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工商税收纳税辅导 > 正文

合理避税的界限和策略

录入时间:2004-07-07

     【中华财税网北京07/07/2004信息】 企业合理避税的界限   避税有一个法律界限,有的纳税人筹划不当构成避税,被税务机关按规定调整应 纳税金额,未能达到节税目的;有的纳税人筹划失误形成偷税,不仅没有达到节税目 的,反而受到行政处罚甚至被刑事制裁。   避税还有一个道德界限,一方面,因其并不违反税法的相关规定,故具有非违法 性;另一方面,因其以钻税法空子的方式、以牺牲国家税收利益为代价来达到自身利 益的最大化,故具有不合理性。因此,税务机关只能通过不断完善税收法律制度来尽 可能地减少避税的空间。   合理避税一方面因其以遵守税法规定为前提,故具有合法性;另一方面,因其选 择降低税负的方式符合政府的税收立法意图,是税收政策所引导的,故又具有合理性。   需要说明的是,合理避税与避税、偷税的界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伴随着税法的 不断完善,征纳双方都需要做出重新界定。   对于进税与合理避税之间的区别,现举例如下:某化妆品厂通过下设的非独立核 算门市部销售其自制化妆品。按规定:纳税人通过自设非独立核算门市部销售的自产 应税消费品,应当按照门市部对外销售额或者销售量缴纳消费税。如果该化妆品厂为 了达到少缴税的目的,将下设的非独立核算门市部改为独立核算,该企业的行为是筹 划还是避税呢?   如果该门市部只是形式上改成独立核算,或者是由化妆品厂出资设立的,该厂的 此种行为是利用消费税制中纳税环节要素的规定进行避税,则税务机关有权按规定调 整其应税销售额及应交消费税。   如果能够证明化妆品厂与门市部不存在任何利益上的关联关系,则该厂的此种行 为就是合理避税,税务机关不能进行相应调整。   企业合理避税的策略   企业进行合理避税需有一定的前提:一是要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能够了解什么是 合法与非法,什么是合理与非合理,清楚地知道其临界点,在总体上确保自己经营活 动和有关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二是纳税人必须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收入规模, 足够支付有关避税方面的开支,值得为有效避税花费代价;三是纳税人对税收的立法 精神要理解得很透,对政府征收税款的具体方法有很深的了解。   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经营情况,选择充分利用税法中对于诸如固定资产的折旧方 法、期限、净残值等弹性规定,达到税收负担最小化;还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销售结 算方式推迟收入确认的时间,用最直观的方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税收作为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杠杆,不可避免地带有利益分配上的倾向性,积极争 取对自身有利的税收政策就成为企业的最高层次税务策略。根据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 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向税务机关和有关政府部门反映和申诉;借助于理论界 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上开展讨论或呼吁;直接向人大代表反映,由他们将有关提案提 交人大讨论。伴随着财政税收政策的争论和制定的逐步公开化,企业是否具有一定的 税收理论知识水平,是否有能力在有关税收政策的争论中明确自己的目标并获得支持 将变得越来越重要。(z20040607712)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