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业会计信息应注意什么
录入时间:2004-05-08
【中华财税网北京05/08/2004信息】 金融企业上市,将构造一个市场举足轻重
的蓝筹板块。由于行业的特殊性,金融企业比一般企业资产规模大、收益稳定,更由
于行业本身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金融企业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力大。与此相应的
是金融企业在证券市场的特殊地位。在海外证券市场中,金融股以其回报稳定、股本
规模大等特点,成为市场稳定的重要力量。无论是美国的JP摩根,日本的富士银行,
还是香港的汇丰控股,对推动资本市场发展和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香港,汇
丰控股的股价涨跌,直接影响到港股的人气。金融类上市公司与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相
比具有规模大、服务内容特殊、负债比率高、运作的金融资产风险大、经营区域分散、
电算化程度高、大量涉及普通居民的切身利益等特点。与国际金融类上市公司相比,
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还存在着法规不健全、资本充足率过低、内部控制薄弱等问题。
同时,我国的会计、审计有关制度呆坏帐分类不细,准备金率不高,致使我国金融企
业在动作中存在着不良资产得不到及时化解、审计准则不健全、注册会计师的技术和
职业道德水准不高、提供的审计报告可信度不强、各种风险不能充分揭示等问题。现
行会计、审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尚不能充分反映金融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投资者难以据此正确判断投资风险,因此投资金融类上市公司有着特殊的风险。为了
从金融机构的复杂性出发,强调金融企业上市信息披露的准确、完整和充分,特别是
对资产质量、内控机制和一些与一般上市公司不一样的会计科目加强了解。
目前,中国证监会已经制定了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1-6号,主要
的披露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资产质量状况和对不良资产的处置。资产质量是
衡量一家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申请发行上市的金融企业,首先要按照
国家有关政策法令的一般性要求,进行信息披露。如此,所有的企业都要按照财政部
《企业会计制度》及其他规定的要求,对各项资产的可能损失,提足各项损失准备,
即应收款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等。对金
融企业来说,还要严格按照各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信息披露。 (2)敏感性会计信息。
金融企业的敏感性会计科目,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反映公司资产质量与经营状况、揭示
潜在风险的科目。这些科目的内容对投资者的判断和投资决策都是至关重要的。 (3)
内控机制的建立。一个健全的金融企业内控机制,涉及其稳健经营和防范风险,关系
到企业的兴衰成败。以往我国许多金融企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
与内控机制不健全有关。金融企业申请发行上市,应该向投资者披露内控机制的建立
健全状况。如,以往产生许多问题的制度性原因是否已经改变,违规操作能否得到有
效控制,当年公司盈利性如何,以及如果保证盈利等。只有把这些都向投资者进行充
分披露,才能树立起投资者的信心。
为了保证申请上市的金融企业很好的遵守上述重要内容的信息披露,除要求金融
企业自觉履行相应义务外,还要有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在一段时间内,还可
以考虑是否有必要让企业聘请境外中介机构,出示验证报告,以做备考。投资者在对
金融类上市公司尤其是其中的商业银行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同时关注收益性及其成长
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等各个方面。银行发行上市所公布的招股说明书,是投资者是可
靠和最全面的资料来源,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解析,以考察该银
行的投资价值所在。主要分析以下要点。 (1)收益及其增长情况。首先根据公布的财
务数据看银行的收益情况,如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 (2)安全性状况,主要是
银行的资产状况。由于商业银行目前仍然以信贷业务为主,因此,商业银行的信贷资
产的状况基本上决定了银行的经营风险,这也是我国所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3)流动性状况。一般情况下,银行不会发生流动性危机。但流动性危机一旦发生,
则可能引发挤兑,造成商业银行信誉受损。因此,银行总是把流动性管理作为经营管
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