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财政动态信息 > 正文

青海:三坚持三提升 全力助推青海生态文明高地建设

录入时间:2025-11-2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丰富多样、也十分脆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功能最大化,是这一区域的主要任务。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认真实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把青藏高原建设成为生态文明高地。青海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核心区域,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特殊而重要,生态责任重大而艰巨。青海监管局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就地就近优势,以生态保护资金监管为抓手,以生态领域调查研究为支撑,加强与青海省财政厅、生态环境厅、林业和草原局等地方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主动融入青海生态文明发展,全力助推青海生态文明高地建设。

  一、坚持政治引领,提升监管水平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全局干部保护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屏障、建设生态文明高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立足职责定位,树牢“两个维护”。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融入转移支付资金监管工作,将生态领域转移支付资金作为监管重点,依托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着力补齐监管短板,实施全链条监督,切实将生态领域资金监管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际举措。三是发挥属地优势,强化协同作用。充分发挥监管局作为财政部派出机构的就地就近优势,与青海省财政厅进一步完善协同监管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持续推动提升生态领域中央转移支付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二、坚持多措并举,提升工作效能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压实监管责任。详细梳理生态领域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管流程和重点,分析查找每个环节的风险点,修订完善内控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细化责任分工,将资金监管全链条的每个环节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加强数据分析,提高监管效率。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在收集资金分配、下达、使用等相关数据方面的优势,深度挖掘大数据价值,利用数据分析研判生态领域资金,把数据分析、预警信息结合起来,对发现疑点通过电话核实、调阅材料、约谈沟通、部门协查、实地核证等方式进行核实,实现线上线下联动,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三是加强整改落实,完善闭环管理。对已核实问题,及时反馈林业和草原、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督促整改并推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同步反馈青海省财政厅,与第二年的预算安排挂钩。进一步强化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结果运用的闭环管理机制,提高生态领域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三、坚持求真务实,提升调研质效 

  一是围绕重点事项,认真谋划选题。针对青海生态领域重点事项,找准切入点,开展调查研究,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近年来,针对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情况、青海生态管护工作、黄河上游灾害防御情况、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等,深入部门和项目现场开展调查研究。二是创新调研方式,开拓调研思路。针对重大项目开展跟踪式调研,针对涉及多部门项目联合开展督导式调研,结合日常监管开展对策性调研,及时总结工作成效,反映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政策建议,近年来形成多篇调研报告、专题材料上报财政部和青海省委、省政府,为青海生态文明发展建言献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推动国家公园建设走在前列,生态文明制度不断完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成为向世界展示美丽中国建设、国家公园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重要窗口。青海监管局将持续加强生态领域资金监管,紧盯青海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黄河上游生态保护、湿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山水工程等生态领域重点事项,积极发挥“探头”“参谋”作用,及时反映地方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推动完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保障机制,助力青海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