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企业负债经营及偿债能力探讨

录入时间:2004-06-25

     【中华财税网北京06/25/2004信息】 负债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一项不可缺少的资 金来源,是构成企业资产的基本组成部分。负债经营是指企业利用外部的资金来谋求 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并对债务资金本息的偿付承担责任的一种经营方式。   一、负债经营的利与弊   (一)负债经营的好处   1.负债经营能有效地降低企业资金成本。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于 投资者来说,债券性投资的收益率固定,能到期收回本金,其风险比股权性投资小, 相应的所要求的报酬率也低,对于企业来说,负债筹资的资金成本低于权益资本筹资 的资金成本。第二、负债经营可以从“减税效应”中获益。负债筹资的利息支出是税 前支付,这使企业能减少交纳的所得税,而企业实际负担的债务利息一般都低于其向 投资者支付的股息。   2.负债经营能提高自有资金利润率。当企业息税前资金利润率高于借入资金利 息率时,使用借入资金获得的利润率除了补偿利息外还有剩余,因而使自有资金利润 率提高。不仅如此,企业又能利用负债而节省的自有资金创造新的资金利润。   3.负债经营能给投资者带来“财务杠杆效应”。由于对债权人支付的利息是一 项与企业盈利水平高低无关的固定支出,在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发生变动时,会给权 益资本带来幅度更大的波动,这就是财务管理中经常论及的“财务杠杆效应”。由于 这种杠杆效应的存在,在企业的资本收益率高于负债等资利率时,权益资本收益率能 在资本收益率增加时获得更大程度的增加。   4.负债经营有利于企业控制权的保持。在企业筹集资金时,如果以发行股票等 方式筹集权益资本,势必带来股权的分散,影响到现有股东对于企业的控制权。而负 债筹资在增加企业资金来源的同时不影响到企业控制权,有利于保持现有股东对于企 业的控制。   (二)负债经营的风险   从上述的优势分析可知,负债经营能在保持现有股东控制权的前提下带来股东财 富的较快增长。但是,过度的负债经营又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较大的危害。这种危害 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负债经营本身所含有的风险因素。负债经营的风险表现在:   1.“财务杠杆效应”对权益资本收益率的影响   “财务杠杆效应”能有效地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但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杠杆 效应同样可能带来权益资本的大幅度下滑。当企业面临经济发展的低潮,或者其他原 因带来的经营困境时,由于固定额度的利息负担,在企业资本收益率下降时,权益资 本的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2.财务风险   如果借入资金不能产生足够的效益,企业就不能按期支付债务利息,非但不能从 中得到好处,还必须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如低价拍卖或抵押资产、引起企业股票价 格下跌等,严重时则会使企业破产倒闭。另外,有时企业借入资金后,尽管能按时还 本付息,但由于资金使用效益不佳,不仅不能达到利用负债经营提高自有资金收益率 的目的,反而会使自有资金收益率大幅度下降。   3.负债经营能降低自有资金利润率   若企业息税前资金利润率低于借入资金利息率,这时,使用借入资金获得的利润 还不够支付利息,还需要动用自有资金的一部分利润来支付利息,从而使自有资金利 润率降低。   4.再筹资风险   由于负债经营使企业的负债比率增大,对债权人的债权保证程度降低,这就在很 大程度上限制了以后增加负债筹资的能力,使未来筹资成本增加,筹资难度加大。   二、企业适度负债经营策略   负债经营虽然会给企业带来利润上的好处,但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使用,超过这 个范围,就会有风险。因此,企业负债经营要考虑一个适度问题,即适度负债经营。   (一)企业在确定适度负债规模时应当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1.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产品热销,并有广阔发展前景,适当扩大负债规模对企业有 利。若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不好,产品销售量很小,发展前途黯淡,则不易扩大负债 规模。   2.偿债能力   企业通过举债获得的资金要到期还本付息。因此,举债伊始,在确定负债规模时 就应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以期确定一个合理的负债规模。企业流动比率为2 比较合适,这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很稳定,除了能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的需要 外,还有足够的财力偿付到期短期债务;速动比率一般为1时比较合适,但不能低于 1,否则,企业的偿债能力会偏低。   3.举债效益   举债效益包括企业负债经营带来的财务杠杆利益以及举债规模变化而引起的资金 成本两个方面。一是财务杠杆利益方面。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是提高权益资本利 润率,负债筹资最重要的作用和出发点也是要提高权益资本利润率,当企业息税前利 润率大于负债成本率时,负债率越高,权益资本利润率也越高,经济效益也越好;反 之,负债率越低,权益资本利润率也越低,经济效益也越差。因此,确定合理的负债 规模,关键在于正确预测企业息税前资本金利润率,以及它与负债成本率之间的关系。 二是资金成本波动方面。资金成本要降低,就要尽可能的提高资金成本率较低的筹资 比重。一般而言,在负债形成之初,负债成本率较低,但是,随着负债率的提高,财 务风险会随之增大,债权人希望得到的风险加大,这样就会促使负债资金的成本率迅 速上升。   4.财务风险   企业如果一味追求获取财务杠杆的利益,便会加大企业的负债筹资。负债增加使 公司的财务风险增大,债权人因此无法按期得到利息的风险相应增大,债权人将要求 公司对增加的负债提供风险报酬,这就导致企业定期支出的利息等固定费用增加,同 时企业投资者也因企业风险的增大而要求更高的报酬率,作为对可能产生风险的一种 补偿,便会使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和借款筹资的筹资成本大大提高。所以,企业的负 债不能无限度的扩张。   (二)企业负债经营不仅要举债适度,还要在成本、投资等方面与之配合。因此, 要有效的实现负债经营,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举债适度   只有企业的投资回报率高于负债经营成本,负债经营才可行。另外,还要科学预 测业务经营期,准确把握用款时间,使举债期与业务经营期统一。筹资过早,资金闲 置造成浪费;筹资过迟,又会失去时效。因此,必须科学地预测市场的变化,并做好 业务经营计划。   2.成本合理   要注重企业的资金成本,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   3.投资见效   只有把筹资效果和投资效果统一起来进行分析,才能减少决策风险。企业要在充 分考虑影响投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经过系统分析,提出若干可行性 方案,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避免举债决策出现低效益、无效益和负效益。   4.财务安全   企业在负债经营条件下的财务安全,应着重考虑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即使在投资 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率的情况下,也不能无限度的举债。负债过大,会使企业承担较 大的利息支出压力。二是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应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三、企业负债经营获胜的关键是管理   企业负债经营要求企业在内部管理上具备高效灵活的管理机制,高素质的管理人 才。管理机制主要应建立在货币时间价值观念基础之上,促进早产出,早收益。资金 筹措应以需求为依据,举债过多,过早会使资金闲置,增加利息负担,造成资金浪费; 举债不足或延迟会影响企业经营,使企业失去良好的经营机会。企业管理还应在产品 结构、产品质量、经营、工作效率等方面切实统筹规划,实现企业管理最佳状态。管 理人才除应具备良好的企业财务、组织、经营管理知识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金融信 贷知识,加强企业筹资的灵活性与机动性,充分利用多形式、多主体、多渠道的资金 市场,取得最经济的资金成本,保持实现资产增值,效益增长的目标。 (az20040506112)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