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财政法规 > 正文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

国发[2000]31号颁布时间:2000-10-11

     2000年10月11日 国发[2000]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绿色通道建设是我国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对公路、铁路、河渠、 堤坝沿线进行绿化美化。近年来,绿色通道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发展很不平 衡,绿化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为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现通知如下:   一、绿化通道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土绿化工程   建设绿色通道,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建设秀美山川的重大举措,是我国 从总体上构建以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为骨架,以城镇、村庄绿化为依托,以公路、铁路、 河渠、堤坝等沿线绿化为网络的国土绿化战略的需要。实施绿色通道工程,不仅能够 保护公路、铁路、河渠、堤坝,改善沿线生态环境,全面推进全国城乡绿化美化向纵 深发展,而且能够促进沿线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改善和优化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环境, 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深刻认识绿色通道建设对 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祖国山川秀美的重要意义,广泛宣传和发动, 组织好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到绿色通道建设工程中去,力求取得新的成效。   二、绿色通道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绿色通道建设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应动员全社会和一民参与这项工作,鼓励 国家、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实行谁绿化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谁经营谁得利, 充分调动各方面建设绿色通道的积极性。   绿色通道建设要在保障公路、铁路视野开阔,无安全隐患的前提下进行,要和公 路、铁路、水利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并与工程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要 实行分级负责,部门密切配合,将建设和管护任务落实以单位和个人。要坚持从实际 出发,遵循客观规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宜林则草,适地适树(草),乔灌草综 合考虑,优化配置,不断提高绿色通道建设的质量。绿色通道建设要和道路、堤坝等 防护工程设施以及沿线城镇、乡村的绿化工作结合起来,既要绿化美化环境,又要能 够保障安全,护路护堤(坝),提高工程的防护性能,要注意节约耕地。 绿色通道建设任务艰巨,必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要优先抓好高速公路、铁路、国 道、省道、重要堤坝沿线以及重点水库周边地区的绿化。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 堤坝等沿线的绿化要和工程项目统筹规划,统一纳入工程概算,同步建设。   绿色通道建设要纳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造林绿化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绿色通道建设用地规划应当与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并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 划。   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目标是:到2005年,全国的高速公路、60%的现有铁路、国 道、省道、河渠、堤坝实现绿化。到2010年,力争全国所有可绿化的公路、铁路、河 渠、堤坝全面绿化,形成带、网、片、点相结合,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 绿色长廊,使绿色通道与生态环境、城乡绿化美化融为一体。   三、科学规划和设计,提高绿色通道建设质量   绿色通道建设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确定合 理的建设标准,注重实效,提高质量。   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绿色通道建设,应以防风固土,美化环境为主要功 能。原则上,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沿线绿色带宽度每侧严格按5─10米进行规划 设计,有条件的地区可加宽到10米以上。现有上述道路沿线尚未绿化的,要尽快绿化, 可参照上述标准拓宽绿化带。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应合理配置主副林带,主林带树种 应以高大乔木为主,副林带树种应选择乔木、亚乔木或灌木。实行钟阔混交,形成立 体复层的绿化带。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有条件的可选择一 些耐旱乔木,形成乔、灌、草结合的绿化带。城市规划区内的公路、铁道旁的防护林 带宽度每侧按30─50米进行规划设计,有条件的地区可加宽到50米以上。   县、乡道路沿线绿化,应以防风固土,改善环境为主要功能。原则上,新建、改 建、扩建道路沿线绿化带宽度每侧严格按3─5米进行规划设计,有条件的地区可加宽 到5米以上。现有县、乡道路沿线尚未绿化的,也要尽快绿化,可参照上述标准拓宽 绿化带。在水热和土壤条件较好的地区,以优质速生乔木为主,针阔混交;在干旱、 半干旱地区,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有条件的要实行乔、灌、草相结合。   河渠、堤坝、水库没线绿化应以保持水土、护坡护岸、涵养水源为主要功能。尚 未绿化的河渠、堤坝等要尽快绿化,有条件的地区也要提高绿化标准。树种、草种的 选择根据护堤(坝)和绿化美化要求确定,有条件的要增加乔木、灌木的比重。   绿色通道建设应选择生态、经济、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选择根系发达、适应性 强、无病虫害、主干通直、抗病性强的良种壮苗。   在绿色通道建设中,各地要因地制宜,有条件的地方允许栽植一定比例的经济林、 用材林树种。   四、多渠道筹集绿色通道建设的资金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要把绿色通道建设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程,列入基本 建设计划,增加资金投入。绿色通道建设资金实行分级负责。铁道的绿化由铁道部负 责;国道、省道的绿化由国家和省级政府负责;河渠、堤坝、水库按隶属关系划分, 属于中央管理的工程由中央负责,属于地方管理的工程由地方负责;县、乡道路由所 在地地方政府负责。已经建成的道路、堤坝等尚未进行绿化的,应按原规划做好绿化 工作。已规划征用但被占用的绿化用地,要限期退出,搞好绿化。今后,凡新建、改 建、扩建的道路、堤坝等,都要把绿化纳入工程规划,列入工程概算并与所建工程同 步设计1、同步建设,同步验收,验收合格后明确管护责任。   林业、交通、铁道、水利等部门以及沿线地区,要按照各自的责任,安排相应的 资金用于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同时,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增加对绿色通道建设 的投资。要把道路、堤坝等沿线的绿化带作为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的重点地区。   采取多种方式,解决好绿色通道建设的用地问题。新建、改建、扩建道路和河渠、 堤坝、水库沿线的绿化用地和工程用地要统一规划。现有道路在现行设计标准以内的 用地,由建设单位负责解决;超出现行技术标准的,由所在地区提供用地。严格控制 占用基本农田,确需占用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履 行报批程序后,方可占用。地方政府负责的县、乡道路绿化用地可推行农民自愿出地、 国家出苗、个体承包造林管护、收益按比例分成的做法,实行谁谁造林谁收益的政策, 调动各方面参与绿色通道建设的积极性。各地可以从实际出发,采取拍卖、承包和合 理补偿等方式,安排好绿色通道建设用地。具体由国土资源部商有关部门另行规定。   五、加强领导,抓好落实   绿色通道建设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系统工程,必须纳入各级政府的 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工程顺利实施。要实行领导目标责任制, 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严格的检查奖惩制度。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 积极主动做好工作。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全国绿色通道工 程建设质量标准和检查验收办法,搞好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建立检查通报制度。各 级林业、园林、水土保持部门要搞好行业指导,在规划设计、种苗供应、技术咨询等 方面搞好服务。各地区、各部门要突出抓好一批示范路段,通过典型示范,全面推进 全国绿色通道建设。                                     (1)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