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所得税纳税调整事宜问题解答——企业提取和转回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应如何进行纳税调整

录入时间:2004-04-27

【中华财税网北京04/27/2004信息】 四、问:企业提取和转回的各项资产减值 准备应如何进行纳税调整?   答: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涉及的各项资产的减值准备应按以下规定进行纳税 调整:   (一)提取减值准备当期的处理   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 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 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 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等,提取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在计算当期利润总额时扣除;按照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项目,原则上 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除国家税收规定外,企业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等规 定提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包括资产准备、风险准备等)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1.纳税调整金额的计算   因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应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期间与税法规定允许在计 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各项资产损失的期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作为可抵减时间性 差异。在计算当期损失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应在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计算 的当期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上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但按 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计入计提当期损益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金额,调整为当期应 纳税所得额。   2.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和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有关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按当期应纳税所得颐和现行所得税税率计算的金额确认为当期应交的所得 税。在确认当期的所得税费用时,应当视企业采用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分别确定:   (1)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的,应按照当期应交的所得税确认为当期 的所得税费用,借记“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2)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的,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要求计提 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不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部分,应作为可抵减时间性 差异,并确认为递延税款的借方。企业应按当期因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可抵 减时间性差异和现行所得税税率计算的金额,借记“递延税款”科目,按当期应交所 得税与确认的递延税款借方金额的差额,借记“所得税”科目,按当期应交的所得税, 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二)计提减值准备后资产的折旧或摊销额差异的处理   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应当按 照计提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及尚可使用寿命或尚可使用年限(含预计净残值等的变 更)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折旧额或摊销额;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已提取减值准备的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如果申报纳税时已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可按提取减值准备前的 账面价值确定可扣除的折旧额或摊销额。   1.纳税调整金额的计算   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重新确定的折旧额或摊销额影响当期利润 总额的金额,与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抵扣的折旧额或摊销额的差额,应当从企业的利 润总额中减去或加上后,计算出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2.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和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有关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按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和现行所得税税单计算的金额确认为当期应交的所得 税。企业在确认当期的所得税费用时,应视所采用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分别确定:   (1)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的,应按照当期应交的所得税确认为当期 的所得税费用,借记“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2)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的,应按当期应交所得税加上或减去 因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后计入当期利润总额的折旧额或摊销额,与按税法规定在计 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抵扣的折旧额或摊销额的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借记“所得 税”科目,按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后计入当期利润总额的折旧额或摊销额与按税法 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抵扣的折旧额或摊销额之间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贷记或借记“递延税款”科目,按当期应交的所得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科目。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