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入时间:2025-11-25
近年来,税务合规已成为企业规避经营风险、实现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实际经营中,不少企业仍面临票据管理不规范、政策理解不到位、内控机制不完善等难题。为更好破解这些痛点,云南省税务部门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通过“规范票据管理、精准政策辅导、数智风险防控”三向发力,让合规经营的理念在企业落地生根。
规范票据管理厘清进项归属防风险
票据是企业财税核算的“源头凭证”,更是税务合规的“基础防线”。云南省税务部门以票据全流程规范化为切入点,通过“建台账、定标准、强辅导”,帮助企业厘清票据用途与税额归属,确保每一张票据“入账有依据、用途可追溯、税额无错配”。
普洱西盟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依托网红经济而快速发展的本土企业,生产的原料多来自农户零散收购,过去存在发票开具不规范、凭证管理混乱的问题。“我们财务对业务不太熟,票据管理一直是公司的短板。”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叶肖坦言。在了解到企业情况后,当地税务部门通过“一户一档案”为该企业定制专属政策清单,带着政策主动上门辅导,帮助企业进行票据归集与正确开票。“现在票据管理规范了,风险小了,心里也踏实了。”叶肖说道。
同样受益的还有玉溪某食品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集农产品种植、食品加工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企业,票据管理贯穿采购、生产、销售全链条。当地税务部门将其列为重点辅导对象,定期上门帮助企业排查风险,指导企业规范发票开具与账务处理。“在税务部门的提醒下,我们从采购环节就严格审核每张进项发票,确保票据合规、税额准确,这已成为财务工作的常态。”企业办税人员孙秀梅表示,规范票据管理不仅规避了风险,更让企业在合规轨道上行稳致远。
精准政策辅导明晰优惠边界享红利
税费优惠政策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剂”,但若理解不透、操作不当,反而会成为“隐形炸弹”。特别是适用条件细、归集口径严的政策,企业若把握不准,易陷入“应享未享”或“违规享受”的困境。云南省税务部门聚焦这一痛点,构建“事前辅导+事中核查+事后纠偏”全链条服务模式,让政策红利精准“落袋”。
对此,昭通彝良某矿业有限公司深有体会,作为当地龙头企业,其转型升级过程面临诸多税务合规挑战。当地税务部门组建专项团队,深入企业梳理出“研发费用辅助账缺失”等5类高风险点,从源头上帮助企业筑牢合规防线。在税务干部的精准辅导下,企业今年上半年不仅规范享受了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6000多万元,更建立了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税务辅导既缓解了资金压力,更帮我们守住了合规底线,为向绿色智能矿业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企业财务负责人姚廷相感慨道。
在玉溪,泰山某(云南)有限公司曾因对“主营业务收入占比”的归集口径把握不准,一度对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心存顾虑。“既怕错过政策,又怕享受不当。”财务负责人祝云江说道。当地税务部门了解情况后,立即采取“远程服务+上门辅导+对点宣传”的全流程跟踪模式,指导企业如何正确整理资料、核算收入,最终顺利享受优惠。“2025年以来仅此项优惠就减免税费200多万元,政策红利真正变成了发展动力。”祝云江感叹道。
数智防控风险,升级内控+监测双赋能
数字化时代,传统的合规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云南省税务部门从“赋能企业内控”与“主动风险防控”两端发力,推动企业合规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
德宏某农业有限公司的实践印证了这一转变的价值。这家深耕肉牛养殖与大健康领域的企业,连续5年获纳税信用A级评价。该公司通过设立专门内控部门、实行“双重财务审核”、培养专业人才等多重举措,筑牢内控“防火墙”。税务部门则为其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全周期政策指导,自2021年以来帮助企业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26万元。“政策红利让我们有更多资金投入研发、扩大规模,形成了合规与发展的良性循环。”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关绍华说。
面对数量众多、分布零散的小规模纳税人,昭通市镇雄县税务部门则创新开发“有进无销、进大于销”风险监控模型,实现风险精准识别、及时预警。镇雄某副食店就曾因“有进无销”被系统预警,税务干部上门辅导后,企业自查补缴税款15万余元。“大数据就像一双慧眼,帮我们发现了管理中的盲点。”副食店财务负责人李玲表示,“现在经营更规范,财务管理更清晰,生意做得也更踏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