大。   10.普通发票、虚假发票的使用,给某些购销人员以可乘之机。当国有企业 与一些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发生购销业务时,所开具的普通发票,易出现大头小 尾、多开金额等损害企业利益的问题。   11.虚挂往来、手续混乱、混水摸鱼。   12.超量采购、超常积压。物资采购超过一定的经济批量,一方面会影响企 业整个资金的周转,另一方面也会加大企业库管费用,这些都会影响企业正常的 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蒙受不应有的损失。   13.虚假销售。企业领导为了完成销售任务,不惜搞虚假销售,造成产品长 期压库,损失极大。   14.明要回扣,设立小金库。采购人员在业务往来中,向销售企业索要回扣, 数额较大时,流入一定范围的小金库,作为小集体的公用款,或用于发奖金,或 用于为小团体人员谋福利等,这种现象在医药行业最为普遍。数额较小时,则被 采购人员据为已有。这部分资金游离于企业整个资金循环系统之外,形成了事实 上的国有资产流失。                (g991202005021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