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财税网北京08/28/2002信息】 3.关联交易作出好看的报表。客户往往会
做如下交易:
(1)以远高于账面价值的价格将下属公司转让给控股股东,但只收取少量或未收取
现金。
(2)在只花费很少代价或未花费代价的情况下,收购控股股东下属的子公司。
(3)将大量的款项贷给控股股东,款项回收不理想,或者以高于市场利率计息。
(4)控股股东减少客户的利息费用或减免债务。
(5)控股股东以非现金资产认缴股份,而且作价价格远高于账面价值。
(6)股东以向公司借款认缴股份或虚构银行进账单认缴股份。对非正常的关联交易,
审计人员应特别关注。
4.关联存货的异常变动。许多公司利用存货的变动操纵主营业务成本,进而操作
利润。对于不正常存货的变动,审计人员应该询问管理当局其中的原因。若解释不令
人满意,则应扩大实质性测试程序。在盘点时,审计人员有时无法发现存货的不实现
象,一些原因包括:只抽点一小部分存货;允许公司人员跟随在旁边并记录查核人的
抽点项目,使公司在事后对未抽点项目做假;发现可能存在舞弊,但认为不严重,未
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先告知客户要去观察盘点的地方,使客户能就未观察地点的存货
做不实调整;对存放外地的重大存货,不能现场观察盘点,也未采取合理的替代性程
序。有助于发现存货的不实现象的测试包括,对异常变动的存货,增加存货的盘点数
量;在监盘时,收集存货毁损、短缺的证据;扩大购买和存货截止程序;对在存货清
单上的存货扩大计价和数量测试;对外地的重要存货运用亲临盘点而非函证程序。
5.注意递延费用和减值准备。在会计理论上,资产是指能给企业未来带来经济效
益的资源,由于“经济效益”并非有形,而且“未来”又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一般
会计准则并不禁止将费用支出递延。但对实际应用加以严格限制,也不无道理。有些
企业因经营业绩欠佳而将费用递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允许将非当期经营所负担的巨
额费用,如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及大修理支出等,在以后年度摊销。对于某些递延
费用,审计人员有时很难要求纠正,比如其处理方法是基于过去经验或行业特征,要
关注企业利用递延费用制造利润。还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上市公司存货、
固定资产等八项资产要计提减值准备,上市公司完全可以通过少计减值准备而增加收
益或减少支出,从而制造利润。注册会计师要注意不切实际的减值准备计提,应通过
互联网查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对、实地查看、请教专家等方式,以证实各项资产
减值准备的合理性。
6.怀疑子公司的经营业绩。我国现在的上市公司大多都有不少子公司,对整个集
团公司的子公司,不太可能由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而且,有可能因为母、子公
司的经营行业的不同,会计期间、损益确认等等都存在很大差异。这样,在合并子公
司的经营业绩时,有时较难发现子公司的舞弊,使审计失败的风险倍增。另外,若是
会计师事务所只作为子公司的客户,集团公司经营者可能有意在集团内部安排资产或
负债的转移,注册会计师因为只担任一子公司的会计报表审计,只能看到整个交易的
一部分,而很难看透或评估关系企业交易的影响及揭露事项是否充分。审计人员应设
法了解被查企业的经营全貌,公司集团内不同签字注册会计师之间,如有必要,应彼
此交换信息以利于编制审计计划及执行。切忌让集团公司经营者刻意安排审计工作,
以致于不同的签字注册会计师被各个击破,而难窥重要真相。
7.保持职业敏感,发现未披露的重大的期后事项与或有事项。这些问题包括:上
市公司期后投资决策出现较大失误,投资效益很差,连续出现巨额亏损或营运资本减
损,使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受到怀疑;存在重大不确定因素,如所得税减免无法估计、
法律诉讼等;资产负债表发生了诸如合并、清算等重大事件;存在应收票据贴现、应
收账款抵押、通融票据和其他债务担保;上市公司披露的相关资料与审计附送资料不
一致;等等。为减轻这方面的责任,审计人员可要求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签署《管理
当局申明书》及填写《关于财务承诺、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问题的回
复》等。(b20020822005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