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辅导库 > 正文

如何理解审计机关的独立性

录入时间:2002-11-20

  【中华财税网北京11/20/2002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五条:“审 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 涉”。   本条是关于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规定   一、审计机关是国家的经济监督机关。审计机关担负着特殊职能,要求审计机关 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地位,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职权。如果审计机关不具有必要的 独立地位,依附于其他的组织,势必会受到这些组织的控制和影响,难以独立地行使 审计监督职权,如果审计机关依附的组织本身就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的对象,那么, 审计机关对其进行审计监督就纯粹成为形式;如果审计机关不能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而要受到其他组织或者个人的干涉,审计机关就难以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事项作出实 事求是的评价,客观、公正地提出审计报告和出具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因此,许 多国家都在宪法和审计法律中,对审计机关的独立行使职权作出明确规定,给予法律 保障。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包括我国在内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审计机关参 加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1977年第九届代表大会通过的《审计规则指南》也指出,审 计机关“必须独立于受审计单位之外,并不受任何外来影响,才能客观而有效地完成 其工作任务”,审计机关“必须具有完成其任务所需的职能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我 国宪法也对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职权作出了明确规定。   当然,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不是绝对的,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的《审计规则指南》也 指出,国家审计机关“是国家机构整体的一部分,因此,它不可能是绝对地独立”。 就我国情况看,按照宪法和本法规定,审计机关设在政府内部,是政府的一个独立部 门,要受政府主要负责人的领导。就审计署来说,要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行使审计 监督权,要执行总理的指示,对总理负责。对总理决定的问题,不能进行审计。就地 方各级审计机关而言,则要在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双重领导下行使审计监督 职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除此以外,其他的行政机 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不得干涉审计机关的工作,影响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 职权。   二、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职权,独立性是审计监督的本质特征,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在领导关系上,审计署在行使审计监督职权方面,直接受国务院总理领导, 对总理负责;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分别受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 等本级政府,“一把手”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双重领导,在审计业务上以上级审计机 关领导为主,政府的其他领导人不应干涉审计机关依法行使审计监督职权。   2、 审计机关依照法律,根据本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指示,根据 国家和本地区的工作重点,以及审计机关所掌握的有关情况,自行安排审计工作计划, 布署审计监督工作。   3、 审计机关自行安排执行各项审计任务的人员。除因审计人员有依法应当回避 的情形,被审计单位可申请其回避外,被审计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人,都不得干涉审 计机关对审计人员的工作安排。审计人员只服从所在审计机关的领导,对所在的审计 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   4、 审计机关根据审计结果,独立地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以自己的名义出具审 计意见书,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结果报告。   5、 对审计中查出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行为,依照法律、行 政法规的规定,应当由审计机关处理、处罚的,依法自行作出处理、处罚的决定。   三、其他的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尊重审计机关 的职权,支持、配合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进行审计监督,不得利用本部门的某些特殊地 位、条件或个人的职权,干涉审计机关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权。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 人员也要敢于坚持原则,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职权,坚决抵制以任何形式干扰审计 机关依法独立进行审计监督的行为。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