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会计制度实务操作指南(《小企业会计制度》概述):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假设
录入时间:2004-07-27
【中华财税网北京07/27/2004信息】 第九节 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对象是资金运动,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决定
了资金运动也是一个复杂过程。因此,面对变化不定的经济环境,摆在会计人员面前
的一系列问题必须首先得到解决,例如会计核算的范围有多大,会计为谁核算,给谁
记账;会计核算的资金运动能否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会计应该在什么时候记账、算
账、报账;在核算过程中应该采用什么计量手段等等。这些都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
前提条件。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
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做的基本假定。由于这些假定都是以合理推断或
人为的规定而做出的,所以也称为会计假设。会计假设,是人们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
逐步认识和总结形成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企业在组织会计核算时,应遵循的会计
假设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一、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核算应
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活动。也就是
说,会计核算是反映一个特定企业的经济业务,只记本主体的账。尽管企业本身的经
济活动总是与其他企业、单位或个人的经济活动相联系,但对于会计来说,其核算的
范围既不包括企业所有者本人,也不包括其他企业的经济活动。会计主体假设明确了
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不是同一概念。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
计主体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也可以是由若
干家企业通过控股关系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还可以是企业、单位下属的二级核算单
位。独资、合伙形式的企业都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都不是法人。
会计主体假设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和全部会计原则的基础,因为,如果不
划定会计的空间范围,则会计核算工作就无法进行,指导会计核算工作的原则也就失
去了存在的意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