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市税收政策法规 > 正文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加强中小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京地税企[2000]167号颁布时间:2000-04-10

2000年4月10日 京地税企[2000]167号 (通知略) 附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加强中小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2000年2月3日 国税发[2000]28号 (通知略) 附件:加强中小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的意见 中小企业的所得税是整个税收收入或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正确贯彻执 行国家税收政策,保证财政收入,现就加强中小企业的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提出如下 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在国民 经济和社会事业中的作用将日益突出。当前,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的突出问题是:有些 中小企业财务核算、纳税申报不全不实,有的税务部门征管不严、措施不力,不仅造 成国家税收流失,同时也影响公平税负原则的实现。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 革的逐步深入,中小企业数量将进一步扩大,其所得税征管将会成为税务部门工作的 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和规范中小企业所得税的管理,不仅能有效地堵塞税收流失,强 化税收基础管理,而且能够促使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有利于税收增长和企业发展的良 性互动。对此,各级税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好工作。各 地要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中小企业的范围,明确责任人员,对中小企业的税收 管理进行专门研究、分析和总结,不断提出新的工作措施,以适应中小企业迅速发展 变化的工作要求。 二、加强税法宣传和纳税辅导,提高中小企业依法纳税的自觉性 各级税务部门要针对中小企业尤其是有的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纳税意识不强、对 税法知识了解不深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加大税法宣传力度,要经常化、制度化, 努力做到针对性强、覆盖面广、行之有效。注意将宣传、培训和辅导有机结合起来, 确保纳税人了解企业所得税政策和法规,特别是涉及与财务制度不一致的税收政策和 法规(纳税调整项目等)以及新出台的政策法规,要及时进行宣传培训,以增强纳税 人的纳税意识和养成自觉纳税的习惯,提高申报纳税的质量。 三、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税源监控体系 中小企业具有点多、面广,经营变化大,税源分散等特点。税收征管改革以后, 取消了税务专管员制度,对及时了解和掌握不断变化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本地区税 源变化情况会有影响,因此,急需建立中小企业税源监控体系,及时掌握和分析有关 情况,为制定有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决策数据资料。税务部门除在内部明确职能部门和 人员之外,还要和工商、银行、计经委及企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等外部门、单 位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定期核对有关资料特别是税源资料,交换有关信息,切实抓好 源头管理,及时准确地掌握本地区中小企业的户数、行业分布、规模大小、重点税源 户数、亏损户数等基本情况。积极收集、积累、整理、分析与所得税征收管理相关的 资料,了解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经济增长水平,研究有关政策对所得税收人的影 响程度,从中分析中小企业的所得税收入增减变化因素,找出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应制定改进措施。国税局、地税局之间应密切配合,及时沟通征管信息,齐抓共管, 堵塞漏洞。 四、结合实际,采用不同的所得税征管方式 中小企业在纳税意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诸多方面存有较大差异,因此,要 求税务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所得税征收管理方式。 (一)对财务管理比较规范,能够建账建制,准确及时填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现金流量表,并且能向税务机关提供准确、完整的纳税资料的企业,可实行企业依法 自行申报,税务部门查账征收的征收管理方式。对这部分企业,各级税务机关要按照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税发 [1997]195号)的要求,建立适合企业所得税管理特点的科学、严密的内部 工作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同时,根据企业所得税管理的不同项目和内容,建立健全 纳税人的台账管理制度,以满足征收、检查等方面的需要。当前应着重建立财务登记、 主要税前扣除项目、减免税、纳税人投资情况等企业所得税基础资料台账。 (二)对财务管理相对规范,账证基本齐全,纳税资料保存较为完整,但由于财 务会计核算存在一定问题,暂不能正确计算应纳所得税额的企业,税务部门可在年初 按核定征收方式确定其年度所得税预缴额,企业年终按实际数进行汇缴申报和税务部 门重点检查相结合的征收方式。当企业年终汇缴数低于定额数时,可先按定额数汇缴, 然后税务部门组织检查,多退少补。同时帮助企业逐步规范会计核算,正确申报,积 极引导企业向依法申报,税务部门查账征收的征收管理方式过渡。 (三)对不设账簿或虽设账簿但账目混乱,无法提供真实、完整的纳税资料,正 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企业,应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方式。各地要按 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控制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范围的通知》(国税发(1996) 200号)的有关规定,从严控制核定征收的范围,坚持一户一核,严格遵守相关的 工作程序,并督促、引导企业向依法申报,税务部门查账征收的征收管理方式过渡, 争取逐年减少实行核定征收方式的户数。 五、加强城镇集体、私营企业财务管理,夯实企业所得税税基 按照现行税收法规规定,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主要是以企业的财务会计核 算为基础,经过纳税调整确定的,因此,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对夯实企业所得税税基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税务部门作为城镇集体、私营企业财务的主管部门,必须进一 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一)结合年度税务检查,积极开展对城镇集体、私营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制度 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工作,切实纠正和处理企业违反财务、会计制度的行为。 (二)采取措施,帮助、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对账 证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的企业和新上岗的会计人员,主管税务部门可采取集中培训、 个别辅导等办法,不断地提高其财务会计核算水平。同时,还应鼓励和规范社会中介 机构帮助账证不健全的中小企业建账建制、代理记账。 (三)积极参与企业改组改制工作,严格审查有关涉税事项。对各地开展的企业 改组改制工作,税务部门要与有关部门一起,共同组织、参与企业清产核资的各项工 作,严格审查有关涉税事项,认真做好资金核实工作。 六、加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及扣除凭证的管理 企业收入总额和税前扣除项目是计算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两大因素,而票证凭据特 别是税务发票,则是控制收入总额和税前扣除项目的主要手段,是税收征管的一项重 要工作。因此,企业所得税有关税前扣除项目,主管税务机关要认真审查,严格把关, 并按规定的程序、方法、权限和政策进行审批,不得走过场。企业凡不按规定报经批 准的,一律不得在税前进行扣除或进行税务处理。企业的税前扣除项目,一律要凭合 法的票证凭据确认;凡不能提供合法凭证的,一律不得在税前进行扣除。严禁虚开、 代开发票和开票不及时入账、多开少入的现象,一经发现,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七、加大检查力度,堵塞征管漏洞 强化税务检查,依法对偷逃税行为进行处罚,是加强税收管理和促使中小企业依 法纳税的有效手段。为此,税务部门要切实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税务检查力度,合理调 配力量,将汇缴检查和日常检查结合起来,对重点企业实行重点检查,年度检查面不 得低于30%。对存在不按时申报,有意隐瞒真实情况、逾期不缴、逃避纳税义务等 行为的纳税人,要查深、查细,对查出的问题,应按税法规定补缴税款和进行处罚, 坚决杜绝以补代罚的做法。对典型案例,还要及时曝光,予以震慑,以做效尤。 八、注意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中小企业所得税征管水平 加强中小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各地要在以前年度工 作的基础上,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状况,注意不断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提出改进措施,强化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 方税务局每年应向国家税务总局报送中小企业所得税管理的专题报告,内容包括中小 企业的户数、资产负债情况、实现的产值及销售额、盈亏状况、上缴的各项税收、所 得税负担状况、采取的征收管理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强化 税收征收管理的建议等。总局将及时分析全国中小企业所得税征管状况和税收负担水 平,总结推广各地成功的经验,使中小企业的所得税征收管理再上新的水平。 (5)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