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入时间:2014-07-14
近日,中信证券(600030)等上市公司均发布董事会会议决议公告,称根据财政部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对公司主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中的“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计量方法”进行相应修订。其中最重要的变更是金融资产转化为权益法和成本法核算的会计处理。本文结合案例对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转换,按照新准则作如下分析。
金融资产转换为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核算
投资方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控制但不构成控制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的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计算公式: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确定的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成本
原持有的股权投资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转入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当期损益。
这是新准则第十四条的主要内容,与旧准则第十四条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此处相当于采用了“跨越会计处理界限”原则处理,不再追溯和考虑综合商誉问题了,这与旧准则讲解中要求冲回原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并对权益法核算进行追溯的规定相比,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具体变化参见表格)。
例1.A公司于
案例解析(单位:万元,下同):
(1)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800
贷:银行存款 1800
(2)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
(3)
借:长期股权投资 6300
贷:银行存款 63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21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800
——公允价值变动 200
——投资收益 1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
贷:投资收益 200
应确认营业外收入=44000×20%-(6300+2100)=4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400
贷:营业外收入 400。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转换为金融资产的核算
投资方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应当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核算,其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原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这是新准则第十五条对减少股权投资较旧准则第十四条的最大区别:即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关键在于对原先(或剩余)股权的计量,以及累计其他综合收益的处理。新准则采用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引入的“跨越会计处理界线”的概念,即从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跨越到具有重大影响、共同控制或控制,或者相反方向的跨越,属于一项重大经济事项,需要对原持有股权视同处置后,按转换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
例2.(1)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2800
贷:银行存款 28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200
贷:营业外收入 200
(2)2013年A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上半年发生净亏损2000万元),投资时评估增值的存货A公司已经全部对外销售,A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增加3000万元。
调整后的净利润=4000-200-400÷10÷2=378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512
贷:投资收益 1512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1200
贷:资本公积 1200
(3)2014年1月至6月期间,A公司宣告并发放现金股利2000万元,实现净利润740万元,A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减少1000万元。
借:应收股利 8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800
调整后的净利润=740-400÷10÷2=72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88
贷:投资收益 288
借:资本公积 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400
(4)
①出售时(出售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构成为:投资成本3000万元、损益调整1000万元、其他权益变动800万元)
借:银行存款 3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875
——损益调整 625
——其他权益变动 500
——投资收益 200
②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92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125
——损益调整 375
——其他权益变动 300
——投资收益 120
③原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00
贷:投资收益 800。
上一篇:排放权交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