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责任还是会计责任?
录入时间:2005-04-12
【中华财税信息网北京04/12/2005信息】 在业务约定书中,一般都会谈到我们
审计师按什么审计准则来做审计和出具报告,也会谈到被审计企业应该按什么会计准
则来编制会计报表。
首先说一下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区别。所谓会计责任,是说企业自己要能够做
出一份完整的会计报表,包括按照会计准则要求的各种披露和注释,并且能提
供有关的总账、明细账和其他会计记录。而审计责任,指的是审计师根据企业提供的
会计报表和会计记录来验证其正确性。审计师的这种“验证”工作做到什么程度,保
留什么样的检查记录,是由审计准则来规定的。审计师一旦负有审计责任,就不应该
再担当任何会计责任,否则,就成了自己检查自己的正确性了。这种自己检查自己,
从来都是“老鼠看仓,看个精光”。
由此,理解审计准则和会计准则的区别就很容易了。会计准则首先是规范企业做
账和出报表的,审计师也要学习会计准则,这是为了能够检查企业的会计记录。而审
计准则,是规范审计师的工作的。
有的企业因为海外上市的原因,要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做会计报表。企业事实上没
有能力遵守国际会计准则,但这是企业不得不完成的会计责任,企业不能一下子推给
审计师就了事呀。于是,企业就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的要求,套用国际会计准则的格式,
做一份所谓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报表给审计师来审计。审计师一旦指出这里不对,那
里不对,企业就可以说,那你审计师就给我做审计调整呗!这事实上是变相地将会计
责任推给审计师了。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还不少。最近,美国证监
会要求,只要出现重大审计调整,就可以认为企业的会计方面的内部控制有问题,就
要将这一问题披露出来。这对于那些自己没有能力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会计准则
做会计报表的企业是一个坏消息,不知道他们在今后将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作为审计师,不光要学会会计准则,还要把审计准则掌握透。审计准则里,不仅
规范了审计报告的措词,还规定了其他一些业务,例如会计报表审阅、事先约定程序
的审阅等工作应该如何做和出什么样措词的报告。有了这些规定,审计师在做任何一
件事时,就有章可循了。在美国,法律的观念更强,成立任何一个机构都要有章、有
法可循才行。例如,大名鼎鼎的美国证监会(SEC),在它自己的介绍里,一上来
就说SEC是按照美国1933证券法和1934证券交易法的规定成立的。
审计师平时做一般的业务,可能体会不到按审计准则做事、凡事有章可循的重要
性。但一旦遇到特殊的业务,或者可能会跟人打官司的业务,就意识到了自己做事有
法可依的好处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