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新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分析:新企业会计制度概述--新制度出台的背景

录入时间:2004-09-22

  【中华财税网北京09/22/2004信息】 第一章 新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概述   第一节 新企业会计制度概述   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以财会[2000]25号文发布了《关于印发 〈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要求自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 执行,同时鼓励其他企业采用该制度。这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 财务报告条例》的具体措施,是我国会计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企业会计制度》 (简称新制度)的发布,对于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反映 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加快实现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模式的转变,适应经济国际 一体化的趋势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新制度出台的背景   (一)适应企业经营环境改变的需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形成,企业的融资方式已从间接融 资为主转变为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会计核算 制度除股份有限公司以外,其他企业仍然在执行财政部1992-1993年发布的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和分行业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 (简称两则两制),这种核算制度具有明显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没有考虑市场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如对资产的计量,要求 企业一律采用历史成本计价,一般不得变动,即使资产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显著下降, 也不能调整,从而导致企业经营出现资产高估,利润虚增的现象。   第二,对企业面临的风险不能充分揭示,按照原制度规定在会计报表上披露的资 产存在较多的不良资产,对资产的减值或损失、或有负债等没有揭示。例如,某国有 企业的存货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可变现价值40万元,如果将这部分存货处置则 会发生损失60万元,由于政府以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来考核企业负责人,因此常常 发生“新官不理旧事”的现象,给国家造成更多的损失。   第三,对企业处置资产损失、选择会计政策等方面的权限规定不明确。   (二)解决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问题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原因很多,而会计核算制度本身的缺陷则是主要原 因之一,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没有体现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要求   “两则两制”确立了会计六大要素和资本的概念,这使我国的会计核算模式向国 际惯例迈进了一大步。但是,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依然没有真正反映出会计信息的 质量特性,没有体现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要求。例如,资产的质量特征有两个方面:一 是资产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会计的主要职能是对 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记录和报告。在实际工作中,当各项资产上的风险和报酬 已经转移到企业,并且能够可靠地计量时,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二是资产预期会 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是指企业流入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当企业拥有 或控制的资源已经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则该项资源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资产的定义是:“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 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按照该定义,当企业的某 项资产已经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例如,当应收账款已经不能收回,短期或长 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由于某种原因发生贬值时,依然确认在企业的资产负债 表上,使企业的资产和利润虚增。   2.不同行业的会计核算制度不同导致会计信息不可比   “两则两制”发布后,我国于1997年起陆续发布了10个具体会计准则, 1998年制定并发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简称股 份公司会计制度),由此形成了我国不同性质的企业实行不同的会计制度。一般企业 执行分行业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执行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同时执行现金流量、 债务重组和或有事项三个具体会计准则;股份公司则执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 和10个具体会计准则。这种会计核算制度体系,存在以下缺陷:   (1)行业内企业的会计信息不可比。会计制度不同,采用的会计政策也不同, 不但使行业内企业的会计信息不可比,而且,当企业集团存在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 业和股份有限公司时,给企业编制合并报表时统一会计政策带来很大困难。   (2)行业的划分不能涵盖全部的企业类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 新型企业,如高尔夫俱乐部、高科技企业、网络公司等,对这些企业的会计核算只是 简单套用分行业的会计制度,而分行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并没有反映这些新型企业的业 务特点,使得会计核算不能真实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分行业的会计制度中的许多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在收入、费用的确认和计 量时有所不同,而这又是可以通过制度一致的确认原则,并针对行业特点制定一些具 体办法,来实现统一的。   3.行业会计制度的可操作性差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采用会计制度的形式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会计制度具 有“工具书”或“教科书”的特点,会计制度规定得很具体、详细,具有很强的可操 作性。但是,分行业会计制度只规定了一般的账务处理原则,减少了便于操作的内容, 即减少了对交易或事项的描述及相应的记录和报告内容,失去了会计制度“工具书” 或“教科书”的特点。   (三)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和我国即将加入WTO也对会计核算提出了挑战与更高的要 求。要求我国的会计标准在主要方面必须与国际会计惯例一致,使外国投资者更好地 了解我国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展潜力,同时有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 场筹资。目前,我国除《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基本协调外,企业 采用的会计核算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差距比较大,如资产计价标准不统一、风险揭 示程度不够等,很有必要改革。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