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农业税收票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京地税农[2001]1号颁布时间:2000-12-29
2000年12月29日 京地税农[2001]1号
为了规范和加强农业税收票证管理,维护国家税款和票证安全,保证农业税收工
作的正常开展,根据国税发[2000]1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农业税收票
证管理办法>的通知》和国税发[2000]12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统一印制农业
税收票证式样的通知》,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农业税收票证管理暂行办法,现予正式
印发,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请一并组织贯彻实施。
一、农业税收票证管理,是农业税收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做好农业税收
征收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和环节。各级地方税务局要以组织贯彻实施农业税收票证管
理暂行办法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切实加强农业税收票证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做好
农业税收票证管理工作,把农业税收正规化、专业化建设推向前进。
二、本办法自2001年1月1日起实行,原有票证延续使用到2000年12
月31日。从2001年起,启用新的农业税收票证,并将旧票证按办法中的有关规
定予以缴销。
三、按照市地方税务局的有关规定,农业税收入库凭证统一使用《税收缴款书》,
使用统一的票证征收专用章,退税凭证统一使用《收入退还书》,使用统一的退税
专用章,预算科目及代码按照规定执行。
四、对本办法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各区县地方税务局要及时向市局反馈意见。
附件:1.农业税收票证式样(略)
2.农业税收票证账、表、册式样(略)
3、农业税收票证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3:农业税收票证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农业税收票证管理,维护国家税款和票证安全,保证农
业税收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农业税收票证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
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业税收票证,是指地方税务机关组织各项农业税收收入过
程中所使用的法定收款凭证和退款凭证。
第三条 负责农业税收票证设计、印制、领发、填开、缴销、保管的地方税务机
关,农业税收票证管理人员,农业税收征收人员,依法代收代缴、代扣代缴、代征农
业税收的单位都必须遵守本办法规定。
第四条 各级地方税务机关农业税收征收管理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农业税收票证管
理工作。
第五条 各级地方税务机关必须配备或确定农业税收票证管理人员。农业税收代
收代缴、代扣代缴、代征单位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农业税收票证管理工作。
第六条 农业税收票证管理职责
(一)市地方税务局农业税收票证管理的主要职责:
1.根据农业税收票证管理办法,制定我市农业税收票证管理实施办法及有关规
定;
2.设计、制定除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统一票证式样外的其他农业税收票证式样;
3.掌握我市农业税收票证用量,编制农业税收票证印制计划;
4.负责组织印制和发放各种农业税收票证;
5.检查、指导我市农业税收票证管理工作。
(二)区县地方税务局农业税收票证管理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农业税收票证管理办法及有关制度规定;
2.编报农业税收票证使用计划;
3.负责本地区农业税收票证领发、缴销工作;
4.组织开展本地区农业税收票证使用经验交流和农业税收检查、评比工作。
(三)农业税收票证管理人员基本职责:
1.认真学习农业税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熟练掌握农业税收票证管理
业务,正确执行各项农业税收票证管理制度规定;
2.负责本单位农业税收票证领发和保管工作,确保农业税收票证及时供应和安
全存放;
3.办理农业税收票证领用、结报缴销手续;
4.指导和监督农业税收征收人员及农业税收代收代缴、代扣代缴、代征单位正
确使用和填写农业税收票证;
5.办理本单位农业税收票证盘点和核算工作。
第七条 农业税收票证种类及使用范围
(一)农业税收完税凭证(式样见附件一的附表1)。农业税收征收机关及代收代缴、
代扣代缴、代征单位收取税款、附加、滞纳金时使用的一种专用完税凭证。农业税
收完税凭证分为农业税完税证、农业特产税完税证、耕地占用税完税证。
(二)农业税收纳税保证金收据(式样见附件一的附表3)。农业税收征收机关收取
纳税保证金时使用的专用凭证。
(三)农业税收罚款收据(式样见附件一的附表4)。农业税收征收机关依法收取纳
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缴纳的税收罚款时使用的专用凭证。
(四)农业特产税定额完税证(式样见附件一的附表2)。农业特产税定额完税证,
是只限于征收机关在自收流动性零星农业特产税时使用的完税凭证。对固定纳税户不
得使用此凭证。农业特产税定额完税证,票面税额为壹元、伍元。
(五)农业特产税应税产品外运税收管理证明(式样见附件一的附表5)。农业税收
征收机关开具的证明外运农业特产税应税产品已经完税或已接受税收管理的专用证明。
(六)国家税务总局和市地方税务局规定纳入农业税收票证管理的其他票证。
第八条 票证设计和印制
(一)本办法第七条(一)至(六)款列举的农业税收票证的格式、规格、联次及各联
颜色、用途、项目内容和票证字号的编制方法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规定。其他农业税
收票证的式样由市地方税务局制定。
(二)本办法第七条列举的农业税收票证由市地方税务局负责组织印制。国家税务
总局规定的统一式样的农业税收票证必须按统一式样印制。
(三)农业税收票证字号由印制年代、"京""农税( )字""七位数号码"组成。同一
年份分次印刷的同一种票证,连续编号。用于计算机打印的农业税收票证,由市局适
时组织统一印制,票证字号由印制年代、"京""农税( )字""电""七位数号码"组成。
(四)凡由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统一式样的农业税收票证,都必须按规定套印国家
税务总局农业税收票证监制章。其他票证套印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农业税收票证监制章。
(五)国家税务总局农业税收票证监制章,授权市地方税务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规
定的版式制作,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农业税收票证监制章由市地方税务局设计制作。
第九条 票证领发。区县地方税务局应按照下列要求发放、领取农业税收票证:
(一)定期编报农业税收票证领用计划。区县地方税务局应根据本地区农业税收票
证使用情况,分别于每季度末最后一个工作日(节假日顺延)前向市地方税务局编报各
种农业税收票证的领用数量计划,编报《农业税收票证领用计划表》(样式见附件二
的附表1)。市地方税务局根据各区县地方税务局上报的领用数量安排发放。
(二)专人专车领取或发送。农业税收票证应使用农业税收专用车,派票证管理人
员领取或发送,不得邮寄、托运,不得委托他人捎带或代领。
(三)履行领发登记手续。区县地方税务局、乡镇农业税收代征单位领取票证时,
领、发人员必须当面共同清点票证领发数量和号码;双方清点核对无误后,应填制"
农业税收票证领发单"(样式见附件二的附表2),经手人签字(盖章)并加盖公章。"农
业税收票证领发单"一式两联,领、发双方各执一联,作为登记"农业税收票证分类出
纳账(含账皮)"及"农业税收票证领销登记簿(含账皮)"(见附件二的附表3及附表4)
的原始凭证。
农业税收征收人员,乡镇农业税收代征单位向地方税务局农业税收票证管理人员
领取票证时,领发双方必须先共同清点票证核对无误后,然后填制"农业税收票证领
发单",登记"农业税收票款结报手册"(领、发双方各持一册)(样式见附件二的附表
5),经手人相互签字(盖章)。
第十条 农业税收票证使用和填写。农业税收征收人员,农业税收代收代缴、代
扣代缴、代征单位必须按照下列要求使用和填写农业税收票证:
(一)专票专用。各种农业税收票证均应按照规定的使用范围使用,不得超越规定
的范围使用。
(二)一票一户,一次一票。对纳税人每次纳税都必须填开完税证,不得对几个纳
税人合开一张完税证,不得对同一个纳税人几次缴税合开一张完税证。
(三)顺序填开。一个填票人员领取多本同一种票证时,要从最小的号码开始填用,
按票证号码大小顺序,逐本、逐号填开,不得跳本、跳号使用,不得几本同种票证
同时使用。
(四)全份填开。多联式票证必须全份一次填写或打印,不得分次分联填写或打印。
(五)填写齐全,字迹工整。票证各栏目的内容要如实填写,不得漏填、简写、省
略和编造。填写字迹要工整,不得涂改、挖补。
(六)农业税收票证应使用蓝色或黑色圆珠笔填开,不得用铅笔、水笔或其他颜色
的笔填开。
(七)各种章戳要加盖齐全。征收机关盖章处所盖章为"××农业税收征收专用章"。
(八)不准收税不开票,不准开票不收税,不准用"白条"或其他收据收税。
(九)不准相互借用农业税收票证。
第十一条 票证保管
(一)区县地方税务局(包括其他直接征收农业税收的站、所、办税厅等)应设置具
有安全保障的农业税收票证专用库房;农业税收代收代缴、代扣代缴、代征单位要设
置票证专用保险箱柜;农业税收征收人员要配备农业税收票证专用包袋。
(二)农业税收票证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票证安全情况,做到防盗、防火、防潮、
防虫蛀、防鼠咬和防丢失。
(三)农业税收征收人员外出征收税款,要做到票不离身。
(四)乡镇农业税收代征单位上缴的农业税收票证,由区县地方税务局按期缴销、
归档、保管。区县地方税务局直接征收税款的,负责本级所缴销票证的归档、保管。
(五)缴销的农业税收票证归档保管期限为十年。
(六)农业税收票证管理人员工作变动,要及时办理移交手续,交接清楚。
第十二条 票证结报缴销
(一)农业税收征收人员对已填用的农业税收票证存根联、报查联和填写错误作废
的全份票证,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期限持"农业税收票款结报手册"向农业税收票证
管理人员缴销。对缴销的农业税收票证,双方核对无误后,要在"农业税收票款结报
手册"上登记销号,并相互签字(盖章)。对自收现金税款的票证,农业税收征收人员
实行限期、限额结报制度。对当地设有国库经收处的地方,征收的税款于当日或次日
结报税款并缴销票证;对当地未设有国库经收处的地方,农业税收征收人员最长不超
过10个工作日结报税款缴销票证,金额最多不超过500元。
(二)乡镇农业税收代征单位上缴的农业税收票证,每月月底最后一个工作日(节
假日顺延)向区县地方税务局农业税收征管机关结报税款缴销票证;并同时报送"农业
税收票证缴销报告表"(样式见附件二的附表6),报告所缴销农业税收票证种类、数
量。"农业税收票证缴销报告表"一式两份,经区县地方税务局核对签收后,一份留区
县地方税务局,一份退乡镇农业税收代征单位。
(三)纳税人在银行开有存款账户的,凭税收缴款书应直接向国库经收处缴纳税款。
(四)农业税收征收人员工作调动及农业税收代收代缴、代扣代缴、代征单位终止
税款征收关系时要及时向农业税收票证管理人员办理票证缴销手续,并缴回全部未填
用的农业税收票证。农业税收票证管理人员要对缴销的农业税收票证进行认真审核,
发现有跳号、缺号、涂改等情况,应查明原因,报告领导,予以及时处理。
第十三条 票证盘点
各级地方税务局必须建立票证盘库清点制度。农业税收票证管理人员要根据票证
盘库清点制度规定每半年对本单位库存的票证进行盘点,并与账簿及"农业税收票款
结报手册"核对,保证账、表、实相符。如不相符,应及时查明原因,向本单位领导
及市地方税务局报告。年中、年末盘点时,由区县地方税务局指定1人以上与农业税
收票证管理人员共同进行。
第十四条 农业税收票证的作废和停用处理
(一)农业税收征收人员填写错误的票证,应注明"作废"字样,全份(联)保存,全
份缴销,不得自行销毁。
(二)凡领到因印刷错误等原因而造成的多页、少页、短份、重号、缺号、错号、
残破、字迹不清的农业税收票证,应立即报告本单位领导;经本单位领导审查同意,
将原本票证作废票登记,并每季度末10个工作日内(节假日顺延)逐级上缴至市地方
税务局统一处理。
(三)市地方税务局规定停用的票证,应由区县地方税务局集中清理,核对字别、
号码、数量无误后,造册登记,妥善保管或按规定上缴市地方税务局。
第十五条 票证损失、长短处理
(一)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票证损失时,受损单位要及时组织清查,填制"
农业税收票证损失报告单"(样式见附件二的附表7)。对损毁的票证,报经市地方税
务局批准后,予以核销;农业税收票证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时,应及时查明被盗、
被抢、丢失的票证的字别、号码和数量,立即声明作废,报请市地方税务局批准予以
核销。
对被盗、被抢、丢失的农业税收票证应采取措施,设法追回。
(二)因领发错误造成农业税收票证发生长出、短少的,对多出部分,领发双方应
补办领发手续;对短少的部分,应由领证单位出具证明,说明少发票证数量及号码,
报市地方税务局核实确认后,按实际领取数量登记票证账簿或以红字冲正。
第十六条 票证销毁处理
销毁的票证包括:已填用票证的存根联和报查联(作为会计凭证的除外)、填用作
废的全份票证、印制不合格票证、停用票证、损失残票、损失后又追回的票证以及其
他按规定应销毁的票证。
(一)票证损失残票和损失后又追回的票证,经市地方税务局批准核销后,应直接
销毁,不作废票缴销。
(二)对区县地方税务局已保管到期的各种农业税收票证的存根联、报查联、作废
票证;市地方税务局规定停止使用并需要销毁的未填用的农业税收票证,由区县地方
税务局组织销毁(样式见附件二的附表8)。对需要销毁的票证必须由两人以上共同清
点,编造出销毁清册(样式见附件二的附表9),再经指定专人复点无误,单位领导审
核同意后,方可销毁。销毁时,必须指派两人以上负责监销。销毁后,销毁人、监销
人应在销毁清册上签字(盖章)。销毁清册一式两份,一份存档,一份报市地方税务局
备查。
第十七条 票证核算
(一)区县地方税务局必须按票证种类、领用单位(人)设置"农业税收票证分类出
纳账"及"农业税收票证领销登记簿",依据农业税收票证领发单、农业税收票款结报
手册、农业税收票证缴销表和农业税收票证损失报告单等原始凭证对各种农业税收票
证的领发、用存、作废、结报缴销、停用上缴、损失和损毁的数量、号码进行及时登
记和核算,按月度、年度结账,据以核对票证结存数,于每季度后10个工作日内
(节假日顺延)编制"农业税收票证用存报告表"(样式见附件二的附表10),报送市地
方税务局。
(二)乡镇农业税收代征单位可设置"农业税收票证分类出纳账"及"农业税收票证
领销登记簿"或者"农业税收票款结报手册"依据上述有关原始凭证对各种农业税收票
证的领发、用存、作废、结报缴销、停用上缴、损失和损毁的数量、号码进行及时登
记和核算,按月度、年度结账,据以核对票证结存数,于每季度后5个工作日内(节
假日顺延)编制"农业税收票证用存报告表",报送区县地方税务局。
(三)票证核算的各种原始凭证应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第十八条 票证审核
各级地方税务局应根据农业税收法律法规、农业税收票证管理办法,对结报缴销
票证的合法性、准确性进行严格审核。
(一)日常审核。对农业税收征收人员结报缴销的票证,由农业税收票证管理人员
和农业税收会计进行审核。
(二)专门审核。除日常审核外,区县地方税务局应经常对结报缴销的票证组织抽
审和汇审。
第十九条 票证检查
各级地方税务局都必须根据农业税收票证管理暂行办法的各项规定,定期对农业
税收票证的印制、领发、保管、填用、结报缴销、作废、损失处理和核算等项工作进
行认真的检查。乡镇农业税收代征单位每季度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票证清查;区县地
方税务局每半年要组织一次票证抽查;市地方税务局每年要组织一次票证抽查,每三
年要组织一次全面的票证清查。
第二十条 农业税收票证违规行为的处罚
(一)对有章不循、执章不严、票证管理混乱的农业税收征收机关的主要负责人及
有关责任人,应视其情节,分别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扣发奖金,直至行政处分。
(二)因人为原因丢失票证或造成票证残损的,应查明责任,对责任人根据情节轻
重按下列规定处理:
1.丢失有价票证,按丢失票证的票面金额赔偿。
2.丢失无价票证,按票证种类进行赔偿:
(1)丢失农业特产税应税产品外运税收管理证明、农业税收保证金收据、农业税
收罚款收据的,每份按100元以下赔偿。
(2)丢失农业税完税凭证、农业特产税完税证明、耕地占用税完税证明及北京市
地方税务局制定的其他农业税收票证,每份按100元以上300元以下赔偿。
3.凡丢失农业税收票证不及时汇报的,除按规定赔偿外,一律给以通报批评。
4.丢失的农业税收票证如发现盗卖、受贿、虚报损失或其他谋私行为,除按规
定赔偿外,一律给以行政记过或开除。
(三)对利用农业税收票证截留、挪用、贪污税款及不遵守本办法规定而造成损失
的,要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责任人和单位主管领导的经济和行政责任;涉嫌触犯刑
律的,移送司法机关查处。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1年1月1日起实行。原有关农业税收票证管理规
定同时废止。
附件:1.农业税收票证式样(略)
2.农业税收票证账、表、册式样(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