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辅导库 > 正文

科研单位"小金库"查处方法

录入时间:2000-08-04

  【中华财税网北京08/04/2000信息】 查处科研单位"小金库"是审计人员义不容 辞的职责。笔者通过总结对某科研单位的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理出几则查处"小金库" 的方法,供同行借鉴。 方法一:关注费用报销凭据上核准报销签名是否系本单位领导,有无上级单位将" 小金库"私存下属单位的情况。 审计人员在抽查某单位12月份记账凭证时,发现月末报销大量出租车票和购书 发票。发票背面有某人的核准报销签名,但签名人没有反映在固定人员工资单上,显 然不属于本单位职工。经查,该签名人为上级单位某领导。1995年上级单位以课 题费名义将国家财政专项资金结余181万元划转该单位,形成"小金库"。 方法二:重视审前调查记录,注意账实核对。 审计人员在审前摸底调查阶段了解到某单位投资30.3万元与另外两公司合资 注册了一家投资咨询公司的基本情况。但在审计时发现,"其他应收款--投资咨询公 司"明细科目记录年初投资额为31.3万元。与进点前了解的情况不符,相差1万 元。审计人员在查看1万元的以前年度支出原始记录和凭单时发现,此款系一账外资 金户的开户费。 方法三:审查合同内容,注意有无不寻常的结算方式。 审计人员在审阅某单位出租房屋合同时发现,所有合同上都明确注明房租和管理 费两种租金形式并分别用两种结算方式,即房租要求承租者以支票形式结算,管理费 要求承租者以现金形式结算。审计人员随即核对现金日记账,未发现相关管理费收入。 经查,该单位私设"小金库"核算管理费收入,支出内容主要是该单位食堂补贴、发放 劳务费和零星办公用品购置。 方法四:核对银行存款日记帐与对账单,注意对账单上企业不入账的"一收一支" 活动。 审计人员在审计某单位银行对账单时发现某月连续两天两笔进款,分别为4万元 和6万元,一笔出款10万元,未在银行存款日记账上反映。审计人员因此询问会计 这三笔款性质、来源,并追问10万元的去向。最后,会计人员不得不承认10万元 课题收入转到该单位一账外资金户的事实,经查,截止到审计时,该资金户共进款 111万元,支出110多万元,账户余额143.53元。 方法五:注意分析与下属公司的业务往来是否真实,下属公司是否属"四无"公司。 审计某单位物业管理中心时,我们了解到该中心注册了某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物业管理中心与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同一人。1999年,中心向电子公司购软件3个, 支出软件款和维护费18.7万元。审查相关合同,收费明显不合理。经延伸审计该 电子公司,发现该公司1999年收入只有20.2万元,其中来自物业管理中心的 占92.57%。支出大项主要是固定人员工资和其他零星办公支出,与电子行业相 关支出很少。经进一步了解,该公司无办公场地,账上亦未反映物业中心相关人员开 支情况。这一切使审计人员对公司固定人员的真实性产生了疑问,最后查出物业管理 中心5人以该公司固定人员名义领取工资10.45万元的事实。 在上述"小金库"的审计过程中,笔者同时体会到,在对相关人员进行询问核实问 题时讲究策略和技巧也很重要。不讲究策略和技巧,不仅影响询问的效果,有时甚至 还会使询问无法进行。对此,笔者有以下几方面心得:一曰先发制人。如果审计人员 面对的会计人员属经验丰富者,则在询问时,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地把疑问最大的问 题摆出来,切中要害,让对于没有任何防范,没有了解审计人员的机会和对问题准备 的时间。第一个问题不说清楚,审计人员不急于询问下个问题,这既迫使被询问人提 供真实情况,也有利于审计人员集中精力针对这个问题开展循环询问。二曰漫不经心。 如果审计人员面对的是一般会计人员,在安排询问问题顺序时,应先询问一些无关紧 要的问题,当观察到其放松注意力和警惕性时,突然点出审计人员认为最大的疑虑问 题,使会计人员不由自主地回答出事实情况。三曰以静制动。如果审计人员就某一个 问题与当事人发生对峙,要沉住气,通过对当事人讲明利害关系,从心理上战胜对手, 对问题不必连续追问,让其有考虑的时间,迫使其最终提供真实情况和相关材料。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