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企业内部审计的任务与作用
录入时间:2001-04-03
【中华财税网北京04/03/2001信息】 股份制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和任务很多,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
第一, 在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和企业组织发生变更时,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提前
进行审查,为外部审计进行资产评估打好基础。
第二, 在接受投入资本的过程中,审查监督投入资产的落实到位情况,鉴证质量
和有效性程度,保证股本真实可靠。
第三, 对股票发行加强管理控制,防止弄虚作假,保证企业改造或变更工作的顺
利进行。
第四, 坚持定期进行财务收支审计,检查财务收支的合规合法性,全面核对帐帐、
帐表、帐实是否相符,核实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性,督促纠正违纪违规和差错混乱
问题,保证企业财务活动正常有序运行。
第五, 对企业内部各项经营管理制度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采取分项目,分环节,
查建立、查执行、查效果的方法进行考核评审,促进并帮助相关机构健全和完善企业
内部经营管理制度。
第六, 开展资金使用效果审计,评价资产结构的合理性,因定资产与存货占用的
有效性,提高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
第七, 开展经济合同审计。经济合同是企业法人与外界联系的经济纽带,是企业
进行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对经济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和
效益性的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的审计项目。经济合同的审计应该是事前
对经济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的审计,审计经济合同的条款是否完备,经济
合同是否合法合规,合同标的、结算方式、价款、取费是否合法清楚,是否侵犯企业
的利益。合同执行中,内部审计应加强对合同执行的监督。合同执行完后,对照合同
条款对合同结算金额进行审计。通过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维护企业的信誉和合法
权益。
第八, 有计划、有重点的检查分析企业所属各单位、各专业、各环节的经济效益
情况,并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第九, 对企业各经营层次,经营领导者进行定期考核或离任审计,评价功过是非。
第十, 参与经营决策,运用全面掌握的综合资料和经济法规政策知识,对重要的
经济活动和投资决策提供参谋。并督促所属单位和部门认真实施企业的高层决策,检
查、评价各种决策的实施效果。
股份制企业的内部审计,通过完成内部审计工作任务,在企业内部可以发挥出其
他部门难以替代的作用,其主要作用可以概括为监督、促进、防护和反馈四个方面。
监督作用。是对企业所属单位及其经营者执行财经法规和规章制度,完成经营目
标,实现经浊效益等进行审查监督。监督又具有双向性,既对企业内部进行监督,也
通过事先参与审查各项经济合同和协议等活动,监督各方面有否侵犯本企业的合法权
益的行为,从而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在公平竞争条件下开展市场经济活动。这一点
尤为重要。
促进作用。是通过查处违纪违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提高
经济效益,增强经营者的责任感,增强企业活力。
防护作用。包括用足用好法规政策,支持企业财务机构和经营领导者抵制不合理
的经济负担。通过自查自纠违纪问题,减少或免除外部监督部门查处造成的损失。及
时清查资产负债,核对债权,清收欠款,落实资财,防止资产毁损、丢失短少,应收
帐款沉淀呆滞和贪污挪用公款等行为发生,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
反馈作用。是向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者报告工作,并提供信息资料。
向审计委员会和有关部门汇报审工作情况,总结成绩,交流经验,研究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