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关于印发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有关标准的通知
财统字[1999]7号颁布时间:1999-07-09
1999年7月9日 财统字[1999]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有资产管理局(办公室)、
国务院各部、委和直属机构,各总公司、集团公司:
为规范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工作,使企业效绩评价具有统一、科学、客观的
评价依据,根据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国家计委联合发布的《国有资本
金效绩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财统字[1999]2
号)的规定,我们制定了《1998年度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标准值》和《国有
资本金效绩评价评议指标参考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效绩评价
工作实际,对照选择和正确使用,确保效绩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附件:《1998年度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标准值》编制说明
《1998年度国有资本金效债评价标准值》主要用于定量指标的评价。标
准值全部数据根据全国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测算确认,
并按年度分别发布。
《1998年度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标准值》以国民经济行业基本分类为基
础,共分为三个层次,140类,即第一层次按国民经济部门划分,为10类;
第二层次按国民经济行业类别分类,为37类;第三个层次按国民经济具体产业
分类,为93类。在第一美中,又分为行业合计和大、中、小规模四种不同范围。
在每个范围内又分为优秀值、良好值、平均值、较低值和较差值五个档次,形成
了较为完整的标准值体系。
《1998年度国有资本金效债评价标准值》由于数据量大,已另行汇编成
册,将专门发送。
附件: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评议指标参考标准(试行)
为满足对效绩评价评议指标进行客观公正计分的需要,根据《国有资本金效
绩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的规定,现将八项评议指标的
五级参考标准作如下具体规定:
一、领导班子基本素质
A:企业领导班子具备较高的知识结构,经验丰富,熟知经营管理及本行业
技术,经营业绩突出;团结协作,廉洁自律,爱岗敬业;奖惩严明,受到员工爱
戴;有先进的经营理念,勇于创新,重大决策均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并达到预期
目标;工作成绩显著。
B:企业领导班子学识较高;经验比较丰富,经营业绩较好;对企业有较强
的责任感;能够廉洁自律,团结协作,比较有威信;主要决策经过科学论证,无
重大决策失误。
C:企业领导班子学识、能力及业绩一般;主要领导基本称职,做到团结协
作,尽职尽责,关心员工;主要决策基本正确,满足企业持续发展需要。
D:企业领导班子内部不协调,工作配合不默契,造成工作决策失误;企业
领导班子成员自我约束不严,岗位责任感不强,奖惩不明;员工积极性不高;意
见较多。
E:企业领导班子不够团结;主要领导不得力,或以权谋私,决策失误较多,
企业效益滑坡;员工怨声很大。
二、产品市场占有能力(服务满意度)
(一)产品市场占有能力
A:主要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佳或国外先进标准,并通过ISO国际认证;
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功能优良,并为消费者所接受,性能
价格比合理;大型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居全国或同行业前十位,或产销率
达95%以上;产品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很高,售后服务很好,更新换代速度比较
快。
B:主要产品质量均达到国家先进标准;主要产品技术指标处于国内间期先
进水平;性能价格比较为合适;拥有国内名牌产品,在同行业具有较高声誉和品
牌知名度,并能不断进行产品升级换代;大型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居全国或同
行业前二十位,或产销直达到90%以上,售后服务有保证。
C:主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具有一定的区域知名度和竞争力;主要技
术指标处于国内中等水平;产品性能一般,售价适中;正要产品销售情况正常;
产销率达到80%以上。
D:主要产品质量执行国家标准。但合格率在85%以下,技术水平处于国
内比较落后状态;功能不强,但销售价格偏高,或者功能过于超前,价格很高,
难以被消费者接受;产品多年一贯制,品牌认知度较低,下场竞争力弱,产销率
在50%-80%。
E:产品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产品技术水平较为落后,质次价高,产品积
压严重,产销率在50%以下。
(二)服务满意度
A、服务质量上乘,在最近三年曾获得国家或省级的荣誉认证;服务人员素
质高。态度和蔼热诚,能迅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商品或服务齐全,定价合理,
严格履行对消费者的各种承诺;服务场所的设施、装模等满足顾客的心理需要。
B、服务质量比较好,能够较为迅速的满足消费者的各种合理需要;商品或
服务的种类比较丰富,价格比较合理;能够在服务态度、设施等方面使消费者达
到心理满足。
C、服务质量一般、价格基本合理,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要;对各项承
诺完成情况一般。
D、服务不够规范,价格不尽合理,各项承诺经常拖拉并有少数不兑现现象,
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一般心理需要。
E:服务质量差、价格高,难以满足消费者的物质或心理需要。
三、基础管理比较水平
A、企业组织结构健全、合理、精简;各项规章、制度先进完备可行,并得
到很好的贯彻执行;企业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质量管理、投融资管理等都符
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严格的计划控制手段,并能够不断创新。经济效果显
著;有明确的权责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D、企业组织结构比较健全、合理;财务、会计、质量等各项制度和控制符
合国家有关规定,并比较先进、完备,执行状况较好;岗位责任比较明确,有相
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C、拥有维系企业正常运转的一般规章制度,但制度先进性和规范性不强,
执行情况一般,经济效果不明显;能够遵守国家有关规定,无重大违纪行为。
D、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比较薄弱,机构臃肿,效率不高;各项规章制度不完
备,且比较落后,执行不够严格;存在违章违纪行为,生产秩序较差。
E、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不健全,或者形同虚设,权责不明,管
理混乱,人员涣散,生产经营难以正常进行。
四、在岗员工素质状况
A:员工中中专以上学历占20%以上,高中毕业以上的超过60%;全体
员工达到岗位技能标准,每年至少一次参加有关技能培训;爱岗敬业,有强烈的
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经常提出合理化建议;遵守企业的
规章、纪律,讲求文明礼貌,生产经营秩序并然。
B:员工中中专以上学历占10%以上,高中毕业以上占50%;员工90%
以上达到岗位技能标准,每年有70%的员工接受过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爱岗
敬业,有较强的责任感。关注企业的发展,并提出合理建议;员工文明守纪状况
较好。
C:员工中的中专以上学历占5%以上,高中毕业占40%以D;员工80%
以上达到岗位技能标准,每年有50%的员工接受过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对企
业发展有一定信心;员工有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对企业规章制度和纪律的遵守上
表现一般。
D:员工中的中专或高中以上学历人数所占比例在20%以上;有50%以
上的员工达到岗位技术标准,多数员工未参加过专业技能培训;员工对企业的责
任感、归属感不强,纪律比较松驰,对企业发展缺乏信心。
E:员工高中毕业以上人数所占比例很低,员工技术水平欠佳;有一半以上
达不到一般岗位技术标准,多数员工未参加过专业技能培训;缺乏责任感,纪律
涣散,对企业发展没有信心。
五、技术装备更新水平(服务硬环境)
(一)技术装备更新水平
A:主要设备生产技术处于同期国际先进水平,并与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相适
应;开工饱满,设备利用率接近100%,运转率达到95%以上;重视技术投
入,有雄厚的技术装备更新和新产品开发的技术力量和资金力量,每年研究与开
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总额的3%以上;有较强的环保意识,环保技术措施完善,并
通过ISO14000认证。
B:主要设备生产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基本符合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2
设备利用率较高,运行正常,基本无闲置设备,利用率达90%以上;重视技术
投入,有比较强的研究开发力量,每年研究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总额的1%以上;
环保措施比较完善,环保技术设施达标。
C:主要设备生产技术处于国内一般水平,开工基本达到生产要求,在85%
以上,运转正常;能够认识到技术开发与投入的重要性,但基本没有正式计划,
只有临时行为;有环保措施;但不很完善,环保技术指标基本达标。
D:主要设备生产技术处于国内落后水平。或者具有先进技术设备,但不适
合企业生产实际而闲置;开工率较低,但基本能达到60%以上,设备低效运转、
磨损比较严重;没有技术开发与投入计划,只有临时决定进行一些小的维修或技
术改造;环保措施不完备,存在一定环境污染。
E:主要设备生产技术陈旧落后,属淘汰对象的较多。设备闲置浪费比较严
重,利用率不足60%;不重视技术开发,没有技术投入;没有环保措施或措施
无效,环境污染严重,有被勒令停工停产或限期改造的可能。
(二)服务硬环境
A、设施齐备、先进,消费者感到方便;布局合理,装饰得当,使人产生舒
适、愉快的感觉;信息化、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网络化管理。
B、设施比较齐备、先进,消费者感到比较方便;内部结构合理,能够使
人保持心情愉快;拥有一定量的计算机等自动化设备。
C、设施配备和先进程度一般,内部布局比较合理,使人感到较为舒适,
能够达到比较方便使用的目的。
D、拥有必备的设施,但缺乏先进性,条件比较简陋、
E、内部设施不够齐全,环境不尽舒适,服务条件较差。
六、行业或区域影响力
A:企业在行业或区域具有综会影响力,销售收入或资产总额居全国同行
业企业前10位成本省同行业前3位;有很强的龙头作用,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发
展,财政贡献突出,安排就业和再就业能力强;经营管理经验十分先进,具有全
国同行业普遍学习和借鉴意义。
D:企业在行业或区域具有一定影响力。销售收入或资产总额居全国同行业
企业前州位,或在省内同行业中排前6位;能够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财政贡
献较大,安排就业和再就业的能力比较强;有比较先进或切合本地实际的经营管
理经验,在本地区具有借鉴作用。
C:企业在行业或区域影响力一般,销售收人或资产总额在本地区企业中排
在中间位置,有一定财政贡献利解决就业能力,是相关产业的重要供货商或消费
者。
D:企业在行业或区域影响力较弱,对相关产业发展作用不大,财政贡献能
力较差。
E:企业在行业或区域没有影响力,生产经营处于负增长,企业发展困难重
重。
七、企业经营发展策略
A:企业具有理性、科学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计划,生产经营目标明确;
制定的筹资、投资、生产、营销、兼并重组等各种经营策略符合实际。有利于企
业效益的提高和长期、持续的发展。
B:企业具有比较理性、实际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计划,生产经常的目
标比较明确;制定的生产、营销、投(筹)资、兼并重组等各种经营策略比较符
合实际,能免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和持续发展。
C:企业具有比较明确和符合实际的发展计划和目标;生产经营、投融资等
各种经营策略的制定基本正确、有效,能够保证企业获得赢利和持续运转。
D: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不十分明确或不十分切合实际,但企业现有的生
产经营策略的制定基本能够使企业维持下去。
E:企业没有明确的发展计划和目标,各种生产经营策略的制定盲目、被动,
无助于企业的发展。
八、长期发展能力预测
A:根据对前面各项指标综合评价情况的分析,如不发生意外,企业未来3
年的发展潜力很大,势头强弥前景看好,处于上升状态。
B:根据对前面各项指标综合评价情况的分析,如不发生意外,企业未来3
年的发展有比较坚实的基础,潜力较大,呈现逐渐上升势头。
C:根据对前面各项指标综合评价情况的分析,如不发生意外,企业未来3
年的发展有一定基础,比较乐观。
D:根据对前面各项指标综合评价情况的分析,企业未来发展前景不十分明
朗,难以预测前景式发展前景不乐观。
E:根据对前面各项指标综合评价情况的分析,企业困难重重,发展前景暗
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