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小企业会计制度实务操作指南(货币资金及应收项目):应收账款与坏账--坏账及坏账损失

录入时间:2004-07-28

  【中华财税网北京07/28/2004信息】 四、坏账及坏账损失   (一)坏账及坏账损失的概念及处理方法   坏账是指小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 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坏账的核算方法一般有两种: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   所谓直接转销法,是指在实际发生坏账时,确认坏账损失,计入期间费用,同时 注销该笔应收账款。   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者部分被确 认为坏账时,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   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 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检查,并合理地计提坏账准备。”因此,小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 算坏账损失。   (二)坏账及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   为了总括地反映小企业坏账准备的计提情况,小企业应设置“坏账准备”科目, “坏账准备”科目是应收账款科目的备抵科目,核算小企业提取的坏账准备。“坏账 准备”科目其贷方登记坏账准备的增加数,借方登记坏账准备的减少数。期末贷方余 额,反映小企业已提取的坏账准备。   小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检查,预计各项应收 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计提有关的坏账准备。提 取坏账准备时,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本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大于其 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提取,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应提数额小于 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会计分录。   小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 大时,应将其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按规定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小企业对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查明原因,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 经批准作为坏账损失时,应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账款”或 “其他应收款”科目。   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 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例7:某企业2004年估计坏账损失为68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坏账损失  6800    贷:坏账准备  6800   2005年确认某客户的坏账损失为5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坏账准备  5000    贷: 应收账款--××客户  5000   如果到了2006年,上述应收账款得以收回,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 账款”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会计分录如下:   借: 应收账款--××客户  5000    贷:坏账准备  5000   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等科目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应收账款--××客户  5000   备抵法首先要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等,具体采用何种方法由小企业自行确定。 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计提坏账准备金额-(或+)本 科目的贷方余额(或借方余额)   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大于本科目的贷方余额,应按其差额 提取坏账准备;如果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取坏账准备的金额小于本科目的贷方余 额,应按其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如果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的金 额为零,应将本科目的余额全部冲回。   1.余额百分比法。采用余额百分比法,是根据会计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乘以估 计坏账率即为当期应估计的坏账损失,据此提取坏账准备。估计坏账率可以按照以往 的数据资料加以确定,也可以根据规定的百分率计算。理论上讲,这一比例应按坏账 占应收账款的比率计算,企业发生的坏账多,比例相应就高些;反之则低些。会计期 末,企业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按其差额提取;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小 于其账面余额的,按其差额冲回坏账准备。   例8:某小企业年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为1000000元,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 为3‰,第二年发生了坏账损失6000元,其中甲企业1000元,乙企业 5000元,年末应收账款为1200000元,第三年,已冲销的上年乙企业应收 账款5000元又收回,期末应收账款1300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第一年提取坏账准备:   借:管理费用  3000    贷:坏账准备  3000   第二年冲销坏账:   借:坏账准备  6000    贷:应收账款--甲企业  1000          --乙企业  5000   第二年年末按应收账款的余额计算提取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余额为3600元(1200000×3‰)   应提的坏账准备为6600元(3600+3000)   需要注意的是,“坏账准备”科目余额应为3600元,但在期末提取坏账准备 前,“坏账准备”科目有借方余额3000元,还应补提坏账准备3000元,应提 取的坏账准备合计为6600元。   借:管理费用  6600    贷:坏账准备  6600   第三年,上年已冲销的乙企业账款5000元又收回入账:   借:应收账款--乙企业  5000    贷:坏账准备  5000   同时,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应收账款  5000   第三年年末,按应收账款余额计提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余额应为3900元(1300000×3‰)   应提取的坏账准备为-4700元(3900-8600)   需要注意的是,“坏账准备”科目余额应为3900元,但在期末提取坏账准备 前,“坏账准备”科目已有贷方余额8600元,即期初贷方余额3600元加上收 回的已冲销坏账5000元,超过了应提坏账准备数额,所以,应冲回多提坏账准备 4700元。   借:坏账准备  4700    贷:管理费用  4700   在会计核算上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已确认并已转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应及时借记和贷记该项应 收账款科目,而不应直接从银行存款科目转入坏账准备科目。这样处理,便于提供分 析债务人财务状况的信息,便于确认将来是否与其进行财务往来,并能反映出债务人 企图重新建立其信誉的愿望。   第二,收回的已作为坏账核销的应收账款,应贷记“坏账准备”科目,而不直接 冲减“管理费用”。虽然先贷记“坏账准备”科目,然后再在年末时少提或冲销坏账 准备,以减少管理费用,最终结果是一样,但采用贷记“坏账准备”科目的做法,能 够使“管理费用”科目仅仅反映企业提取或冲回多提的坏账准备数额。而“坏账准备” 科目则集中反映了坏账准备的提取、坏账损失的核销、收回的已作为坏账核销的应收 账款情况。这样处理,使得坏账准备的提取、核销、收回、结余,反映得更为清楚, 便于进行分析利用。   2.账龄分析法。账龄分析法是根据应收账款入账时间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 方法。虽然应收账款能否收回以及能收回多少,不一定完全取决于时间的长短,但一 般来说,账款拖欠的时间越长,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越大。   例9:某小企业2002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龄及估计坏账损失如下表。  应收账款账龄  应收账款金额(元) 估计损失(%) 估计损失金额(元) 未到期         30000      0.5     150 过期1个月        20000      1       200 过期2个月        15000      2       300 过期3个月        10000      3       300 过期3个月以上      5000      5       250 合 计         80000             1200   如上表所示,企业2002年12月31日“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金额应为 1200元,企业需要根据前期“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余额,计算本期应入账的金 额编制调整分录,予以入账。由于调整分录的入账金额受调整前账面余额影响,将会 出现两种情况:   A.假设调整前“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余额为贷方200元,则本期调整分录 的金额应为1200-200=1000元。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000    贷:坏账准备  1000   B.假设调整前“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余额为借方200元,则本期调整分录 的金额为1200+200=1400元。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400    贷:坏账准备  1400   需要指出的是,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时,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 债务后,剩余的应收账款,不应改变其账龄,仍应按原账龄加上本期应增加的账龄确 定;在存在多笔应收账款,且各笔应收账款账龄不同的情况下,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 还的部分债务,应当逐笔认定收到的是哪一笔应收账款;如果确实无法认定的,按照 先发生先收回的原则确定,剩余应收账款的账龄按上述同一原则确定。   3.赊销百分比法。赊销百分比法,就是根据当期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 账损失的方法。   例10:某小企业2001年全年赊销金额为300000元,根据以往资料和 经验,估计坏账损失率为1.5%。   年末估计坏账损失为:300000×1.5%=4500(元)   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4500    贷:坏账准备  4500   在采用赊销百分比法的情况下,估计坏账损失百分比可能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的不断变化而不相适应,因此,需要经常检查百分比是否能足以反映企业坏账损失的 实际情况。倘若发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应及时调整百分比。   4.个别认定法。个别认定法,就是根据每一应收账款的情况来估计坏账损失的 方法。   在采用账龄分析法、余额百分比法等方法的同时,能否采用个别认定法,应当视 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某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与其他各项应收款项存在明显的差别 (例如,债务单位所处的特定地区等),导致该项应收款项如果按照与其他应收款项 同样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将无法真实地反映其可收回金额的,可对该项应收款项采 用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应根据所持应收款项的实际可收回情况,合理计提 坏账准备,不得多提或少提,否则应视为滥用会计估计,按照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方 法进行会计处理。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运用个别认定法的应收款项应从用其他方法计提 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中剔除。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