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
录入时间:2001-10-17
【中华财税网北京10/17/2001信息】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新的工作,
其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报告和评价,以及审计方法都有新的变化和要求,如何
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是我们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面临的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审计的范围、内容和重点
按照中办,国办两个暂行规定和实施办法的规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
应该是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但从目前各地的情况看,一些地区
在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中,把一些地区性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也纳
入了审计范围。在审计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对上述经济指标审计机关天力也无法核
实,审计机关是否核实这些数据,值得商榷。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重点应主要是: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或者收支计划
的执行情况和决算;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支出和“收支两条线”执行情况;专项基金
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财政、财务收支的内部控制制度及
其执行情况;领导干部任期内所承担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领导干部个人收益、
分配所得和借用、使用、归还单位财产情况以及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我们认为,虽
然经济责任审计仍然应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但必须突出分清和落实经济责
任这一目标。在安排部署任务、制定审计方案、组织实施审计、审计取证、审计报告
等各个环节都要明确这一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工作,全面的、准确的反映和评价
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情况。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要注意做到划清“四个界限”和着眼于“六个结合”
“四个界限”,主要指在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时所坚持的界限,即坚持客观原
则,划清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的界限;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划清改革失误和工作渎
职的界限;坚持全面性原则,划清集体决策和个人责任的界限;坚持历史性原则,划
清前任责任和后任责任的界限。
“六个结合”,主要是在审计方法上要有所发展。一是离任审计和任职期间审计
相结合。在坚持“离任必审”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审计。实现二者
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审计的时间跨度缩小,由一次审计3至5年的内容,改变为一次
审计1至2年内容。待领导干部离任时,将分阶段审计的数据资料进行汇总,综合审
计内容,使审计部门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审计任务;二是经济责任审计与常现财政
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当经济责任审计计划与上级下达的指令性审计任务重复时,经
济责任审计任务由相关业务科室完成,按规定增加适当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并报送经
济责任审计报告,此做法可充分利用财务收支审计数据,达到审计取证资源共享,节
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目的;三是审查所在单位与审查所属单位相结合。
主管单位和所属单位在经济活动上是相互联系的,主管单位的一些问题只有审计所属
二、三级单位才能查明真相,弄清经济事项的归属和结果;四是查账与座谈、调查相
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仅仅审计财务账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广泛收集资料,掌握大量
的账外和其他情况。通过与被审单位干部职工座谈,了解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在经济
工作方面的表现精况,才能有利于在审计中发现疑点,查证核实,弄清真伪;五是审
计账目与盘点实物相结合。通过盘点,查看账实、账款是否相符,债权,债务是否真
实,从而搞清单位家底;六是监督与帮促相结合。对被审计单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审计后提出整改建议,被审计单位要向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写出整改报告,联席会
议成员单位实行跟踪督办,促进单位整改,才能更好的达到健全制度,强化控制,提
高管理,防微杜渐的目的。
如何细化经济责任
中办、国办两个暂行规定将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分为主管责任和直持责任,
审计机关在对领导干部本人任期内的经济责任作出评价时应包括:(1)宏观经济工
作的评价,主要通过量化财政财务指标等具体的经济指标来评价;(2)对具体分管
工作的评价;(3)对审计查出问题应负责任的评价。
在工作实践中,结合其他审计机关的做法,我们感到这两种责任只是原则性的,
是否还可以细化为几种甚至更多一些责任,如以下四种:即直接责任,指事情是自己
个别拍板确定,没有经过集体讨论;直接领导责任,指虽经过集体讨论,但多数人不
同意而决定的事项;主管领导责任,指虽然事情是集体讨论确定,但一把手应负主管
责任;领导管理责任,主要指分管的工作、由于平时疏于管理、领导不够,出现问题
要负的管理责任。另外,还可以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分为一般性的和较重大的领导
责任和直接责任等。细化领导责任,可以使审计机关更为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而确定
其具体的责任,更加实事求是的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为组织部门提供更为实际
的情况。
如何利用好审计报告
利用好审计结果报告,是决定审计效果的重要内容,审计结果报告如何被组织部
门看得懂、用得上,是需要我们解决利息考的问题。我们在报告的写法上要力求通俗
易懂,用简洁的语言把审计结果表述清楚,同时对于专业性要求比较强的,我们是否
可以在报告后面附上资产、负债、损益表,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债权、债务情况等。
我们感到审计部门要善于运用其专业知识站在干部考核的角度上向组织部门提供审计
结果报告,注意抓好审计结果的利用。在结果报告中对已经查清的问题,依照干部管
理权限和责任追究的类型,提出归口处理的意见。一般性经济问题,由组织部门进行
谈话、提出警告、作出诫勉等处理;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由纪委处理;对单位违反财
经法规的问题,依据审计权限进行处理;对审计发现的重要线索,报送纪检监察部门,
由纪检部门提前介入进行查处;对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
在审计中发现其他副职在其分管的工作中直接负有的领导责任,也应查证和落实,不
要笼统的都归咎于主要领导,特别是在主要领导不知情的情况下,更要慎重评价;如
果发现比较重大的问题是某个副职负主要直接责任,也可考虑在报告中反映或者是给
组织部门提交专题报告;对各部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中发现财会人员存在的问题,我
们要按干部管理权限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对严重违反财经法规的财务人
员,移交财政部门或人事部门按照会计法进行处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