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解散清算的会计处理
录入时间:2006-03-06
企业由于经营期届满无意延长经营期限、股东会议决议、破产或者其他原因需要解散清算时,都必须进行解散清算的会计处理。在清算时,有些资产和负债处于变化之中,有的只是存在形式的变化,而价值量不发生改变,称其为等值变化。等值变化不产生收入或者支出,也就是说无论资产或负债的存在形式怎么变,而清算净资产不变;有的存在价值量的改变,称其为非等值变化。非等值变化产生收入或者支出(即:清算损益),其清算资产或负债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不一致,从而导致清算净资产发生了变化;非等值变化有可能发生存在形式的变化,也有可能不发生存在形式的变化,只是价值的变化。如何进行清算会计处理呢?本人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科目设置
进行清算会计核算时,应当设置“清算损益”科目,核算清算损益情况,并在该科目下设“处理资产损益”、“处理负债损益”、“清算前损益调整”、“清算费用”、“清算产生的税(费)”五个子目,分别核算经营截止日转入清算资产的处理损益、负债处理损益、经营截止日前的经营损益调整、清算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算费用,以及清算所产生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等税费。根据具体情况在子目下设明细科目核算。
(一)等值变化的会计核算。等值变化只存在资产或负债形式上的变化,其会计核算与日常业务相同,只是在不同会计科目之间的借贷。
(二)非等值变化的会计核算。当非等值变化仅表现为价值量的变化时,其存在形式和数量不发生变化,会计核算时只需把价值变化量列入清算损益;当非等值变化仅表现为数量的变化时,其存在形式和单位价值量不发生变化,会计核算时只需把数量变化引起的价值变化量列入清算损益;当非等值变化表现为存在形式和价值量同时变化时,会计核算时需要变更资产或者负债的会计科目并计算清算损益。
二、会计分录的编制原则和方法
(一)同时存在非等值变化的价值量变化和数量变化时,并不一定要单独反映和进行会计处理,可以综合体现,清算损益也只需综合计算。借(贷)记“清算损益”科目,贷(借)记有关科目。
(二)处理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时,一般只存在单一的价值变化,应将其列入清算损益,借记“清算损益——处理资产损益”科目,贷记“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三)处理无形资产时,一般也只存在单一的价值变化,应按账面价值全额转销,将其列入清算损益,借记“清算损益——处理资产损益”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对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应慎重考虑其市场价值,当作为清算净资产分配的清算价值高于或者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列入清算损益时,借(贷)记“清算损益——处理资产损益”科目,贷(借)记“无形资产”科目。如果无形资产已计提减值准备,应同时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四)固定资产升损处理时,可直接按盘点确认的清算数量和价值将其升损净值列入清算损益。当数量发生升溢时,按固定资产清算价值(净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清算损益——处理资产损益”科目;当数量发生短损时,按账面价值,借记“累计折旧”科目,借记“清算损益(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处理资产损益”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如果固定资产已计提减值准备,应同时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当固定资产清算价值高于或者低于账面价值时,按高于或者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借(贷)记“累计折旧”科目,贷(借)记“清算损益——处理资产损益”科目。
(五)处理往来款项时,将清算确认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列入清算损益。当确认债权无法收回或部分无法收回时,借记“清算损益——处理资产损益”科目,贷记“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等科目;当确认债务无需支付或部分无需支付时,借记“应付账款”或“其他应付款”等科目,贷记“清算损益——处理负债损益”科目;当清算过程中收回款项,实际收回价款低于账面价值时,借记“银行存款”或“现金”科目,借记“清算损益——处理资产损益”科目,贷记“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等科目;当清算过程中支付款项,实际支付价款低于账面价值时,借记“应付账款”或“其他应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科目,贷记“清算损益——处理负债损益”科目。
三、清算前账面损益调整的会计核算
由于错误或者舞弊在企业存续经营期间的损益可能出现错报或者瞒报,在清算时应予调整。发生少报利润调整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清算损益——清算前损益调整”科目;发现多报利润调整时,借记“清算损益——清算前损益调整”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四、清算费用的会计核算
清算费用包括清算期与企业清算有关的各种支出,有的是直接支付的,有的是需要计提的。直接支付时,借记“清算损益——清算费用”科目,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计提时,借记“清算损益——清算费用”科目,贷记“预提费用”科目。
五、涉税会计核算
(一)企业变卖或处置资产时,按实际收到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或“现金”科目,按应缴纳的增值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按实际收到的价款与应交增值税的差额,贷记“清算损益——处理资产损益”科目。同时,转销资产账面价值。转销原材料、债权、无形资产等账面价值时,借记“清算损益——处理资产损益”科目,贷记“原材料”或“无形资产”等科目;转销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时,借记“清算损益(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处理资产损益”科目,借记“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处置固定资产时,不必象日常固定资产清理一样将“固定资产”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可直接按盘点确认的清算数量和价值进行会计处理;如果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已计提减值准备,应同时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二)计提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时,借记“清算损益——清算产生的税(费)”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或“其他应交款”科目。
(三)当处理资产(负债)损益、清算前损益调整及清算费用合计为贷方余额(即清算损益为正数)时,按所得税适用税率计提企业所得税。借记“清算损益——清算产生的税(费)”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当处理资产(负债)损益、清算前损益调整及清算费用合计为借方余额(即清算损益为负数)时,不计提企业所得税。
(四)缴纳税(费)金时,借记“应交税金"或“其他应交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六、净资产分配的会计核算
按照企业清算的法定顺序支付了清算费用、职工工资及福利、缴纳税金和偿付企业债务后的净资产应在股东之间按出资比例进行分配。清算净资产包括股东投入的资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清算损益。
企业净资产分配时,不必再考虑任何的提留和积累,直接将全部净资产合并起来分配。核算时可增设“清算净资产”科目和“清算净资产分配”科目,先将“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清算损益”转入“清算净资产”科目,再从“清算净资产”科目中进行分配。结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清算损益”时,借记“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科目,借(贷)记“未分配利润”、“清算损益”等科目,贷记“清算净资产”科目;分配清算净资产时,借记“清算净资产”科目,贷记“清算净资产分配”科目;向股东支付分得的清算净资产时,借记“清算净资产分配”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其他有关科目。
七、清算业务举例
等值变化的会计核算与日常会计核算基本相同,本文仅就非等值变化中的部分典型事例进行举例。
1.A材料账面库存为200000元,由于变质清算价值确认为150000元,减值50000元;B材料账面库存180000元,由于该材料市价上涨清算价值确认为200000元,增值20000元。
借:清算损益——处理资产损益 30000
贷:原材料 30000
2.账面反映应付某客户货款130000元,清算时与客户协商同意按110000元支付,并转账。
借:应付账款 130000
贷:清算损益——处理负债损益 20000
银行存款 110000
3.在清算过程中发现,清算前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给A公司商品一批,价值150000元,已收回货款,但未作销售收入(成本已结转),账面反映“预收账款A公司”150000元,作调账处理。
借:预收账款——A公司 15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税率17%) 21794.87
清算损益——清算前损益调整 128205.13
4.现金支付清算人员工资30000元。
借:清算损益——清算费用 30000
贷:现金 30000
5.企业固定资产账面原值3000000元,折旧
2300000元,清算组决定综合作价600000元出售给某客户,款项已转存银行,固定资产原销售税率为4%,优惠50%后为2%。
借:银行存款 600000
贷:清算损益——处理资产损益 588235.29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税率4%×50%)同时结平账面固定资产余额:
借:清算损益——处理资产损益 700000
累计折旧 2300000
贷:固定资产 3000000
6.处理财产所计增值税,应计提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
借:清算损益——清算产生的税(费)18377.07
贷:应交税金——城市维护建设税(5%)11485.67
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3%)6891.40
7.假设:经营截止日账面实收资本余额为3000000元,盈余公积账面余额为500000元,未分配利润账面余额为-438000元,清算净资产的结转如下:
借:实收资本 3000000
盈余公积 500000
贷:未分配利润438000
清算损益 567490.50
清算净资产 2494509.50
8.假设:企业共有甲、乙二个股东,各占50%的股份,分配清算净资产如下:
借:清算净资产 2479882.05
贷:清算净资产分配——甲股东 1239941.03
清算净资产分配——乙股东 1239941.02
八、财务报告(会计报表)
清算组应当根据清算会计核算的结果编制清算会计报表。清算会计报表由《清算资产负债表》、《清算损益表》和其他附表组成。清算资产负债表和一般资产负债表基本相同,只是应当在所有者权益要素下的“未分配利润”项目下增加“清算净资产”和“清算净资产分配”二个项目,以反映清算-净资产和清算净资产的分配情况,即:清算净资产未作分配时,清算净资产在“清算净资产”项中反映,清算净资产已作分配时,清算净资产在“清算净资产分配”项中反映。同时,清算后的所有者权益要素下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项目的余额应当为16099。清算损益表正文部分应当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处理资产的损益,包括处理存货损益、处理固定资产损益、处理债权损益、处理其他资产损益;、二是处理负债的损益;三是清算费用支出,包括工资、差旅费、审计及律师费等;四是清算期间对清算前的账面损益调整;五是清算产生的税(费)。其他附表根据清算具体情况制定,一般包括:资产盘点及处理情况表、往来明细表、净资产分配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