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辅导库 > 正文

浅谈对企业会计账表造假的审计方法

录入时间:2000-06-06

    【中华财税网北京06/06/2000信息】 企业会计账表造假,不但扰乱了正常 的市场经济秩序,偷逃国家税收,也是经济领域滋生腐败的根源。审计工作中认 真查处会计账表造假,不仅可以遏制经济犯罪、堵塞漏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促进公平竞争,而且可以降低审计风险。下面结合我们的审计实践,谈谈如何审 计会计账表造假。   一、生产经营现场观察法。审计组进驻被审计单位后,通过走访有关人员和 到生产经营场所进行实地观察,检查被审计单位有无闲置固定资产,尤其是闲置 的可出租的房屋及可进行外加工产品的机器设备;有关出租收入、外加工收入和 下脚料、副产品的销售收入及入账情况;有无账外账核算等。   二、销售收入业务提成核对法。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都非常重视业务经营, 对从事经营业务的员工的工资和奖金大多采用与销售业务挂钩的办法进行内部核 算,因此通过核对单位销售业务收入的提成,可发现单位是否隐匿收入和设置 “小金库”。   三、经营业务手续流程模拟法。虽然各个单位因经营业务的手续传递流程和 会计核算方法会有不同,但经营业务的收支和资产负债都应在会计报告中全面反 映。审计人员通过调查和描述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和业务手续传递流程,并从物 资采购入手,经过物资出库、生产制造、产品入库、产品销售和现金回笼各环节 的模拟核算,可以看出企业单位是否存在会计账表造假。   四、生产经营员工计件工资核对法。为了调动生产经营人员的积极性,许多 单位都推行了企业员工的工资、奖金收入与单位产量和收入挂钩的计件核算办法。 比较计件工资的增减变化方向与经营业务收入方向是一致,还是有差异,以及差 异产生的原因,就可以发现单位经营业务收入是否充分在会计报告中反映。   五、生产能力、生产产量核对法。审计人员进驻被审计单位后,通过了解实 际生产能力,可以计算出产品产量,并通过计算产销率,计算出单位的销售收入; 通过利用生产统计日报、月报、年报所反映的产量,与会计账表所反映的入库量 进行核对,可以进一步核实产品销售量和销售收入,看被审计单位是否把收入全 部纳入会计核算,并在会计报告中反映。   六、材料、产成品等物资突击盘点及收付核对法。许多企业虽说一方面造假 账,但在另一方面对物资管理却不会放松。审计人员进驻被审计单位后,在事先 未告知被审计单位有关职能部门的情况下,可突击检查其材料、产成品等库存物 资的实存情况,核对单位仓库保管员所经管的材料、产成品等物资的出入库账, 从收入(入库)、付出(出库)及库存三方面分析有无隐匿资产和收入的现象。   七、现金突击盘点及银行存款收付核对法。清查被审计单位库存现金,并对 现金出纳所经营的现金、支票、单据等全面进行盘点,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在盘 点过程中,审计人员要注意通过核对被审计单位的银行账与银行对账单的收付情 况,审查被审计单位有无假账核算等情况。   八、企业年度工作总结经济指标核对法。审计实践中,一些企业常常从单位 全部经营收支和全部资产负债的角度对单位工作进行总结。审计人员通过查阅、 核对企业年度工作总结与会计报告,就能发现单位会计账表是否存在造假。   九、关联交易单位往来账函证法。在审计被审计单位账目时,要特别注意被 审单位的往来账。审计时可通过外调和发询证函的办法进行往来账核对,查找账 外核算的收支和资产,以便查处个别会计造假的行为。(aj20000605002051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