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布时间:1970-01-01
6月21日,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徐州市税务局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积极开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通过政策支持、定点帮扶,税收服务,助力“新农人”创造“新农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贡献“税力量”。
入夏时节,走进徐州恒之盛农业电商示范园大棚内,一个个成熟的“羊角蜜”挂满瓜藤,格外引人注目,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香甜的果实气息。“我们园区内建有全市目前单体最大的智能日光温室大棚,主要种植茄子、辣椒、各类小番茄,还有各品种的甜瓜。其中甜瓜每年出3季,一般每天都能出库1000多斤到2000斤,销量也很好。”在示范园负责人张震看来,产业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税收优惠政策的助力。
在徐州市贾汪区汴塘镇,大家都知道张震是出了名的“新农人”。5年前,他辞掉了城里的“铁饭碗”,回乡成立了徐州恒之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新一代智能温室大棚,种植荷兰及以色列长茄。经过不懈的努力,公司已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上海蔬菜外延生产基地,每年的蔬菜生产量在2500吨以上,利润100多万元,带动周边6000吨蔬菜产业。
一人富了不算富,要富大家一起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震一直想帮助更多农民共同致富。于是他通过土地流转和托管,常年聘请60名农民就业,农忙时500人就业,实现了每人每年增收2.5万元。“创业初期,税务部门就‘一对一’上门宣传讲解涉农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为我们‘量身定做’了‘惠苗政策营养套餐’,并手把手辅导办理各项税费优惠。现在打开江苏税务App,在手机上就能完成各类涉税事项。点点鼠标,发票第二天就能邮送上门。”张震说道。
“春雨润苗”细无声,税费政策“添把火”。为保证涉农产业尽享税收优惠,徐州市税务局推出智能办税、上门辅导等个性化服务举措,将减税降费的红利不折不扣送到“田间地头”,让乡村振兴的步伐在“减税降费”的“春雨”滋润下走得更稳。
如今,越来越多的乡村能人乘着支持乡村振兴税费优惠政策的东风,返乡办企业、开工厂,为支持家乡致富奔小康贡献力量。在贾汪,说到“新农人”,不得不提到另一位“田秀才”袁起。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到高校工作的机会,毅然地选择回乡创业。经过10多年的深耕细作,他创办了徐州徐薯薯业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组建了徐州现代甘薯产业研究院,领办建设了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带动周边薯农发展特色甘薯种植10000余亩,经济社会效益达1796万元,年安排当地农村劳动力1376人次。
“这是你们需要的最新税收优惠政策……”为了深入开展“春雨润苗”行动,徐州市税务局税收服务小分队还把税收服务送到了甘薯试验田,了解产业发展情况,征求涉税服务方面的意见建议,现场解答相关涉税咨询。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税务部门的关怀与支持。从我们公司成立之初,税务部门就组织辅导团队送政策上门,手把手辅导我们填写减免税申报表,还经常通过微信、短信向我们宣传最新的税费优惠政策。”徐州徐薯薯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袁起表示,当前甘薯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相关业务涉税需求也越来越多,税务部门主动送政策上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产品竞争力,这场“春雨”必将滋润产业“向阳”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