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衡量与防范
录入时间:2008-06-26
【中华财税网2008/6/26信息】 从税收筹划全过程看。风险时刻存在,税收筹划能否取得预期收益.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对风险的分析和控制。只有积极地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在考虑风险基础上进行税收筹划.才能达到税收筹划的根本目的,进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一、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衡量
(一)税收筹划风险的类型
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就是指税收筹划结果的不确定性,既包括税收筹划负面效应(如税收罚款、滞纳金)的不确定性,也包括税收筹划正面效应(如减免税、加速折旧)的不确定性。要实现税收筹划的目标就应对风险进行衡量。一般来说,税收筹划的风险表现为三类:政策运用风险、经营事项风险和税务执行风险。政策运用风险一般包括政策选择和调整风险,由税收筹划对政策的依赖性所引起:经营事项风险指企业在对具体的经营活动把握上带来的风险。企业税收筹划的过程实际上是依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对税收政策的差别进行选择的过程.因而具有明显的针对性;税务执行风险主要指税务人员在税收政策掌握上的偏差。由于税收征管过程中税务机关拥有自由裁量权.再加上税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又参差不齐.这些都客观上为税收政策执行偏差提供了可能性,从而给企业的税收筹划带来风险。
(二)税收筹划风险的衡量
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经济行为的收益与风险成正比,因此税收筹划的风险率可以表述如下:
税收筹划的风险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无风险报酬率根据国债的利率或同期同类银行存款利率确定:对于税收筹划活动而言,风险报酬率的确定取决于筹划者的职业判断。税收筹划风险的衡量可举例如下:
A方案年净现金流量为80万元,经营期为l0年;B方案的年净现金流量为l00万元。经营期为8年。无风险报酬率为6%,筹划者判断A方案的筹划风险为8%,B方案的风险为14%.
若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筹划风险,两方案的总净现金流量相等.均为800万元;
若不考虑风险。只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A方案的净现金流量折现值:80x7.3601=588.81(万元)
B方案的净现金流量折现值:lOOx6.2098=620.98(万元)
(10年期6%的年金现值系数为7.3601,8年期6%的年金现值系数为6.2098)
显然B方案总净现金流量折现值大于A方案的总净现金流量折现值:
若考虑风险、资金的时间价值:
A方案的净现金流量折现值:80x5.2161=572.88(万元)
B方案的净现金流量折现值:lOOx3.8372=383.72(万元)
( 10年期l4%的年金现值系数为5.2161,8年期20%的年现值系数为3.8372)
显然A方案净现金流量折现值大于B方案净现金流量折现值。
可见.企业在筹划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风险越大,期望投资报酬率越大,节税效应就越小。
二、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防范
(一)健全税收筹划风险防范体系
1、提高税收筹划的风险意识。纳税人在税收筹划时必须合法,只能在一定的政策条件下、一定的范围内起作用,不能对其期望过高:要对筹划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在具体筹划过程中.要注意相关政策的综合运用,从多方位、多视角对所筹划项目的合法性和企业的综合效益进行充分论证。同时,由于税收政策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总是处于调整变化之中,这不仅增加了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难度,甚至可以使企业税收筹划的节税目标招致失败。纳税人在进行筹划时应时刻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全面准确把握税收政策及其变动,从而避免和减少因税收政策把握不准而造成的筹划风险。
2、建立税收筹划风险评估机制。要事先对税收筹划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如企业经营状况,所处行业的景气度,行业的总趋势是否发生不良变化:以往企业纳税情况如何,是否对税务事项过分敏感,以前年是否存在重大税务、审计问题;税务管理当局对企业依法纳税诚信度的评价如何:事务所及注册税务师对筹划事项的熟练程度如何;等等。最后评估出一个较为客观的风险值.然后再决定是否接受委托,或决定如何进行筹划。
3、利用中介服务优势降低筹划风险。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税收法制的健全.一方面形成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税务代理行业.另一方面也使税收筹划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大。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有必要寻求专业的税务代理机构的指导.充分利用税务代理机构的专业知识,降低税收筹划的风险,获取更大的收益。
(二)注重信息采选降低税收筹划的不确定性
在税收筹划过程中。要以特定的信息为前提。收集信息需要耗费一定的费用和筹划者的精力.所以,在实践中,筹划者应注意权衡信息的精度、价值和费用之间的关系。获取信息的精度越高,信息的价值就越大,对税收筹划的作用也就越大。但是信息精度的高低与其价值并不呈正比例的变化,当信息精度达到某个水平以后,信息的价值量随其精度提高上升态势减慢。因此,筹划者在追求信息质量的同时,要把握适度的信息精度,使信息的价值和获取费用达到最佳配比。
(三)加强与税务部门沟通降低政策执行风险
由于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的存在.企业在筹划前,应加强与当地税务机关的沟通,充分了解主管税务征管的特点和具体要求.随时关注当地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特点和具体方法。
由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千差万别,加之税收政策和纳税人的主客观条件经常处于变化之中,这就要求企业在税收筹划时,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税收筹划方案,并保持相对的灵活性,以便随着国家税法、相关政策的改变及预期经济活动的变化随时调整,适时更新筹划内容.采取措施控制和分散风险,趋利避害,保证税收筹划目标的实现。
(四)注重税收筹划成本——收益分析
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基本动机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就必须全面考虑税收筹或的成本和收益。
1、税收筹划的成本。企业取得税收筹划收益所做的付出都可以看成税收筹划的成本.主要表现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指筹划过程中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隐性成本主要指筹划失败可能带来的损失。企业的税收筹划成本函数可表示为:
C=CI(h,c,m)+C2(p,n,i)
其中:C表示行为的成本;
C1表示显性成本.包括所消耗的人力
h、物力c、财力m;
C2表示隐性成本,它包括筹划行为失败的概率P、发生的次数n、处罚的强度i.
2、税收筹划的收益。税收筹划的收益包括筹划为企业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收益。直接收益主要表现在税负的降低;间接收益主要体现在通过税收筹划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额外支出的减少、企业形象的树立等。收益函数可表示为:
R-#-R1(s)+R2(g,z,1)
其中:R表示收益;
R1表示直接收益,s税收因素;
R2表示间接收益,g管理水平因素、z为额外支出、l为其它因素。
例:某企业设计了一个税收筹划方案,根据方案推算可直接减少税款100万元.通过税收筹划规范财务制度,少支付税收罚款10万元。支出包括筹划方案费20万元:方案实施费5万元:可能的风险支出:被判定偷税需补税100万元;加征滞纳金l8.25万元(假设一年后发现l00×O.5‰x365);罚款100万元,可能被判定偷税的概率10%.
根据公式计算:
税收筹划成本C=C1(h,c,m)+C2(p,n,i)=(20+5)+(100+18.25+100)×10%=46.83(万元)
税收筹划收益R=RI(s)+R2(g,z,1)=100+10=110(万元)
从上面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筹划成本(46.83万元)小于筹划收益(110万元),这个税收筹划方案的风险程度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