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财政法规 > 正文

赠与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有哪些?

颁布时间:1999-09-24

  【中华财税网北京09/24/99信息】 由于赠与合同为单务合同,故仅由赠与 人负担给付赠与财产的义务,承担债务不履行的责任和瑕疵担保责任,而受赠人 则享有接受赠与的权利,一般情况下不负担义务。   1.赠与人给付赠与财产的义务   将赠与的财产按照赠与合同约定交付受赠人并转移其所有权,是赠与人的主 要义务。赠与人将财产交付并转移其所有权后,即使是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订立 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也不得再行任意撤销赠与。  2.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的责任  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是否构成违约行为,并承担违约责任,应当依照赠与 目的和赠与合同订立所采用的方式来区分。依照合同法的规定,以口头形式、书 面形式订立赠与合同的,赠与人在转移赠与财产的权利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因而 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订立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给付赠与财产的,受赠人也就不 能请求赠与人给付赠与的财产,赠与人不承担违约责任。   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 同,因其不得任意撤销,在赠与人迟延履行或者不履行给付赠与财产的义务时, 即为违约行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受赠人可以请求赠与人给付赠与的财产,赠 与人仍不给付的,受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其履行赠与义务。   人所共知,在1998年抗洪救灾募捐活动中,社会各界认捐数亿元人民币 的款物,其中有通过电话口头认捐的,更有以盖有公章的认捐书形式表示捐赠的。 认捐后是否必须兑现,成为当时社会上议论的焦点话题之一。一说捐赠属于赠与 行为,而赠与合同的性质是实践性合同,只有捐赠方将钱物交付后,该合同才有 法律意义。在款物交付之前,认捐方反悔的,最多面对道德谴责,而不承担法律 责任,另一说认为,在公开场合认捐,对某些企业来说,是扩大其知名度的一种 手段。在召开新闻发布会、举牌子、打字幕之前,认捐单位与受赠单位多订有捐 赠协议或由认捐单位出具认捐函,其意思表示不可谓不慎重。捐赠方认捐后不兑 现,有的是有能力履行却故意拖延;有的是其经营状况本来就不好,还欠着很多 债,为的是借此宣传自己。对订有捐赠协议、出具了认捐书或者向社会公开表示 捐赠的,如果不实际捐赠,既是对社会公众的欺骗,从法律上讲也违背了诚实信 用原则,对此,法律上应明确规定捐赠方必须履行捐赠义务,拒不履行的,可以 由人民法院强制其履行。   合同法关于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性质的,赠与人不交付赠与的财 产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的规定,从法律上规范了捐赠行为,将公益捐赠引上 了法律的轨道。   由于赠与合同为单务合同,仅由赠与人单方承担义务,当赠与人不履行交付 赠与财产的义务时,其责任也应当有所限制,而不像一般双务合同那样,在履行 给付义务时还应当支付迟延利息或者赔偿其他损失。合同法规定的赠与人不交付 赠与的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请求交付,即不包括迟延利息和其他损害赔偿,而仅 限于赠与财产的本身。这一规定也与其他一些国家和我国台湾的规定相吻合。如 德国规定"赠与人不负支付迟延利息的义务。"台湾规定:"赠与人不履行道德义务 的赠与时,受赠人得请求交付赠与物或其价金。但不得请求利息或者其他不履行 之损害赔偿。"   因赠与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赠与的财产毁损、灭失的,赠与人应当承担 何种责任,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因赠与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 使赠与的财产毁损、灭失的,赠与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一规定表明, 在因赠与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赠与的财产失去功效或者不复存在,而致使用 履行不能时,赠与人可以免除交付赠与财产的义务,但应当承担给受赠人带来的 其他损失的赔偿责任。   3.赠与人对赠与财产的瑕疵担保责任   由于赠与合同为无偿合同,赠与是为了受赠人的利益而为的行为,因而赠与 人对赠与财产的瑕疵担保责任,与有偿合同有所不同。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 定:"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不承担责任。附义务的赠与,赠与的财产有 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担保责任。赠与人故意不 告知瑕疵或者保证无瑕疵,造成受赠人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一 条的内涵有三个方面:   (1)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原则上不承担责任。例如甲送给乙一台 电风扇,该电风扇噪音很大,对此赠与人无修理义务,也不承担其他责任。   (2)赠与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证无瑕疵,并且造成受赠人损失的,应 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赠与人故意不告知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是有主观上的恶 意,也有违诚实信用原则的。因赠与财产的瑕疵给受赠人造成其他财产损失或者 人身伤害的,应负损害赔偿责任。如果赠与人故意不告知瑕疵,但没有给受赠人 造成损失,则不承担赔偿责任。赠与人保证赠与物无瑕疵,给受赠人造成损失的, 也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3)在附义务的赠与中,赠与的财产如有瑕疵,赠与人需在受赠人所附义 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担保责任。如前所述,就一般的赠与而言,赠与 人原则上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但对于附义务的赠与,受赠人虽受有利益,但又 需履行约定的义务。如赠与的财产有瑕疵,必然导致受赠人所受利益有所减损, 这便与合同约定的权利与义务不相对应,使受赠人遭受损失。为保护受赠人的利 益,并求公允,应由赠与人承担瑕疵担保责任。就受赠人履行的义务而言,有如 买卖合同中买受人的地位,因此,赠与人应在受赠人所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 买卖合同中的出卖人同一的瑕疵担保责任。   对赠与人的瑕疵担保责任,国外及我国台湾都有所规定,但又有所差别。如 日本规定:赠与人对赠与标的物或权利瑕疵或欠缺,不负责任,但赠与人知有瑕 疵或欠缺而不告知受赠人者,不在此限。对附负担之赠与,赠与人于该负担限度 内,负担出卖人相同之担保责任,德国规定:赠与人故意隐瞒权利瑕疵或者赠与 物的瑕疵,对受赠人因瑕疵所生损害负赔偿责任。我国台湾规定:赠与之物或权 利如有瑕疵,赠与人不负担保责任。但赠与人故意不告知其瑕疵,或保证其无瑕 疵者,对于受赠人因瑕疵所生之损害,负赔偿之义务。附有负担之赠与,其赠与 之物或权利如有瑕疵,赠与人于受赠人负担之限度内,负与出卖人同一之担保责 任。由此可见,日本、德国和我国台湾对赠与人故意不告知赠与物之瑕疵,给受 赠人带来损害的,都规定应承担赔偿责任,而对于赠与人保证无瑕疵,给受赠人 造成损失的损害赔偿责任,我国台湾作了规定,日本和德国未作规定。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