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财税网北京11/03/2003信息】 [摘要]企业税收筹划不同于避税、偷税逃
税。企业树立纳税筹划意识,就可以用合法方式保护自身的正当权益,使企业税负得
以延缓或减轻,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纳税筹划,是指应纳税义务人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对纳税地
位的低位选择,其真正的目的是在纳税约束的市场环境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价值
最大化。纳税筹划具有合法性、筹划性、综合性、整体性、目的性和普遍性。企业税
收筹划不同于避税、偷税逃税。企业树立纳税筹划意识,就可以用合法方式保护自身
的正当权益。在经营决策中运用会计核算、融资方式、机构设置形式、优惠待遇法等
一系列方法,使企业税负得以延缓或减轻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纳税筹划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一)纳税筹划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避税筹划,节税筹划和转嫁筹划。
1、避税筹划,即纳税人采用“非违法”的手段,获取税收利益的策划。避税筹
划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非违法性;有规则性;前期策划性和后期的低风险性;有
利于促进税法质量的提高;反避税性。
2、节税筹划,即纳税人采用“合法”手段,利用税收优惠和税收惩罚等倾斜调
控政策,获取税收利益的策划。节税筹划的主要特点如下,合法性;有规则性;经营
的调整性与后期无风险性;有利于促进税收政策的统一和调控效率的提高;倡导性。
3、转嫁筹划,即纳税人采用纯经济的手段,利用价格杠杆,将税负转给消费者
或转给供应商或自我消转的筹划。转嫁筹划的主要特点如下:纯经济行为;以价格为
主要手段;不影响财政收入;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改进技术。
(二)随着观念的不断更新,税收筹划也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认可。在中国,特别
是经济欠发达的中小城市,税收筹划还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纳税人对
税收筹划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1、认为税收筹划就是和税务局兜圈子,就是想尽办法将税收减少到最低。企业
有意识地利用收入划分不清,违反税收政策,以达到少纳税的目的,这种方法不叫纳
税筹划,而是虚假的纳税申报。
2、纳税筹划是亡羊补牢。一些企业不是在发生应税行为或纳税义务之前聘请注
册税务师出谋划策,而是等到纳税义务已经发生或已被税务机关查出有偷逃税嫌疑时,
才想起了注册税务师和纳税筹划,企图想方设法通过注册税务师的智商消灭或解除
纳税义务,恳求注册税务师来维护自己所谓的合法权益。当然,到头来是“竹篮打水
一场空”。
3、纳税筹划是会计人员做账的事情,与经营无关。有的纳税人认为。税收和经
营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只要请一个好会计,通过账目间的相互运作,就能够少纳
税。纳税人更多的看重管理会计和会计核算,而对与之密切联系的纳税筹划会计却是
不以为然。这非常错误,因为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与经营息息相关。利
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适当调整企业的经营方向,把经营项目放在国家鼓励的产
业上,既有利于企业的微观发展,又达到了降低税负的目的,这才是纳税筹划的根本
所在。
从国际的实践看,对纳税筹划方法的研究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针对具体税
种进行研究,比如围绕公司所得税具体阐述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法、围绕消费税具体阐
述消费税纳税筹划方法等等。另一种是围绕经营活动的不同方式展开研究,比如公司
融资管理的纳税筹划方法、企业投资管理的纳税筹划方法、企业日常管理的纳税筹划
方法等。
二、纳税筹划与企业经营的关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的日趋完善,纳税筹划将成为企业经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企业自身而言,或降低了纳税成本,或滞延了纳税时间,使得资本回收
率提高,从而获得了更大的利润,这是企业开展纳税筹划的内在意义。
首先,纳税筹划是使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税收可视作经营费用,是企业纯利润的减项,企业在不违法的前提下不纳税或少
纳税,就意味着花少量的费用获得同样的法律认可和国家法律保护。企业在仔细研究
税收法规的基础上,按照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安排自己的经营项目、经营规模等,最
大限度利用税收法规中对自己有利的条款,无疑可以使企业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其次,纳税筹划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促进力。
纳税筹划是一种高智商的增值活动,为进行纳税筹划而起用高素质、高水平人才
必然为企业经营管理更上一层楼奠定良好基础;进行纳税筹划就需要建立健全财务会
计制度,规范财会管理,从而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高素质的财务会
计人员,规范的财会制度,真实可靠的财会信息资料是成功进行税收筹划的条件。创
造这些条件的过程,也正是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过程。
第三,纳税筹划是维护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保证。
企业要想通过偷逃税来获取物质利益,结果会得不偿失。一方面由于税收法规及
相关法律日益健全,税收征管日益严密,执法力度日益加大,偷逃税成功的概率越来
越小,而一旦被发现就要受到法律制裁,轻则补税罚款,重则拘役或判刑;另一方面,
由于政府和社会成员法律意识、平等竞争意识日益增强,偷逃税者会因其破坏了平
等竞争环境而受到社会各方面的谴责,使其名誉扫地,而失去信誉的企业将无法在竞
争中生存。这双重损失使得偷逃税者望而却步。那么,怎样既保持企业良好形象,又
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呢?一句话说得好:野蛮者抗税,愚昧者偷税,精明者进行纳税
筹划。
总之,纳税筹划是在经营中寻求企业行为与政府政策意图的最佳结合点,成功的
纳税筹划往往既能使经营者承担的税收负担最轻,又使政府赋予税收法规中的政策意
图得以实现,对政府、对企业都有利。
三、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对国家的意义
对国家而言,企业进行纳税筹划体现了国家政策导向,培养了企业纳税意识,有
以下重要意义:
(一)纳税筹划有利于正确发挥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
节税是国家根据本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经济利益
为诱因,利用税收杠杆来引导纳税人而产生的经济行为,是以符合税收政策导向为前
提的;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经济利益是企业经营的根本原则。由于节
税激励功能和强烈的节税欲望,国家才有可能利用税收优惠的杠杆来调动纳税人的行
为,实现税收杠杆对经济的宏观调节。节税与税收的调节作用往往是共存的现象,是
信号的发出与反馈的统一。
(二)纳税筹划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
纳税筹划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与可减轻纳税人的税负看似矛盾,实质上是
统一的。因为国家在制定税法时,为了体现产业政策,吸引资金,发挥税收在宏观经
济管理方面的调控引导作用,有意使税负在不同产业、不同纳税人、不同课税对象、
不同地域之间有所区别,这就为纳税人提供了优化选择其纳税方案的种种机会。体现
在纳税筹划上只要纳税人的选择行为符合税法的立法精神,其结果一方面可以减轻纳
税人的税负,另一方面又会促进落后产业和落后地区的发展,开辟出更多的税源,增
加财政收入。
(三)企业开展纳税筹划有利于培养纳税人自觉依法纳税的意识。
提高国民纳税意识在我国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事业,企业为了开展纳税筹划
必然去钻研税法,努力全面掌握各项税收政策法令,这项国家每一项新的税收政策法
规就会及时而迅速地为纳税人所知晓。纳税人通过学法、懂法、用法这一不断循环的
提高过程,就会提高其自觉依法纳税的意识,从而建立起适应我国越来越完善法制体
系的国民纳税新观念。 (az2003100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